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爱大家的 程序员小灰
————— 第二天 —————
方法一:UUID
UUID是通用唯一识别码 (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在其他语言中也叫GUID,可以生成一个长度32位的全局唯一识别码。
String uuid = UUID.randomUUID().toString()
结果示例:
046b6c7f-0b8a-43b9-b35d-6489e6daee91
为什么无序的UUID会导致入库性能变差呢?
这就涉及到 B+树索引的分裂:
众所周知,关系型数据库的索引大都是B+树的结构,拿ID字段来举例,索引树的每一个节点都存储着若干个ID。
如果我们的ID按递增的顺序来插入,比如陆续插入8,9,10,新的ID都只会插入到最后一个节点当中。当最后一个节点满了,会裂变出新的节点。这样的插入是性能比较高的插入,因为这样节点的分裂次数最少,而且充分利用了每一个节点的空间。
但是,如果我们的插入完全无序,不但会导致一些中间节点产生分裂,也会白白创造出很多不饱和的节点,这样大大降低了数据库插入的性能。
方法二:数据库自增主键
假设名为table的表有如下结构:
id feild
35 a
每一次生成ID的时候,访问数据库,执行下面的语句:
begin;
REPLACE INTO table ( feild ) VALUES ( 'a' );
SELECT LAST_INSERT_ID();
commit;
REPLACE INTO 的含义是插入一条记录,如果表中唯一索引的值遇到冲突,则替换老数据。
这样一来,每次都可以得到一个递增的ID。
为了提高性能,在分布式系统中可以用DB proxy请求不同的分库,每个分库设置不同的初始值,步长和分库数量相等:
这样一来,DB1生成的ID是1,4,7,10,13....,DB2生成的ID是2,5,8,11,14.....
————————————
初识SnowFlake
snowflake算法所生成的ID结构是什么样子呢?我们来看看下图:
SnowFlake所生成的ID一共分成四部分:
1.第一位
占用1bit,其值始终是0,没有实际作用。
2.时间戳
占用41bit,精确到毫秒,总共可以容纳约69 年的时间。
3.工作机器id
占用10bit,其中高位5bit是数据中心ID(datacenterId),低位5bit是工作节点ID(workerId),做多可以容纳1024个节点。
4.序列号
占用12bit,这个值在同一毫秒同一节点上从0开始不断累加,最多可以累加到4095。
SnowFlake算法在同一毫秒内最多可以生成多少个全局唯一ID呢?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乘法:
同一毫秒的ID数量 = 1024 X 4096 = 4194304
这个数字在绝大多数并发场景下都是够用的。
SnowFlake的代码实现
这段代码改写自网上的SnowFlake算法实现,有几点需要解释一下:
1.获得单一机器的下一个序列号,使用Synchronized控制并发,而非CAS的方式,是因为CAS不适合并发量非常高的场景。
2.如果当前毫秒在一台机器的序列号已经增长到最大值4095,则使用while循环等待直到下一毫秒。
3.如果当前时间小于记录的上一个毫秒值,则说明这台机器的时间回拨了,抛出异常。但如果这台机器的系统时间在启动之前回拨过,那么有可能出现ID重复的危险。
SnowFlake的优势和劣势
SnowFlake算法的优点:
1.生成ID时不依赖于DB,完全在内存生成,高性能高可用。
2.ID呈趋势递增,后续插入索引树的时候性能较好。
SnowFlake算法的缺点:
依赖于系统时钟的一致性。如果某台机器的系统时钟回拨,有可能造成ID冲突,或者ID乱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