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Web(十) JDBC的增删改查,C3P0等连接池,dbutils框架的使用

      前面做了一个非常垃圾的小demo,真的无法直面它,菜的抠脚啊,真的菜,好好努力把。菜鸡。

                          --WZY

一、JDBC是什么?

    Java Data Base Connectivity,java数据库连接,在需要存储一些数据,或者拿到一些数据的时候,就需要往数据库里存取数据,那么java如何连接数据库呢?需要哪些步骤?

          

    1、注册驱动

        什么是驱动?

           驱动就是JDBC实现类,通俗点讲,就是能够连接到数据库功能的东西就是驱动,由于市面上有很多数据库,Oracle、MySql等等,所以java就有一个连接数据库的实现规范接口,定义一系列的连接数据库接口(java.sql.Driver接口),但是不提供实现,而每个数据库厂家来提供这些接口的具体实现,这样一来,不管使用的是什么数据库,我们开发者写的代码都是相同的,就不必因为数据库的不同,而写法不同,唯一的不同就是数据库驱动不一样,使用mysql,那么就必须使用mysql的驱动,使用Oracle就必须使用oracle的驱动实现类。 看下面mysql连接数据的原理图,看看驱动是在哪里,起什么作用。就明白了什么是驱动了。

            

       DriverManager,一个工具类,是用于操作管理JDBC实现类的,

         原始写法:DriverManager.register(new Driver());  //因为使用的是MySql,所以在导包时就需要导入com.mysql.jdbc.Driver

         现在写法:Class.forName("com.mysql.jdbc.Driver");  //不用导包,会执行com.mysql.jdbc.Driver类中的静态代码块,其静态代码块的内容为

              static {
               try {

                 java.sql.DriverManager.registerDriver(new Driver());

                 } catch (SQL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Can't register driver!");

                         }
                    }  

          会发现第二种加载驱动的方法的底层其实就是第一种加载驱动。为什么要这样呢?原因很简单, 第一种是硬编程,直接将数据库驱动给写死了,无法扩展,如果使用第一种,那么连接的数据库只能是mysql,因为导包导的是mysql的驱动包,如果换成Oracle,就会报错,需要在代码中将Oracle的驱动包导入,这样很麻烦,而第二种写法就不一样了,第二种是使用的字符串方法注册驱动的,我们只需要将该字符串提取到一个配置文件中,以后想换成oracle数据库,只需要将该字符串换成oracle驱动的类全名即可,而不需要到代码中去修改什么东西。 

    2、获得连接

        使用DriverManage来获得连接,因为DriverManager是驱动实现类的管理者

        Connection con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url,user,password);

           url:确定数据库服务器的位置,端口号,数据库名

             jdbc:mysql://localhost:3306/db 

           user:登录名称,默认root

           password:密码,默认root   

        这里只是说mysql,别的数据库,url格式就不同了。

        MySQL    jdbc:mysql://localhost:3306/db    默认端口是3306,粗体为连接时使用的数据库名

        Oracle     jdbc:oracle:thin:@localhost:1521:db  默认端口号1521

        DB2      jdbc:db2://localhost:6789/db      默认端口号6789

        SQLServer  jdbc:microsoft:sqlserver://localhost:1433;databaseName=db  默认端口号1433

        SQLServer 2005  jdbc:sqlserver://localhost:1433;databaseName=db  默认端口号1433

    3、获取执行sql语句对象,PraparedStament对象

        通过Connection对象获取Statement或者PraparedStament对象(使用它)处理sql

        Statement

          Statement st = conn.createStatement();  //获取sql语句执行对象

          st.excuteUpdate(sql);  //执行增删改语句

          st.excuteQuery(sql);  //执行查询语句      

          sql语句必须是完整的。

        PraparedStatment

          sql语句可以不是完整的,可以将参数用?替代,然后在预编译后加入未知参数

          PraparedStatment ps = conn.prapareStatement(sql);  //获取sql语句执行对象praparedStatment

          赋值

          ps.setInt(Index,value);  ps.setString(index,value);  //可以设置很多中类型,index从1开始,代表sql语句中的第几个未知参数,

          ps.excuteUpdate();  //执行增删改语句

          ps.excuteQuery(sql);  //执行查询语句

        这两个的区别,常使用的是PraparedStatment对象,因为它可以预编译,效率高,可以设置参数等等优点

     4、获得结果集对象

        int count = ps.excuteUpdate();   //执行增删改的sql语句时,返回一个int类型的整数,代表数据库表影响的行数,

        Result result = ps.excuteQuery();  //执行查询sql语句时,返回一个结果集对象,该对象装着所有查询到的数据信息,一行一行的存储数据库表信息。

              

    5、处理结果

        对查询到的Result结果进行处理,拿到所有数据,并封装成对象。

        while(rs.next()){

          获取行数据的第一种方式

          rs.getString(index);//index代表第几列,从1开始

          获取行数据的第二中方式

          rs.getString(string);  //string:代表字段名称。

        }

        

    总结:java的JDBC就分为5步,4个属性

        属性:driver、url、user、password

        五步:

           注册驱动、获取连接、获取执行sql语句对象、获取结果集对象、处理结果。

二、JDBC的CURD操作

    创建(Create)、更新(Update)、读取(Retrieve)和删除(Delete)操作

        查询所有(读取Retrieve)

    findAll()

View Code
    save(),增加操作(创建Create)

View Code
    update(),更新

View Code
    delete(),删除

View Code
    

    上面重复代码过多,所以使用一个获得连接的工具类,来帮我们获得连接,并且把四个属性提取出来,放在配置文件中

    使用jdbcInfo.properties(放在src下面即可)保存四个属性。以方便修改

    jdbcInfo.properties

View Code
    写一个工具类,注册驱动,提供连接,就不必每次都重复写注册驱动,连接代码了

    JdbcUtils.java

View Code
    模版代码

View Code

三、连接池

    在上面,我们在进行CRUD时,一直重复性的写一些代码,比如最开始的注册驱动,获取连接代码,一直重复写,通过编写一个获取连接的工具类后,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又会出现新的问题,每进行一次操作,就会获取一个连接,用完之后,就销毁,就这样一直新建连接,销毁连接,新建,销毁,连接Connection 创建与销毁 比较耗时的。所以应该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连接池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出现的一个方法,为了提高性能,开发连接池,连接池中一直保持有n个连接,供调用者使用,调用者用完返还给连接池,继续给别的调用者使用,比如连接池中一开始就有10个连接,当有5个用户拿走了5个连接后,池中还剩5个,当第6个用户在去池中拿连接而前面5个连接还没归还时,连接池就会新建一个连接给第六个用户,让池中一直能够保存最少5个连接,而当这样新建了很多连接后,用户归还连接回来时,会比原先连接池中的10个连接更多,连接池就会设置一个池中最大空闲的连接数,如果超过了这个数,就会将超过的连接给释放掉,连接池就是这样工作的。

     现在介绍几款连接池,DBCP、C3P0、tomcat内置连接池(JNDI)(这个不讲)

  

     DBCP连接池,

        两种方式获得连接,使用配置文件,不使用配置文件

        1、不使用配置文件,自己手动设置参数

          导包

              

          核心类BasicDataSource,通过new出BasicDataSource对象,设置参数 然后获得连接            

View Code
        2、使用配置文件,参数写入配置文件中即可,也就是通过配置文件来配置驱动、用户名、密码、等信息

          导包

              

          导入配置文件dbcpconfig.properties

View Code
          获取连接

View Code

      C3P0连接池

        导包

            

                

    

        从配置信息中获取 配置文件必须为xml

        c3p0-config.xml

View Code

        从配置文件中看,需要注意一个地方,一个是default-config,一个是name-config,两者都区别在于创建核心类对象时,如果将name-config作为参数传进去,那么将会调用name-config下的配置信息,否则将调用default-config下的配置信息,

        两种方式使用c3p0,加参数,使用named-config 的配置信息,不加参数,自动加载配置信息,加载的是default-config中的信息

        获得连接,使用核心类

View Code

    

四、dbutils框架的使用

      DBUtil是一个框架,用于简化JDBC开发, 像之前有连接池来优化获取连接操作,而DBUtils用来操作sql语句、将获取的数据封装到我们想要的结果,也就不需要在像之前用statement、预处理对象、ResultSet这些东西来处理sql语句了, DBUtils全部帮帮我们做好了,只需要两句代码就可以解决问题。

      1、导包

          

      2、核心类  QueryRunner

          方式一,没有事务  

          new QueryRunner(dataSource);//将连接池传进去,因为不用管理事务,所以它将自动帮我们维护连接

          增删改:update(sql,params...) 执行DML sql语句,并设置实际参数(可变参数,任意个参数,取决于有多少问号) 这里也就是用预处理了。

              

            其中JdbcUtils是一个工具类,获取c3p0的数据源

                

          查询:query(sql,handler,params...) 执行DDL sql:查询语句,handler:将我们查询到的数据封装到想要的结果。 params:设置实际参数,可变。

              

              处理类:BeanListHandler,还有别的很多处理类

                    

                  

            BeanListHandler:将查询每一条数据封装到指定JavaBean,在将JavaBean封装到List集合中 最后返回集合 new List<User,User,...>

                     使用:BeanListHandler(User.class)

            BeanHandler:  将查询的一条数据封装到指定JavaBean,并返回javabean实例

                     使用:BeanHandler(User.class) 

                      

            ScalarHandler:处理一行一列结果集,也就是一个单元格,单个数据(不是一条数据),(聚合)函数

                      

            ArrayHandler:将查询一条记录所有数据封装到数组中, Object arr[] ={1,"jack","1234"}

                      使用:new ArrayHandler()

            ArrayListHandler 将查询的所有记录每条记录分别封装到数组中,在将数组封装到list集合中,最后返回集合 new List() list.add(arr);

            ColumnListHandler 将执行列封装到list集合中,返回list集合 List list= {"jack","rose","tom"}

            KeyedHandler 将每一条记录封装到Map<String,Object>A中,在将mapA 封装到mapB中,mapB.value 就是mapA mapB.key 就是指定的key

                    

            MapHandler 将一条记录封装到map 并返回map {id=2,username=jack,password=1234}

                    

            MapListHandler 将每条记录都分别封装到Map中,然后将Map添加到List集合中,最后返回list集合 list<map,map>  

        方式二、使用事务,必须手动管理连接,且程序进行维护

            构造方法:new QueryRunner() 这里不用参数,因为连接将手动获取

             增删改:update(conn,sql,params...) 

             查询:query(conn,sql,handler,params...)

                  跟没有事务差不多,多了个conn  

            删除:

                不使用dbutils来处理事务

                

                使用dbutils框架中的工具类DbUtils来处理事务

                  

五、总结

      一篇很基础的对JDBC操作的文章,一步步从最基础最原生的JDBC代码讲起,一步步优化,优化连接,使用连接池,优化操作代码,使用第三方框架dbutils来操作。最终两句代码就搞定了对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操作,其中要了解dbutils和连接池是如何实现的话,需要一些设计模式的知识,比如在dbutils中使用的策略模式等等,我感觉我暂时还不用去了解,还没到那种深度,等后面厉害了,再回过头来慢慢理解其中的精华。现在基本上会用就行了。其中所有用到的开发jar包,和配置文件我都会放在下面的链接中。

  

  
  

上一篇:18个小实例入门SQLServer XML查询


下一篇:《数据库基础及实践技术——SQL Server 2008》一3.7 复制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