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了一个四维dp和一个三维dp,差别非常明显。
先看题目——
洛谷P1006 [NOIP2008 提高组] 传纸条
题目描述
小渊和小轩是好朋友也是同班同学,他们在一起总有谈不完的话题。一次素质拓展活动中,班上同学安排坐成一个 m 行 n 列的矩阵,而小渊和小轩被安排在矩阵对角线的两端,因此,他们就无法直接交谈了。幸运的是,他们可以通过传纸条来进行交流。纸条要经由许多同学传到对方手里,小渊坐在矩阵的左上角,坐标 (1,1),小轩坐在矩阵的右下角,坐标 (m,n)。从小渊传到小轩的纸条只可以向下或者向右传递,从小轩传给小渊的纸条只可以向上或者向左传递。
在活动进行中,小渊希望给小轩传递一张纸条,同时希望小轩给他回复。班里每个同学都可以帮他们传递,但只会帮他们一次,也就是说如果此人在小渊递给小轩纸条的时候帮忙,那么在小轩递给小渊的时候就不会再帮忙。反之亦然。
还有一件事情需要注意,全班每个同学愿意帮忙的好感度有高有低(注意:小渊和小轩的好心程度没有定义,输入时用 0 表示),可以用一个 [0,100] 内的自然数来表示,数越大表示越好心。小渊和小轩希望尽可能找好心程度高的同学来帮忙传纸条,即找到来回两条传递路径,使得这两条路径上同学的好心程度之和最大。现在,请你帮助小渊和小轩找到这样的两条路径。
输入格式
第一行有两个用空格隔开的整数 m 和 n,表示班里有 m 行 n 列。
接下来的 m 行是一个 m×n 的矩阵,矩阵中第 i 行 j 列的整数表示坐在第 i 行 j 列的学生的好心程度。每行的 n 个整数之间用空格隔开。
输出格式
输出文件共一行一个整数,表示来回两条路上参与传递纸条的学生的好心程度之和的最大值。
输入输出样例
输入 #13 3 0 3 9 2 8 5 5 7 0输出 #1
34
说明/提示
【限制】
对于 30% 的数据, 1≤m,n≤10;
对于 100% 的数据满足:1≤m,n≤50。
【来源】
NOIP 2008 提高组第三题
这道题的思路是两张纸条分开走,不能相遇,虽然一张纸条来,一张纸条回,但这也可以看做两张纸条都来,它们都只能向右或向下走,而且不向右就是向下走,所以它们只要在同一时间向右的距离相等,向下的距离也一定相等,即相遇,其他的地方都比较简单,就是纸1、纸2向下向右共四种情况判断最大。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n; int a[60][60]; int f[60][60][60][60]; int dp(int i,int j,int k,int l){ if(f[i][j][k][l]>0) return f[i][j][k][l]; if(i>m||j>n||k>m||l>n) return 0; if(i==k&&j==l&&(i!=1||j!=1)&&(i!=n||j!=n)) return 0; return f[i][j][k][l]=max(max(dp(i+1,j,k+1,l),dp(i+1,j,k,l+1)),max(dp(i,j+1,k+1,l),dp(i,j+1,k,l+1)))+a[i][j]+a[k][l]; } int main(){ cin>>m>>n; for(int i=1;i<=m;i++){ for(int j=1;j<=n;j++){ cin>>a[i][j]; } } cout<<dp(1,1,1,1); return 0; }
这时,我回想当时的思路,发现纸1和纸2向下和向右的距离加和一样,也就是说一个三维dp就足够了。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n; int a[60][60]; int f[110][60][60]; int dp(int k,int i,int j){ if(f[k][i][j]>0) return f[k][i][j]; if(i>=n||j>=n||k-i>=m||k-j>=m) return 0; if(i==j&&k!=0&&k!=m+n-2) return 0; return f[k][i][j]=max(max(dp(k+1,i+1,j),dp(k+1,i+1,j+1)),max(dp(k+1,i,j+1),dp(k+1,i,j)))+a[k-i][i]+a[k-j][j]; } int main(){ cin>>m>>n; for(int i=0;i<=m-1;i++){ for(int j=0;j<=n-1;j++){ cin>>a[i][j]; } } cout<<dp(0,0,0); return 0; }
比较
四维:127ms / 28.09MB / 521B
三维:45ms / 1.34MB / 49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