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 为什么会用Docker?
我在大二的暑假接触了Go语言。并随之得知了其两大杀手应用:Docker和Kubernetes。非常幸运的是,Docker推出了Docker Desktop(Docker For Window) 给安装了WSL2(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的WIndows用户使用。这得以让当时并不熟悉Linux的我成功的越过Linux学习和使用Docker。
在初次下载Docker Desktop后,它的欢迎界面会让你拉取一个“docker/getting-started”的镜像。这个镜像是一个入门教程,我的学习也是从这个教程开始的。伴随着使用的频繁和深入,我也渐渐了解教程的大部分内容。只有最后一章节:docker-compose我还尚未实践过。而Mis作业的出现正好让我弥补这一空白!
如果你有安装Docker,并有一定的基础的话。那么欢迎你跟随我的脚步将你的服务部署到服务器上!
服务器
- 通过学生优惠,你可以在阿里云上免费申请一台为期2周的服务器。
下图为我用学生特权申请到的服务器,并安装了Ubuntu20.04的操作系统。
远程操控
- 接下来你需要一个用于连接远程服务器的工具,如xshell等。
Docker的安装
- 接下来你需要在你的服务器上安装Docker和Docker-compose。
具体的细节你可以到官方文档中获取:
Ubuntu Install docker
Ubuntu install Docker compose
注:如果你实在对英文非常的不感冒的话,你可以用谷歌浏览器打开并使用它的翻译功能。
前后端打包
前端的在老师提供的笔记中以有所提及,这里不再赘述。接下来我们主要讲后端如何打包:
由于服务器上的环境和本地开发环境会略有不同,所以在这里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环境提供不同的配置文件:
其中application-dev.yml, application-test.yml分别对应开发环境和测试环境(这里我将测试环境打包放到线上了,所以没建多一个application-pro.yml(单纯偷懒)。)
你需要在active中指定springboot启动的配置文件。如指定dev并在本地运行代码时,maven就会根据application-dev.yml中的内容启动该项目。
application-dev.yml
server:
port: 9200
servlet:
context-path: /iron-man
# druid数据源配置
spring:
datasource:
type: com.alibaba.druid.pool.DruidDataSource
driverClassName: com.mysql.cj.jdbc.Driver
# 数据源
url: jdbc:mysql://localhost:3306/misp?useUnicode=true&characterEncoding=utf8&zeroDateTimeBehavior=convertToNull&useSSL=true&serverTimezone=GMT%2B8
username: root
password: 123456
# 初始连接数
initialSize: 5
# 最小连接池数量
minIdle: 10
# 最大连接池数量
maxActive: 20
# 配置获取连接等待超时的时间
maxWait: 60000
# 配置间隔多久才进行一次检测,检测需要关闭的空闲连接,单位是毫秒
timeBetweenEvictionRunsMillis: 60000
# 配置一个连接在池中最小生存的时间,单位是毫秒
minEvictableIdleTimeMillis: 300000
# 配置一个连接在池中最大生存的时间,单位是毫秒
maxEvictableIdleTimeMillis: 900000
# 避免sql监控被过滤
filters: stat
# mybatis配置
mybatis:
# 项目POJO包
typeAliasesPackage: iron.scau.*.entity
# Mapper文件
mapperLocations: classpath*:mapper/*Mapper.xml
# mybatis配置文件
configLocation: classpath:mybatis/mybatis-config.
application-test.yml
server:
port: 9200
servlet:
context-path: /iron-man
# druid数据源配置
spring:
datasource:
type: com.alibaba.druid.pool.DruidDataSource
driverClassName: com.mysql.cj.jdbc.Driver
# 数据源
url: jdbc:mysql://172.1.0.10:3306/misp?useUnicode=true&characterEncoding=utf8&zeroDateTimeBehavior=convertToNull&useSSL=true&serverTimezone=GMT%2B8
username: root
password: 123456
# 初始连接数
initialSize: 5
# 最小连接池数量
minIdle: 10
# 最大连接池数量
maxActive: 20
# 配置获取连接等待超时的时间
maxWait: 60000
# 配置间隔多久才进行一次检测,检测需要关闭的空闲连接,单位是毫秒
timeBetweenEvictionRunsMillis: 60000
# 配置一个连接在池中最小生存的时间,单位是毫秒
minEvictableIdleTimeMillis: 300000
# 配置一个连接在池中最大生存的时间,单位是毫秒
maxEvictableIdleTimeMillis: 900000
# 避免sql监控被过滤
filters: stat
# mybatis配置
mybatis:
# 项目POJO包
typeAliasesPackage: iron.scau.*.entity
# Mapper文件
mapperLocations: classpath*:mapper/*Mapper.xml
# mybatis配置文件
configLocation: classpath:mybatis/mybatis-config.xml
application-test.yml与dev的不同之处只是在mysql的url有所不同。这个我们稍后会解释。
接下来修改你的根目录下的pom文件添加上如下的代码:
<profiles>
<profile>
<id>dev</id>
<activation>
<activeByDefault>true</activeByDefault>
</activation>
<properties>
<package.environment>dev</package.environment>
</properties>
</profile>
<profile>
<id>test</id>
<properties>
<package.environment>test</package.environment>
</properties>
</profile>
</profiles>
上述是告知maven你有多个配置文件,之后你就可以用maven依据不同的配置文件打包。
刷新后点开右上侧折叠的maven菜单,你就可以看到我们的配置生效了!
接下来你需要选中web模块,然后执行mvn clean install。在idea中你可以通过点击图中的"M"字样调出maven的命令清单。然后依次点击mvn clean、mvn install。
在idea提示Build Successed 后,你便可以在web模块的target目录下看到生成的jar 包:
如果你不放心的话,可以在当前目录下执行 java -jar xxx.jar来看看是否启动了这个项目。
撰写Dockerfile为前后端打包镜像
- 有关Dockerfile的撰写和学习可以参照一些开源项目并配合官方文档的解释进行。笔者这里给出的也不完善,仅供参考。但是我会尽量的给出相应的注释!!
- 前端(在根目录下创建Dockerfile)
# 基于nginx镜像构建
FROM nginx
MAINTAINER alita@stu.scau.edu.cn
ENV LANG en_US.UTF-8
# 容器内tmp目录下的数据将以匿名卷的形式挂载到宿主机
VOLUME /tmp
# 以下是nginx的配置
RUN echo "server { \
listen 80; \
location ^~ /iron-man { \
proxy_pass http://172.1.0.20:9200/iron-man/; \
} \
#解决Router(mode: 'history')模式下,刷新路由地址不能找到页面的问题 \
location / { \
root /var/www/html/; \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
if (!-e \$request_filename) { \
rewrite ^(.*)\$ /index.html?s=\$1 last; \
break; \
} \
} \
access_log /var/log/nginx/access.log ; \
} " > /etc/nginx/conf.d/default.conf \
&& mkdir -p /var/www \
&& mkdir -p /var/www/html
# 将打包生成的dist文件拷贝到容器中相应目录下
ADD dist/ /var/www/html/
# 暴露80端口(nginx默认监听80端口)
EXPOSE 80
EXPOSE 443
在项目的根目录下运行docker build -t 仓库前缀/镜像名:版本号 .
如 docker build -t intellinan/hell:1.0 .
- 后端(在web模块右键创建一个Dockerfile文件)
# 以配有jdk8的apline(一种Linux系统)为基础镜像构建
FROM bladex/alpine-java:openjdk8-openj9_cn_slim
MAINTAINER alita@stu.scau.edu.cn
# 创建文件夹
RUN mkdir -p /intellinan/mis
# 指定工作目录
WORKDIR /intellinan/mis
EXPOSE 9200
# 将生成的jar包添加到工作目录下并重命名
ADD ./target/aotu-man-web.jar ./app.jar
# 运行jar包
ENTRYPOINT ["java", "-Djava.security.egd=file:/dev/./urandom", "-jar", "app.jar"]
# 指定配置文件参数和输出日志
CMD ["--spring.profiles.active=test", "catalina.out 2>&1"]
在Web模块的项目下运行:docker build -t intellinan/damn:1.0 .
在服务器上用docker-compose组合镜像:
上传已经构建好的前后端镜像:
在Docker Hub上注册一个免费账号,确定自己的名称。这个名称就是你镜像仓库的前缀。然后建立两个仓库,其名字要和你本地镜像的名字相对应。如你Docker Hub的名称是 superbaby。假设你创建了一个仓库用来存储后端生成的镜像,名称是mis-java。那么你在本地打包后端镜像时其名称应该是 superbaby/mis-java。
创建一个网络
回到服务器上,确保docker在运行的情况下使用以下命令:docker network create --subnet 172.1.0.0/24 alita
这条命令为docker声明了一个名为alita,供容器之间通信的网络。如果你学过企业组网的话,那么我相信你应该很快就能明白172.1.0.0/24的含义。
编写docker-compose.yml
如下:
version: '2.2'
services:
mysql:
image: mysql:5.7
container_name: mysql
# 持久化数据库数据
volumes:
- /home/mysql:/var/lib/mysql/
networks:
alita:
# 声明自己的IP地址(如果你细心的话你会发现这个IP地址正好是我在application-test.yml中mysql的url中的IP地址
ipv4_address: 172.1.0.10
ports:
- "3306:3306"
command: --character-set-server=utf8mb4 --collation-server=utf8mb4_unicode_ci --max_connections=3000
environment:
MYSQL_ROOT_PASSWORD: 123456
TZ: Asia/Shanghai
backend:
# 确保名字和版本号和你上传上Docker Hub的一致。
image: intellinan/mis-java:2.0
container_name: Jmis
ports:
- "9200:9200"
networks:
alita:
ipv4_address: 172.1.0.20
front:
image: intellinan/mis-vue:2.0
container_name: Vmis
ports:
- "8080:80"
networks:
alita:
ipv4_address: 172.1.0.30
将上述文件传到服务器上(你也可以直接在服务器上编写)。保存后在该目录下输入一下代码docker-compose up -d
如果顺利的话你会看到以下输出:
防火墙
如果这个时候你在浏览器访问服务器的IP地址的8080端口的话你会发现访问超时了。这是因为服务器本身的安全策略的限制。
登录阿里云 -> 来到控制台
恭喜你!到这里为止你就大功告成了!!!
接下来鼓起勇气访问你的服务器看看效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