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 民生保险分享:区块链技术究竟如何服务保险场景?| 金融科技大讲堂

致力于解决效率和安全问题的区块链,被发现在金融行业大有可为:它能够为保险提供隐私数据保护、自动理赔执行、反欺诈、个性化定价等服务。2016至2017年初,不少保险公司如阳光保险、众安保险、民生保险、泰康保险等皆投入区块链实践,而民生保险更是在去年11月推出了第一款应用了区块链技术的产品税优健康险。民生健康保险事业部总经理、万向区块链商业创新咨询服务部合伙人程羽和民生健康保险事业部技术总监陈超,就在本次课程中带来了POC落地历程,以及应用过程中对业务本质和区块链技术演进的思考。雷锋网AI金融评论为你回顾该课程的精彩内容,一探“区块链+保险”的更多可能。

课程在线回顾地址:http://www.mooc.ai/open/course/439

程羽表示,POC项目主要是验证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在保险理赔业务的应用。他们意图通过关键依赖分析,来评估民生保险旗下产品的理赔流程转换为智能合约的整体可行性。其中理算环节采用了MOT的模式来对62种业务单证、663个业务元素进行业务梳理和解耦。

两大应用场景:上链存证和匿名数据交换

干货 | 民生保险分享:区块链技术究竟如何服务保险场景?| 金融科技大讲堂


陈超介绍,保险在线下销售的时候用户会签署很多文件,以作为销售过程的存证。而保险产品线上销售时,为保证用户的投保过程做到透明和可追溯,他们会通过区块链将用户完整数据采集下来并上链存证,保证数据的不可篡改性,同时提供中心化机构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这也是区块链的常见应用场景之一。

另一个重要的应用场景则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匿名数据交换。

干货 | 民生保险分享:区块链技术究竟如何服务保险场景?| 金融科技大讲堂


陈超指出,在设计智能合约的过程中,数据往往会有访问权限,各个节点只能访问自己的数据,节点要有一个区隔,因此要针对各个节点设计合约,而数据属于合约,以此来做区隔。

陈超提出分布式联盟的概念,区别于中心化联盟,这可以让节点不用达成百分之百的一致,部分节点达成30%的共同诉求就可以去做很多事情,而这些匿名数据来自有共同诉求的节点。

在智能合约方面则采用了Solidity语言,然而这一算法未发展成熟,相关数据模式和数据规范相对较少。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合约一旦升级,上面的数据也要*迁移,大大降低工作效率。他们采用数据和控制分开的解决方案,源头上让逻辑合约和数据合约分离,使逻辑合约升级时,数据合约能够保持稳定。

陈超表示,分布式匿名数据并不只局限于数据查询:

做分布式匿名数据的初衷是为了做数据查询,降低数据集中和风险以及成本的问题,但当我们建立起分布式数据交换网络并试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些匿名数据的交换内容可以用来做分析,这些分析可以反映很多业务价值,再反馈给数据提供方,他们也可以根据这些公共匿名数据和自己的隐私数据再做相应的应用创新。
中心化的数据很难把数据分析去做分享,因为中心化的数据源不属于任何一个人,使用时很难做到数据提供方和其他参与方的平衡。因此匿名数据交换的另一个优点是,数据提供方可以在不影响其他方隐私的情况下,把这些贡献出来的数据通过隐私查询的方式来做业务分享,这也正是团队后续做分布式匿名脱敏数据的机器学习的重要前提。

区块链的未来当是重构商业模式

程羽指出,区块链创新是要在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迭代:

例如链上的业务数据,经过关键隐私数据加密后,应可由见证人根据规则和激励机制,分享给业务联盟成员使用。最贴近业务且贡献数据的联盟成员,还可以依托业务场景,将公共业务分析的结果和自有的隐私数据结合,再做产品和业务的个性化创新,从而提高数据利用度,释放生产力。

她表示,对于区块链优质应用的定义和展望,其实会随着区块链技术使用的深度而对业务改造程度不一。

干货 | 民生保险分享:区块链技术究竟如何服务保险场景?| 金融科技大讲堂


存证阶段,区块链应用对业务改造程度就相对较浅;而匿名数据交换阶段的运用深度就更深,但这两阶段仍属于优化型的改造,在原有的业务架构下对效率做一些提升,降低成本创造价值。程羽相信,应用的深度未来会受分布式业务模式的影响,对业务的改造程度会在某个相应的节点会发生变化,此时或对整个商业模式产生重构,而不断的实践是从优化到重构的必经之路。

答疑解惑

问:今年看到很多团队和公司都在做区块链的跨链技术,请问在保险领域,你们觉得能够如何使用到跨链技术呢?

答:目前跨链技术还停留在早期阶段,着眼于链之间不同资产的交易,需要再成熟一些才能应用到像保险这样的商业场景里来。

问:您认为保险领域哪个场景可能是区块链技术最快落地的?

答:已经有不少场景已经落地,除了存证和匿名数据交换以外,2018年我更关注包含相互保险这种理念的场景能够使用区块链应用创新。

问:能谈谈智能合约的局限性吗?未来为了支持更大场景,更复杂的应用,智能合约的提升方向是?

答:智能合约是个很大的概念,目前仍处在应用初级,开发环境和应用环境都不方便。未来需要为更大的参与性、架构和设施的完善而努力。包括最开始书写合约、上链调试等环节,也限制了一部分的开发。今年做完POC项目我们没有继续做落地,包括POC项目为什么会用MOT的模式来解耦业务,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受限于智能合约的局限性,比如效率、链外数据的调取、合约升级等方面。我们期待智能合约能够提升与链外数据的交互能力。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8-01-31
本文作者:周蕾
本文来源:雷锋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上一篇:sql远程开启


下一篇:linux scp 命令(在两台linux服务器上传输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