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有一颗二叉树,最大深度为d,且所有叶子的深度都相同。所有节点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编号为1,2,3,...,2^d-1。
在节点1处放置一个小球,它会往下落。每个内节点上都有一个开关,初始全都关闭,当每次有小球落到一个开关上时,他的状态都会改变。当小球到达一个内节点时,如果该节点上的开关关闭,则往左走,否则往右走,直到走到叶子节点。
如图:
现在有一些小球从节点1处一次开始下落,最后一个小球将会落在哪里呢?输入叶子深度d和小球个数num,输出第num个小球最后所在的叶子编号。
假设num不超过整棵树的叶子个数,d<=20,最多输入包含1000组数据。
样例输入:
4 2
3 4
16 12345
样例输出:
12
7
36358
分析:
* 1,利用二叉树的特性,一个节点k的左子节点是2k,右子节点是2k+1。
* 2,num不超过整棵树的叶子个数,即num要小于二叉树的节点树,满二叉树的节点数是:2^层数-1
public class Test9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MAXD = 20; private static int[] s = new int[1<<MAXD];//初始化保存节点的数组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an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d = scan.nextInt();//输入层数 int num = scan.nextInt();//输入小球个数 int result = getResult(d,num); System.out.println(result); } public static int getResult(int d,int num) { int k = 1,n = (1 << d) - 1;//k是当前节点,n是二叉树节点个数。 for (int i = 0; i < num; i++) {//num个小球下落 k = 1; for(;;) { //0代表关闭,1代表开启 if(s[k] == 0) { s[k] = 1; } else { s[k] = 0; } /* 由于提前做了置换状态的操作,而这里需要根据置换之前的状态判断小球往哪里落, 所以这里判断是0,则表示置换前是1,向右走,如果是1则表示置换前是0,向左走。 */ k = s[k] == 0 ? k*2+1 : k*2; if(k > n) break; } } return k/2; } }这个程序在运算量上其实是很大的,由于num可以高达2^(d-1),每个测试数据下落总层数可能会高达2^19*19=9961472,而一共可能有10000组数据。
其中一种优化方案的解决思路:
每个小球都会落在根节点上,因此前两个小球必然一个在左子树,一个在右子树。一般的,只需要看小球编号的奇偶性,就能知道它最终在哪颗子树中。对于那些落入根节点左子树的小球来说,只需要知道该小球是第几个落在根的左子树里的,就可以知道它下一步往左还是往右了。依次类推,直到小球落在叶子上。
如果使用题目中给出的编号num,则当num是奇数时,他是往左走的第(num+1)/2个小球;当num是偶数时,他是往右走的第num/2个小球。这样,可以直接模拟最后一个小球的路线:
public class Test9_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an = new Scanner(System.in); String src = scan.nextLine(); String[] ss = src.split(" "); int d = Integer.parseInt(ss[0]); int num = Integer.parseInt(ss[1]); int result = getResult(d,num); System.out.println(result); } public static int getResult(int d,int num) { int k = 1; for(int i=0;i<d-1;i++) { if(num%2 == 1) { k = k * 2; num = (num + 1) / 2; } e lse { k = k * 2 + 1; num /= 2; } } return k; } }这样,程序的运算量就与小球编号无关了,而且节省了一个巨大的数组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