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 Vite
随着 Vue3
的热潮,Vite
也因“快”而红。Vite 最初是针对 Vue3
的一个打包编译工具,目前已经升级到可以支持大部分前端框架的打包编译。在 2021 年开工前一天,尤大大就给我们安排上了开工学习大礼包 —— Vite
。一经发布就受无数人追捧,NPM
的下载量也是一路飙升。截止到目前,最近一周的下载量已经达到 5w+。
What is Vite
Vite
是一种新型的前端构建工具,开箱即用,旨在为现代 Web
项目提供更快,更精简的开发体验。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 一个 开发服务器,基于原生
ESM
提供了 丰富的内建功能,如热更新HMR
; - 一套 构建指令,采用基于 Rollup 插件
API
的设计,预配置输出高度优化的静态资源用于生产。
Why use Vite
回想一下目前的大部分项目,使用 webpack
构建工具,模块间通过 import
和 export
的方式导入导出,利用 webpack
静态资源分析得出完整的依赖图谱,再生对应的 bundle
文件。webpack做的就是分析代码。转换代码,编译代码,输出代码,最终形成打包后的代码,浏览器认识可执行的代码。
然而,天下苦 webpack
久矣。有时候会看见一名前端小伙伴,打开项目先 run serve
,然后去倒杯茶,慢慢悠悠地喝一口,这时候项目才启起来,在这短暂的登台后才能开始愉快的 coding
。 webpack
的打包过程:
- 先找到入口文件;
- 分析依赖,
Commonjs
、AMD
和CMD
,webpack
都会对其进行分析来获取依赖,构建依赖图谱; - 将前端代码转化成
AST
抽象语法树; - 在
AST
阶段中去处理代码,把AST
抽象语法树变成浏览器可读的代码即bundle
文件。
打包这一过程,就连热更新也需要先打包再展示在浏览器。打包构建过程图解如下。
对于 webpack
而言,打包过程必不可少。打包时间没有几分钟也有几十秒,随着项目越来越大,打包时间会长达几分钟之久,就连 HMR
也需要好几秒,可谓耗时耗力,就会出现“喝茶跑项目”的情况。
面对 webpack
这一问题,开发人员可以通过代码拆分等,通过优化依赖图谱,帮助 webpack
更好的静态资源分析,从而提升生产环境的性能。但是这一操作对开发环境,只提高了可读性,降低了维护成本,对性能并没有帮助;加之启动开发服务器慢,真正的开发中是一路坎坷。
How to solve it
针对打包慢这一问题,Vite
采取按需加载的方式解决。
主要是利用了浏览器对 ESM
的支持,这实际上是让浏览器接管了打包程序的部分工作。只有在真正需要使用的时候,才会进行打包处理,减少了页面加载出来前的打包时间,也有了更好的 HMR
,更快的冷启动。
Vite
会事先在本地启一个服务器,当浏览器执行到 import
后,才会去服务器读取该模块依赖,这就保证了只有在真正使用模块的时候,才会解析这个模块,对于暂时没有用到的模块,完全不参与构建的过程,最大程度做到按需加载。构建过程图解如下。
尽管服务器在处理这些请求时没有问题,但大量的请求,会拖慢页面的加载速度。
例如,lodash-es
有超过 600 个内置模块。当我们执行 import { debounce } from 'lodash-es'
时,浏览器会同时发出 600 多个 HTTP
请求,来引入所需模块。为解决这一问题,Vite
采用了依赖预构建。
依赖预构建
预构建就是在 run server
前,对需要的依赖进行预编译,在导入模块时,会动态引入该模块的预编译文件。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
-
首次启动
Vite
,在没有配置config
文件的前提下,Vite
会先解析AST
语法树里面使用到的依赖,将该依赖进行预编译; -
将编译后的文件强缓存在内存中,
./node_modules/.vite
文件下,在run server
的时候,使用HTTP
头来缓存请求得到的依赖; -
解析后的依赖请求会在
HTTP
头max-age=31536000,immutable
强缓存,一旦被缓存,下一次请求将直接读取缓存内容;若缓存失效,该依赖在启动前将进行新一次的预编译; -
如果没有找到存在的缓存,
Vite
会抓取源码,并自动发现依赖项导入(即 “裸引入”),将这些导入作为预构建的入口点。
当然了,如果某些不想进行某些依赖项目的打包,可以在 vite.config.js
文件中配置 optimizeDeps
对象内容,可以选择是否需要进行预编译的依赖的名称,Vite
也会根据 optimizeDeps
来确定是否对该依赖进行预编译。
如果出于某些原因,需要强制 Vite
重新绑定依赖,使用 --force
命令强制重新打包依赖,或者手动删除 node_modules/.vite
目录。
看到这里可能会疑惑,Vite
不是不进行打包编译,为什么又进行了依赖与构建呢?这里我们可以把预编译依赖理解为一种优化,是一种没有可以但是有它更香的升级。关于预编译的两个目的,Vite
的文档上也阐述很清楚:
-
CommonJS
和UMD
兼容性。开发阶段中,Vite
的开发服务器将所有代码视为原生ESM
。因此,Vite
必须先将作为CommonJS
或UMD
发布的依赖项转换为ESM
。
当转换CommonJS
依赖时,Vite
会执行智能导入分析,这样即使导出是动态分配,按名导入也会符合预期效果。例如
import React, { useState } from 'react'
- 性能:
Vite
将有许多内部模块的ESM
依赖关系转换为单个模块,这样提高后续页面加载性能。减少模块间的依赖引用导致过多的请求次数。
继续上述例子lodash-es
,如果在没用依赖预编译的情况下,我们打开页面的Dev Tool
的Network
面板,可以看多大概有 600 个 相关依赖,请求花费了 1.11s。
通过预构建将lodash-es
打包编译为一个模块,就只需要一次HTTP
请求。预构建后的请求花费了 142ms 缩短了 7 倍多的时间,这里节省的时间,就是我们常说的冷启动时间。这使得Vite
的冷启动时间比webpack
要快得多。
webpack VS Vite
服务器启动时间
webpack
冷启动开发服务器慢。webpack
基于打包器的方式,在提供服务前急切地抓取和构建整个应用;
Vite
缩短数倍的冷启动时间,启动开发服务器更快。
- 一开始将应用中的模块区分为
依赖
和源码
两类,改进了开发服务器启动时间; -
Vite
将会使用esbuild
预构建依赖和依赖缓存; - 利用浏览器对
ESM
的支持,按需加载,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开支;
热更新速度
webpack:
- 当基于打包器启动时,编辑文件后将重新构建文件本身,热更新较慢;
-
HMR
更新速度也会随着应用规模的增长而显著下降。
Vite:
-
Vite
同时利用HTTP
头来加速整个页面的重新加载,依赖模块通过与构建进行缓存,减少再次请求,热更新较快。 - 在
Vite
中,HMR
是在原生ESM
上执行的,HMR
不会随着规模的增长而改变速度;
生态
webpack
已经主宰多年,版本稳定;生态丰富,它的 loader
和 plugin
非常多;使用者较多;项目使用相对来说风险较低;
Vite
初出茅庐,锋芒毕露,还在迭代优化升级中;在生态上不如 webpack
,社区插件较少;目前较多的是观望者,没有大规模使用,很多问题还没有暴露出来,因此项目使用风险相对于 webpack
而言更高。
这样虽好,试想在请求大模块和多模块情况下,会进行多次请求就造成网络拥塞,导致页面加载速度变慢。
How to use
与 Vue CLI
类似,Vite
也提供用 npm
或者 yarn
来生成项目结构的方式。选择目录,打开终端,依次执行下面的命令构建脚手架项目,并启动项目。需要注意的是 Node.js
版本 >= 12.0.0。
npm init @vitejs/app <project-name>
yarn create @vitejs/app
cd <project-name>
npm install
npm run dev
Vite
提供了一些预设模板,比如要构建一个 Vite + Vue
项目,运行:
# npm 6.x
npm init @vitejs/app my-vue-app --template vue
# npm 7+, 需要额外的双横线:
npm init @vitejs/app my-vue-app -- --template vue
# yarn
yarn create @vitejs/app my-vue-app --template vue
目前支持的预设模板:
vanilla
vue
vue-ts
react
react-ts
preact
preact-ts
lit-element
lit-element-ts
svelte
svelt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