《 产品设计思维:电商产品设计全攻略》一一1.3 有效的设计框架

1.3 有效的设计框架
没有最好的设计,只有最适合的设计,基于场景化的设计永远是核心。
1.3.1 设计的思维定式
当认识到设计是一个“为达到某个目的而刻意进行的创造行为”时,我们就会明白,设计是一种特殊的技能,这个技能的门槛很低,甚至于人人都在不断地应用设计技能,比如你每天出门时构想一个不会迟到的交通路线,是坐地铁还是乘出租车,如何避开高峰路段,如何以更快更节省成本的方式到达目的地,构想的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在做设计。但是真正优秀的设计总是少之又少,为什么?
我认为,关键的原因在于,大多数人习惯于一看到表面的需求,就会直接动手设计解决方案,但是很显然,在很多情况下,表面的需求为我们造成了一系列的假象,导致未经深度思考的解决方案往往南辕北辙。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互联网的产品设计与艺术创作设计的出发点不一样,却与工业设计相似:寻找能够达成实际目的的有效的解决方案。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实际的目的,你也可以认为是“期望目标”或“预期效益”等,但无论怎样表达,其在本意上都是一样的。这实际上是要求人们在思考的时候,从一开始就需要逆向思维,先找到需求的根源,再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案,也就是先“找到实际目的”,再考虑“怎么设计”,研究人们真实的目的比设计出解决方案要困难得多,因为有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由于其所处的环境、教育状况、价值观,社交圈等各类因素的差异,总会存在千差万别。
如果以知识、经验和技能来描述设计能力的构建过程,那么我认为当前产品设计人员最先应该掌握的不是设计什么技能,而是如何设计的技能。因为产品设计人员所要涉及的领域知识非常广泛,即使不断地学习与补充也永远补不完、学不够,而只有经过了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才有可能形成有效的技能。要知道每个领域都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纵向延伸,你如何能够确信自己真正地掌握或熟识了整个领域?相信没有一个人敢这么说,所以,在互联网时代,人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学习不是一种目的,而是一种自然的基本生活形态。所以如果你一直在学习设计什么而不是怎么设计,那么你永远都无法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
那么怎样才能掌握如何设计的技能呢?我们知道,当人们刻意去做一件事或思考时,因为不断地重复行为和思考,这类行为就会形成固有的思维模式,人们通过对这类高重复性思维逻辑的系统学习和练习,就会形成一套能够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论。而学会一套相对完善的方法论,往往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你应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设计,当然,也不能完全依赖于方法论,当一个方法固化在思维里时,也许就会形成潜意识的思维限制,反而会阻碍你突破方法论。
我总结的这个方法论并不复杂,要学会这样一套方法论,只需要产品人员改变设计的常规思维定式即可:不要从一开始就尝试去解决问题,要学会从头开始研究,探索问题的根源与本质。要改变的是基础的意识,而不是方法和工具。
相信很多人都见过如图1-4所示的设计过程图。

图1-4 简单设计过程
大多数人都明白图1-4中的定义,设计来源于有效的调研和分析,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并且也认为自己采用了这样的调研方法,然而却仍然有很多人无法获得一个好的最终结果——一个优秀的解决方案,为什么?
有一个事例正好反映了这样的一个现象。
有一位曾在部队服过役的军人这样评价C国和R国的导弹舰:C国的导弹舰设计得宏伟壮观,内部空间华丽舒适,看外表就像个战斗力强悍的家伙;R国的导弹舰却设计简陋,外观看起来糟糕至极,内部空间拥挤而不舒适,其外表与C国的战舰相比差了很多。然而在交易市场上,1艘R国战舰的售价是C国的5倍,销量也比C国的多得多。这又是为什么?
经过分析发现,R国的战舰装备远比C国强得多,当C国在设计外观、内部空间与舒适度时,R国却在不断地强化战舰的武装,为此牺牲了外观、空间与舒适度。如果从舒适度的角度来评价,C国的战舰明显要优秀得多;而如果从技战能力的角度来评价,却是R国的战舰远远胜出。不同维度的评价可能都会得出“优秀设计”的结果,但是为什么两者受欢迎的程度却不一样?
关键还是在于产品或服务的根本目的。这些战舰的设计师是否思考过那些购买者的目的是什么?在我看来,战舰的技战能力相较于外观与舒适性要重要得多,这才是战舰这个“产品”的核心价值。显而易见,失去了解决方案的实际目标性,也就失去了产生优秀设计的可能性。在互联网的产品设计中,这样的问题大量存在,大多数设计师都仅仅是为了设计而设计,不考虑特殊场景的差异,也不考虑用户群体的核心诉求,光有华丽的用户界面与良好的交互体验,却并不都能解决核心问题!
1.3.2 RTPA设计框架
基于上述的分析,我一直在不断地思考“什么样的方法能够在大多数的设计情境下都能驱动设计师得出正确的、优秀的结果?”用图1-4的方法显然发挥不了实际的指导作用,也许大家需要的是一个“工具箱”,一个实际的指导框架。为此我总结了自己日常思考问题的逻辑,一个简单的思维框架,这个框架是一种思维模式,它让产品设计人员在接到任务时不要一头扎入寻找解决方案的泥潭,而应退后一步,重新审视任务的初衷,进而通过对事实的调查与系统化的思考来获得正确的设计结果。
在图1-4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细化方法,提出了这样的设计框架(RTPA框架),如图1-5所示。

图1-5 RTPA分析框架
为什么要采用一种逆向思维的假设分析?这主要是针对人们思维习惯形成的定势而考虑的解决思路。大多数情况下,产品设计人员习惯于在收到问题(issue)或需求(requirement)的时候,都是假设这些问题是真实存在并且是已获得其他人确认的,所以很容易就会在思维中构想“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我曾经处理过类似的案例吗?”大多数人的习惯是“赶快找到解决方案”。
但是,我认为对于产品设计人员来说,这样的方法从一开始就限制了你的思维边界,让你只能在接收到需求或反馈时去思考。其实应该采取这样一个思考技巧:
假设初始需求都是错误的,即问题并不存在,你需要重新发现问题。
对所有“需求”处理的第一步都是“假设需求中的要求和问题都是错误的”,这可能是比较极端的做法,对需求提出方来说可能会难以接受,但实际上我希望大家带着批判的思维去接受要求,你有权质疑所接到的任务或要求的正确性,直到你通过调查确认它。也许通过质疑与调查,你会发现最初的提案并不是真实的诉求或目标,要体现真实的诉求或目标,也许需要的是另一个提案。这种方法可能不符合大家日常解决问题的思路,但我发现这样的做法才更容易从一开始就走对方向,避免后续发现错误时再返工,避免无谓的浪费与付出。
而在确认了最初的目标与背景之后,再展开事实调查是关键的第二步,为什么不是直接的调查,而是调查事实,那是因为我发现较多人直接把研究的结论作为调查的结果来应用。但实际上,这样的研究结论通常来自于某一个人的主观或单人的分析与意见,并未经过有效的验证,基于这样的非完整的调查结论,后续再进行分析就失去了真实的事实基础。这样的做法所导致的结果要么是需要重新调查,要么就是在错误的结论上越走越远。
所以第二步的技巧是:
调查事实,不过滤,不分析。也就是说,真实记录情境与相关角色的互动,不对其进行主观分析,不对事实信息进行过滤。
操作这一步的有效方法是学会做一个客观的记录员,记录你所看到的,所访谈到的,所收集到的各类事实、数据、现象等。在这个过程中,真实的原汁原味的记录是关键。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在记录的过程中加上自己的分析与想法,最后导致记录的结果失去了事实的原始状况。比较好的方式是在原始记录的信息旁边用批注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想法。
图1-6所示的是一个退款可视化设计的示例。

图1-6 退款可视化设计
有了事实调查的基础,人们对于需求背后的现状和背景通常会了解得比较清晰,这时你可能发现最初的提案背后有一系列的事实原因,如图1-6所示。我们可以看到最初的需求是“退款可视化”,深入调查分析后却发现退款可视化只能解决用户诉求中很小的一部分问题,用户并不会因为你提供了可视化的退款过程而增加对产品的满意度。
通过对事实的调查,通常能够掌握到一些产品的现状,这时提出的所有解决思路实际上都是一种假设推论,即假设通过某种方式可以带来现状问题的变化,如图1-7所示。

图1-7 假设验证
假设与验证环节实际上就是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这时的方法就多种多样了,综合来说,如下几个途径比较有效:
企业内的知识库
身边的领域专家
图书馆内的专业期刊
互联网上的相关案例或文章
问答社区的各类解答:如百度知道、知乎、Quora等
但要注意,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即设计过程应该借助团队的力量,让更多的人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判,因为人们并不习惯于批判自己的设计,而总是对自己冥思苦想出来的设计充满了不切实际的自信。很显然,大部分人的这种自信都是不大靠谱的。
综合来说,RTPA框架为有效的设计思维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结构设计方法。利用这样的方式应对各类设计问题,通常会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果。

上一篇:【云栖大会】阿里云ECS云服务器通过SAPHANA认证海量数据处理技术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下一篇:开源时代劈疆扩土!你准备好屠龙刀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