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型数据库概述
因为我们的应用程序需要保存用户的数据,比如word需要把用户文档保存起来,以便下次编辑或者拷贝到另一台电脑。
要保存用户的数据,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用户数据写入文件。例如,要保存一个班的所有学生数据,可以向文件中写入一个CSV文件:
id,name,gender,score
1,小明,M,90
2,小红,F,95
3,小军,M,88
4,小丽,F,88!
如果要保存学校所有班级的信息,可以写入另一个csv文件。
但是,随着应用程序的功能越来越复杂,数据量越来越大,如何管理这些数据就成了大问题:
- 读写文件并解析出数据需要大量重复代码
- 从成千上万的数据中快速查询出指定数据需要复杂的逻辑
如果每个应用程序都各自写自己的读写数据的代码,一方面效率低,容易出错,另一方面,每个应用程序访问数据的接口都不相同,数据难以复用。
所以,数据库作为一种专门管理数据的软件就出现了。应用程序不需要自己管理数据,而是通过数据库软件提供的接口来读写数据。至于数据本身如何存储到文件,那是数据库软件的事情,应用程序自己并不关心:
┌──────────────┐
│ application │
└──────────────┘
▲│
││
read││write
││
│▼
┌──────────────┐
│ database │
└──────────────┘
这样一来,编写应用程序的时候,数据读写的功能就大大地被简化了
数据模型
数据库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实际上,数据库一共有三种模型:
- 层次模型
- 网状模型
- 关系模型
层次模型就是以“上下级”的层次关系来组织数据的一种方式,层次模型的数据结构看起来就像一颗树:
网状模型把每个数据节点和其他很多节点都连接起来,它的数据结构看起来就像很多城市之间的路网:
关系模型把数据看作是一个二维表格,任何数据都可以通过行号+列号来唯一确定,它的数据模型看起来就是一个Excel表: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竞争,最终,基于关系模型的关系数据库获得了绝对市场份额
基于数学理论的关系模型虽然讲起来挺复杂,但是,基于日常生活的关系模型却十分容易理解。我们以学校班级为例,一个班级的学生就可以用一个表格存起来,并且定义如下:
ID | 姓名 | 班级ID | 性别 | 年龄 |
---|---|---|---|---|
1 | 小明 | 201 | M | 9 |
2 | 小红 | 202 | F | 8 |
3 | 小军 | 202 | M | 8 |
4 | 小白 | 201 | F | 9 |
其中,班级ID对应着另一个班级表:
ID | 名称 | 班主任 |
---|---|---|
201 | 二年级一班 | 王老师 |
202 | 二年级二班 | 李老师 |
通过给定一个班级名称,可以查到一条班级记录,根据班级ID,又可以查到多条记录,这样,二维表之间就通过ID映射建立了“一对多”关系
数据类型
对于一个关系表,除了定义每一列的名称外,还需要定义每一列的数据类型。关系数据库支持的标准数据类型包括数值、字符串、时间等:
名称 | 类型 | 说明 |
---|---|---|
INT | 整型 | 4字节整数类型,范围约+/-21亿 |
BIGINT | 长整型 | 8字节整数类型,范围约+/-922亿亿 |
REAL | 浮点型 | 4字节浮点数,范围约+/-1038 |
DOUBLE | 浮点型 | 8字节浮点数,范围约+/-10308 |
DECIMAL(M,N) | 高精度小数 | 由用户指定精度的小数,例如,DECIMAL(20,10)表示一共20位,其中小数10位,通常用于财务计算 |
CHAR(N) | 定长字符串 | 存储指定长度的字符串,例如,CHAR(100)总是存储100个字符的字符串 |
VARCHAR(N) | 变长字符串 | 存储可变长度的字符串,例如,VARCHAR(100)可以存储0~100个字符的字符串 |
BOOLEAN | 布尔类型 | 存储True或者False |
DATE | 日期类型 | 存储日期,例如,2018-06-22 |
TIME | 时间类型 | 存储时间,例如,12:20:59 |
DATETIME | 日期和时间类型 | 存储日期+时间,例如,2018-06-22 12:20:59 |
上面的表中列举了最常用的数据类型。很多数据类型还有别名,例如,REAL
又可以写成FLOAT(24)
。还有一些不常用的数据类型,例如,TINYINT
(范围在0~255)。各数据库厂商还会支持特定的数据类型,例如JSON
。
选择数据类型的时候,要根据业务规则选择合适的类型。通常来说,BIGINT
能满足整数存储的需求,VARCHAR(N)
能满足字符串存储的需求,这两种类型是使用最广泛的。
主流关系数据库
目前,主流的关系数据库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 商用数据库,例如:Oracle,SQL Server,DB2等;
- 开源数据库,例如:MySQL,PostgreSQL等;
- 桌面数据库,以微软Access为代表,适合桌面应用程序使用;
- 嵌入式数据库,以Sqlite为代表,适合手机应用和桌面程序。
SQL
什么是SQL?SQL是结构化查询语言的缩写,用来访问和操作数据库系统。SQL语句既可以查询数据库中的数据,也可以添加、更新和删除数据库中的数据,还可以对数据库进行管理和维护操作。不同的数据库,都支持SQL,这样,我们通过学习SQL这一种语言,就可以操作各种不同的数据库。
虽然SQL已经被ANSI组织定义为标准,不幸地是,各个不同的数据库对标准的SQL支持不太一致。并且,大部分数据库都在标准的SQL上做了扩展。也就是说,如果只使用标准SQL,理论上所有数据库都可以支持,但如果使用某个特定数据库的扩展SQL,换一个数据库就不能执行了。例如,Oracle把自己扩展的SQL称为PL/SQL
,Microsoft把自己扩展的SQL称为T-SQL
。
现实情况是,如果我们只使用标准SQL的核心功能,那么所有数据库通常都可以执行。不常用的SQL功能,不同的数据库支持的程度都不一样。而各个数据库支持的各自扩展的功能,通常我们把它们称之为“方言”。
总的来说,SQL语言定义了这么几种操作数据库的能力:
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
DDL允许用户定义数据,也就是创建表、删除表、修改表结构这些操作。通常,DDL由数据库管理员执行。
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
DML为用户提供添加、删除、更新数据的能力,这些是应用程序对数据库的日常操作。
DQL:Data Query Language
DQL允许用户查询数据,这也是通常最频繁的数据库日常操作。
语法特点:
SQL语言关键字不区分大小写!!!但是,针对不同的数据库,对于表名和列名,有的数据库区分大小写,有的数据库不区分大小写。同一个数据库,有的在Linux上区分大小写,有的在Windows上不区分大小写。
所以,本教程约定:SQL关键字总是大写,以示突出,表名和列名均使用小写。
关系模型
我们已经知道,关系数据库是建立在关系模型上的。而关系模型本质上就是若干个存储数据的二维表,可以把它们看作很多Excel表。
表的每一行称为记录(Record),记录是一个逻辑意义上的数据。
表的每一列称为字段(Column),同一个表的每一行记录都拥有相同的若干字段。
字段定义了数据类型(整型、浮点型、字符串、日期等),以及是否允许为NULL
。注意NULL
表示字段数据不存在。一个整型字段如果为NULL
不表示它的值为0
,同样的,一个字符串型字段为NULL
也不表示它的值为空串‘‘
。
通常情况下,字段应该避免允许为NULL。不允许为NULL可以简化查询条件,加快查询速度,也利于应用程序读取数据后无需判断是否为NULL。
和Excel表有所不同的是,关系数据库的表和表之间需要建立“一对多”,“多对一”和“一对一”的关系,这样才能够按照应用程序的逻辑来组织和存储数据。
例如,一个班级表:
ID | 名称 | 班主任 |
---|---|---|
201 | 二年级一班 | 王老师 |
202 | 二年级二班 | 李老师 |
每一行对应着一个班级,而一个班级对应着多个学生,所以班级表和学生表的关系就是“一对多”:
ID | 姓名 | 班级ID | 性别 | 年龄 |
---|---|---|---|---|
1 | 小明 | 201 | M | 9 |
2 | 小红 | 202 | F | 8 |
3 | 小军 | 202 | M | 8 |
4 | 小白 | 201 | F | 9 |
反过来,如果我们先在学生表中定位了一行记录,例如ID=1
的小明,要确定他的班级,只需要根据他的“班级ID”对应的值201
找到班级表中ID=201
的记录,即二年级一班。所以,学生表和班级表是“多对一”的关系。
如果我们把班级表分拆得细一点,例如,单独创建一个教师表:
ID | 名称 | 年龄 |
---|---|---|
A1 | 王老师 | 26 |
A2 | 张老师 | 39 |
A3 | 李老师 | 32 |
A4 | 赵老师 | 27 |
班级表只存储教师ID:
ID | 名称 | 班主任ID |
---|---|---|
201 | 二年级一班 | A1 |
202 | 二年级二班 | A3 |
这样,一个班级总是对应一个教师,班级表和教师表就是“一对一”关系。
在关系数据库中,关系是通过主键和外键来维护的。我们在后面会分别深入讲解。
主键
在关系数据库中,一张表中的每一行数据被称为一条记录。一条记录就是由多个字段组成的。例如,students
表的两行记录:
id | class_id | name | gender | score |
---|---|---|---|---|
1 | 1 | 小明 | M | 90 |
2 | 1 | 小红 | F | 95 |
每一条记录都包含若干定义好的字段。同一个表的所有记录都有相同的字段定义。
对于关系表,有个很重要的约束,就是任意两条记录不能重复。不能重复不是指两条记录不完全相同,而是指能够通过某个字段唯一区分出不同的记录,这个字段被称为主键。
例如,假设我们把name
字段作为主键,那么通过名字小明
或小红
就能唯一确定一条记录。但是,这么设定,就没法存储同名的同学了,因为插入相同主键的两条记录是不被允许的。
对主键的要求,最关键的一点是:记录一旦插入到表中,主键最好不要再修改,因为主键是用来唯一定位记录的,修改了主键,会造成一系列的影响。
由于主键的作用十分重要,如何选取主键会对业务开发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我们以学生的身份证号作为主键,似乎能唯一定位记录。然而,身份证号也是一种业务场景,如果身份证号升位了,或者需要变更,作为主键,不得不修改的时候,就会对业务产生严重影响。
所以,选取主键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不使用任何业务相关的字段作为主键。
因此,身份证号、手机号、邮箱地址这些看上去可以唯一的字段,均不可用作主键。
作为主键最好是完全业务无关的字段,我们一般把这个字段命名为id
。常见的可作为id
字段的类型有:
- 自增整数类型:数据库会在插入数据时自动为每一条记录分配一个自增整数,这样我们就完全不用担心主键重复,也不用自己预先生成主键;
- 全局唯一GUID类型:使用一种全局唯一的字符串作为主键,类似
8f55d96b-8acc-4636-8cb8-76bf8abc2f57
。GUID算法通过网卡MAC地址、时间戳和随机数保证任意计算机在任意时间生成的字符串都是不同的,大部分编程语言都内置了GUID算法,可以自己预算出主键。
对于大部分应用来说,通常自增类型的主键就能满足需求。我们在students
表中定义的主键也是BIG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类型。
联合主键
关系数据库实际上还允许通过多个字段唯一标识记录,即两个或更多的字段都设置为主键,这种主键被称为联合主键。
对于联合主键,允许一列有重复,只要不是所有主键列都重复即可:
id_num | id_type | other columns... |
---|---|---|
1 | A | ... |
2 | A | ... |
2 | B | ... |
如果我们把上述表的id_num
和id_type
这两列作为联合主键,那么上面的3条记录都是允许的,因为没有两列主键组合起来是相同的。
没有必要的情况下,我们尽量不使用联合主键,因为它给关系表带来了复杂度的上升。
小结
主键是关系表中记录的唯一标识。主键的选取非常重要:主键不要带有业务含义,而应该使用BIGINT自增或者GUID类型。主键也不应该允许NULL
。
可以使用多个列作为联合主键,但联合主键并不常用。
外键
当我们用主键唯一标识记录时,我们就可以在students
表中确定任意一个学生的记录:
id | name | other columns... |
---|---|---|
1 | 小明 | ... |
2 | 小红 | ... |
我们还可以在classes
表中确定任意一个班级记录:
id | name | other columns... |
---|---|---|
1 | 一班 | ... |
2 | 二班 | ... |
但是我们如何确定students
表的一条记录,例如,id=1
的小明,属于哪个班级呢?
由于一个班级可以有多个学生,在关系模型中,这两个表的关系可以称为“一对多”,即一个classes
的记录可以对应多个students
表的记录。
为了表达这种一对多的关系,我们需要在students
表中加入一列class_id
,让它的值与classes
表的某条记录相对应:
id | class_id | name | other columns... |
---|---|---|---|
1 | 1 | 小明 | ... |
2 | 1 | 小红 | ... |
5 | 2 | 小白 | ... |
例如:
- 小明的
class_id
是1
,因此,对应的classes
表的记录是id=1
的一班; - 小红的
class_id
是1
,因此,对应的classes
表的记录是id=1
的一班; - 小白的
class_id
是2
,因此,对应的classes
表的记录是id=2
的二班。
在students
表中,通过class_id
的字段,可以把数据与另一张表关联起来,这种列称为外键
。
外键并不是通过列名实现的,而是通过定义外键约束实现的:
ALTER TABLE students
ADD CONSTRAINT fk_class_id
FOREIGN KEY (class_id)
REFERENCES classes (id);
其中,外键约束的名称fk_class_id
可以任意,FOREIGN KEY (class_id)
指定了class_id
作为外键,REFERENCES classes (id)
指定了这个外键将关联到classes
表的id
列(即classes
表的主键)。
通过定义外键约束,关系数据库可以保证无法插入无效的数据。即如果classes
表不存在id=99
的记录,students
表就无法插入class_id=99
的记录。
由于外键约束会降低数据库的性能,大部分互联网应用程序为了追求速度,并不设置外键约束,而是仅靠应用程序自身来保证逻辑的正确性。这种情况下,class_id
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列,只是它起到了外键的作用而已。
要删除一个外键约束,也是通过ALTER TABLE
实现的:
ALTER TABLE students
DROP FOREIGN KEY fk_class_id;
注意:删除外键约束并没有删除外键这一列。删除列是通过DROP COLUMN ...
实现的。
多对多
通过一个表的外键关联到另一个表,我们可以定义出一对多关系。有些时候,还需要定义“多对多”关系。例如,一个老师可以对应多个班级,一个班级也可以对应多个老师,因此,班级表和老师表存在多对多关系。
多对多关系实际上是通过两个一对多关系实现的,即通过一个中间表,关联两个一对多关系,就形成了多对多关系:
teachers
表:
id | name |
---|---|
1 | 张老师 |
2 | 王老师 |
3 | 李老师 |
4 | 赵老师 |
classes
表:
id | name |
---|---|
1 | 一班 |
2 | 二班 |
中间表teacher_class
关联两个一对多关系:
id | teacher_id | class_id |
---|---|---|
1 | 1 | 1 |
2 | 1 | 2 |
3 | 2 | 1 |
4 | 2 | 2 |
5 | 3 | 1 |
6 | 4 | 2 |
通过中间表teacher_class
可知teachers
到classes
的关系:
-
id=1
的张老师对应id=1,2
的一班和二班; -
id=2
的王老师对应id=1,2
的一班和二班; -
id=3
的李老师对应id=1
的一班; -
id=4
的赵老师对应id=2
的二班。
同理可知classes
到teachers
的关系:
-
id=1
的一班对应id=1,2,3
的张老师、王老师和李老师; -
id=2
的二班对应id=1,2,4
的张老师、王老师和赵老师;
因此,通过中间表,我们就定义了一个“多对多”关系。
一对一
一对一关系是指,一个表的记录对应到另一个表的唯一一个记录。
例如,students
表的每个学生可以有自己的联系方式,如果把联系方式存入另一个表contacts
,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一对一”关系:
id | student_id | mobile |
---|---|---|
1 | 1 | 135xxxx6300 |
2 | 2 | 138xxxx2209 |
3 | 5 | 139xxxx8086 |
有细心的童鞋会问,既然是一对一关系,那为啥不给students
表增加一个mobile
列,这样就能合二为一了?
如果业务允许,完全可以把两个表合为一个表。但是,有些时候,如果某个学生没有手机号,那么,contacts
表就不存在对应的记录。实际上,一对一关系准确地说,是contacts
表一对一对应students
表。
还有一些应用会把一个大表拆成两个一对一的表,目的是把经常读取和不经常读取的字段分开,以获得更高的性能。例如,把一个大的用户表分拆为用户基本信息表user_info
和用户详细信息表user_profiles
,大部分时候,只需要查询user_info
表,并不需要查询user_profiles
表,这样就提高了查询速度。
小结
关系数据库通过外键可以实现一对多、多对多和一对一的关系。外键既可以通过数据库来约束,也可以不设置约束,仅依靠应用程序的逻辑来保证。
索引
在关系数据库中,如果有上万甚至上亿条记录,在查找记录的时候,想要获得非常快的速度,就需要使用索引。
索引是关系数据库中对某一列或多个列的值进行预排序的数据结构。通过使用索引,可以让数据库系统不必扫描整个表,而是直接定位到符合条件的记录,这样就大大加快了查询速度。
例如,对于students
表:
id | class_id | name | gender | score |
---|---|---|---|---|
1 | 1 | 小明 | M | 90 |
2 | 1 | 小红 | F | 95 |
3 | 1 | 小军 | M | 88 |
如果要经常根据score
列进行查询,就可以对score
列创建索引:
ALTER TABLE students
ADD INDEX idx_score (score);
使用ADD INDEX idx_score (score)
就创建了一个名称为idx_score
,使用列score
的索引。索引名称是任意的,索引如果有多列,可以在括号里依次写上,例如:
ALTER TABLE students
ADD INDEX idx_name_score (name, score);
索引的效率取决于索引列的值是否散列,即该列的值如果越互不相同,那么索引效率越高。反过来,如果记录的列存在大量相同的值,例如gender
列,大约一半的记录值是M
,另一半是F
,因此,对该列创建索引就没有意义。
可以对一张表创建多个索引。索引的优点是提高了查询效率,缺点是在插入、更新和删除记录时,需要同时修改索引,因此,索引越多,插入、更新和删除记录的速度就越慢。
对于主键,关系数据库会自动对其创建主键索引。使用主键索引的效率是最高的,因为主键会保证绝对唯一。
唯一索引
在设计关系数据表的时候,看上去唯一的列,例如身份证号、邮箱地址等,因为他们具有业务含义,因此不宜作为主键。
但是,这些列根据业务要求,又具有唯一性约束:即不能出现两条记录存储了同一个身份证号。这个时候,就可以给该列添加一个唯一索引。例如,我们假设students
表的name
不能重复:
ALTER TABLE students
ADD UNIQUE INDEX uni_name (name);
通过UNIQUE
关键字我们就添加了一个唯一索引。
也可以只对某一列添加一个唯一约束而不创建唯一索引:
ALTER TABLE students
ADD CONSTRAINT uni_name UNIQUE (name);
这种情况下,name
列没有索引,但仍然具有唯一性保证。
无论是否创建索引,对于用户和应用程序来说,使用关系数据库不会有任何区别。这里的意思是说,当我们在数据库中查询时,如果有相应的索引可用,数据库系统就会自动使用索引来提高查询效率,如果没有索引,查询也能正常执行,只是速度会变慢。因此,索引可以在使用数据库的过程中逐步优化。
小结
通过对数据库表创建索引,可以提高查询速度。
通过创建唯一索引,可以保证某一列的值具有唯一性。
数据库索引对于用户和应用程序来说都是透明的。
查询数据
在关系数据库中,最常用的操作就是查询。
准备数据
为了便于讲解和练习,我们先准备好了一个students
表和一个classes
表,它们的结构和数据如下:
students
表存储了学生信息:
id | class_id | name | gender | score |
---|---|---|---|---|
1 | 1 | 小明 | M | 90 |
2 | 1 | 小红 | F | 95 |
3 | 1 | 小军 | M | 88 |
4 | 1 | 小米 | F | 73 |
5 | 2 | 小白 | F | 81 |
6 | 2 | 小兵 | M | 55 |
7 | 2 | 小林 | M | 85 |
8 | 3 | 小新 | F | 91 |
9 | 3 | 小王 | M | 89 |
10 | 3 | 小丽 | F | 85 |
classes
表存储了班级信息:
id | name |
---|---|
1 | 一班 |
2 | 二班 |
3 | 三班 |
4 | 四班 |
请注意,和MySQL
的持久化存储不同的是,由于我们使用的是AlaSQL内存数据库,两张表的数据在页面加载时导入,并且只存在于浏览器的内存中,因此,刷新页面后,数据会重置为上述初始值。
基本查询
要查询数据库表的数据,我们使用如下的SQL语句:
SELECT * FROM <表名>
假设表名是students
,要查询students
表的所有行,我们用如下SQL语句:
SELECT * FROM students;
使用SELECT * FROM students
时,SELECT
是关键字,表示将要执行一个查询,*
表示“所有列”,FROM
表示将要从哪个表查询,本例中是students
表。
该SQL将查询出students
表的所有数据。注意:查询结果也是一个二维表,它包含列名和每一行的数据。
要查询classes
表的所有行,我们用如下SQL语句:
SELECT * FROM classes;
运行上述SQL语句,观察查询结果。
SELECT
语句其实并不要求一定要有FROM
子句。我们来试试下面的SELECT
语句:
SELECT 100+200;
上述查询会直接计算出表达式的结果。虽然SELECT
可以用作计算,但它并不是SQL的强项。但是,不带FROM
子句的SELECT
语句有一个有用的用途,就是用来判断当前到数据库的连接是否有效。许多检测工具会执行一条SELECT 1;
来测试数据库连接。
小结
使用SELECT查询的基本语句SELECT * FROM <表名>
可以查询一个表的所有行和所有列的数据。
SELECT查询的结果是一个二维表。
条件查询
使用SELECT * FROM <表名>
可以查询到一张表的所有记录。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希望获得所有记录,而是根据条件选择性地获取指定条件的记录,例如,查询分数在80分以上的学生记录。在一张表有数百万记录的情况下,获取所有记录不仅费时,还费内存和网络带宽。
SELECT语句可以通过WHERE
条件来设定查询条件,查询结果是满足查询条件的记录。例如,要指定条件“分数在80分或以上的学生”,写成WHERE
条件就是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score >= 80
。
其中,WHERE
关键字后面的score >= 80
就是条件。score
是列名,该列存储了学生的成绩,因此,score >= 80
就筛选出了指定条件的记录: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score >= 80;
因此,条件查询的语法就是:
SELECT *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可以用<条件1> AND <条件2>
表达满足条件1并且满足条件2。例如,符合条件“分数在80分或以上”,并且还符合条件“男生”,把这两个条件写出来:
- 条件1:根据score列的数据判断:
score >= 80
; - 条件2:根据gender列的数据判断:
gender = ‘M‘
,注意gender
列存储的是字符串,需要用单引号括起来。
就可以写出WHERE
条件:score >= 80 AND gender = ‘M‘
:
-- 按AND条件查询students: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score >= 80 AND gender = ‘M‘;```
第二种条件是<条件1> OR <条件2>
,表示满足条件1或者满足条件2。例如,把上述AND
查询的两个条件改为OR
,查询结果就是“分数在80分或以上”或者“男生”,满足任意之一的条件即选出该记录:
-- 按OR条件查询students: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score >= 80 OR gender = ‘M‘;
很显然OR
条件要比AND
条件宽松,返回的符合条件的记录也更多。
第三种条件是NOT <条件>
,表示“不符合该条件”的记录。例如,写一个“不是2班的学生”这个条件,可以先写出“是2班的学生”:class_id = 2
,再加上NOT
:NOT class_id = 2
:
-- 按NOT条件查询students: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NOT class_id = 2;```
class_id <>2 = NOT class_id
上述NOT
条件NOT class_id = 2
其实等价于class_id <> 2
,因此,NOT
查询不是很常用。
要组合三个或者更多的条件,就需要用小括号()
表示如何进行条件运算。例如,编写一个复杂的条件:分数在80以下或者90以上,并且是男生:
-- 按多个条件查询students: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score < 80 OR score > 90) AND gender = ‘M‘;
通过WHERE
条件查询,可以筛选出符合指定条件的记录,而不是整个表的所有记录。
投影查询
使用SELECT *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
可以选出表中的若干条记录。我们注意到返回的二维表结构和原表是相同的,即结果集的所有列与原表的所有列都一一对应。
如果我们只希望返回某些列的数据,而不是所有列的数据,我们可以用SELECT 列1, 列2, 列3 FROM ...
,让结果集仅包含指定列。这种操作称为投影查询。
例如,从students
表中返回id
、score
和name
这三列:
-- 使用投影查询
SELECT id, score, name FROM students;
这样返回的结果集就只包含了我们指定的列,并且,结果集的列的顺序和原表可以不一样。
使用SELECT 列1, 列2, 列3 FROM ...
时,还可以给每一列起个别名,这样,结果集的列名就可以与原表的列名不同。它的语法是SELECT 列1 别名1, 列2 别名2, 列3 别名3 FROM ...
。
例如,以下SELECT
语句将列名score
重命名为points
,而id
和name
列名保持不变:
- 使用投影查询,并将列名重命名:
SELECT id, score points, name FROM students;
投影查询同样可以接WHERE
条件,实现复杂的查询:
-- 使用投影查询+WHERE条件:
SELECT id, score points, name FROM students WHERE gender = ‘M‘;
小结
使用SELECT *
表示查询表的所有列,使用SELECT 列1, 列2, 列3
则可以仅返回指定列,这种操作称为投影。
SELECT
语句可以对结果集的列进行重命名。
排序
我们使用SELECT查询时,细心的读者可能注意到,查询结果集通常是按照id
排序的,也就是根据主键排序。这也是大部分数据库的做法。如果我们要根据其他条件排序怎么办?可以加上ORDER BY
子句。例如按照成绩从低到高进行排序:
-- 按score从低到高
SELECT id, name, gender, score FROM students ORDER BY score;
如果要反过来,按照成绩从高到底排序,我们可以加上DESC
表示“倒序”:
-- 按score从高到低
SELECT id, name, gender, score FROM students ORDER BY score DESC;
如果score
列有相同的数据,要进一步排序,可以继续添加列名。例如,使用ORDER BY score DESC, gender
表示先按score
列倒序,如果有相同分数的,再按gender
列排序:
-- 按score, gender排序:
SELECT id, name, gender, score FROM students ORDER BY score DESC, gender;
默认的排序规则是ASC
:“升序”,即从小到大。ASC
可以省略,即ORDER BY score ASC
和ORDER BY score
效果一样。
如果有WHERE
子句,那么ORDER BY
子句要放到WHERE
子句后面。例如,查询一班的学生成绩,并按照倒序排序:
SELECT id, name, gender, scoreFROM studentsWHERE class_id = 1ORDER BY score DESC;
这样,结果集仅包含符合WHERE
条件的记录,并按照ORDER BY
的设定排序。
小结
使用ORDER BY
可以对结果集进行排序;
可以对多列进行升序、倒序排序。
分页
使用SELECT查询时,如果结果集数据量很大,比如几万行数据,放在一个页面显示的话数据量太大,不如分页显示,每次显示100条。
要实现分页功能,实际上就是从结果集中显示第1100条记录作为第1页,显示第101200条记录作为第2页,以此类推。
因此,分页实际上就是从结果集中“截取”出第M~N条记录。这个查询可以通过LIMIT <M> OFFSET <N>
子句实现。我们先把所有学生按照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 按score从高到低
SELECT id, name, gender, score FROM students ORDER BY score DESC;
现在,我们把结果集分页,每页3条记录。要获取第1页的记录,可以使用LIMIT 3 OFFSET 0
:
-- 查询第1页
SELECT id, name, gender, score
FROM students
ORDER BY score DESC
LIMIT 3 OFFSET 0;
上述查询LIMIT 3 OFFSET 0
表示,对结果集从0号记录开始,最多取3条。注意SQL记录集的索引从0开始。
如果要查询第2页,那么我们只需要“跳过”头3条记录,也就是对结果集从3号记录开始查询,把OFFSET
设定为3:
-- 查询第2页
SELECT id, name, gender, score
FROM students
ORDER BY score DESC
LIMIT 3 OFFSET 3;
类似的,查询第3页的时候,OFFSET
应该设定为6:
-- 查询第3页
SELECT id, name, gender, score
FROM students
ORDER BY score DESC
LIMIT 3 OFFSET 6;
SELECT id, name, gender, scoreFROM studentsORDER BY score DESCLIMIT 3 OFFSET 6;
查询第4页的时候,OFFSET
应该设定为9:
SELECT id, name, gender, score
FROM students
ORDER BY score DESC
LIMIT 3 OFFSET 9;
由于第4页只有1条记录,因此最终结果集按实际数量1显示。LIMIT 3
表示的意思是“最多3条记录”。
可见,分页查询的关键在于,首先要确定每页需要显示的结果数量pageSize
(这里是3),然后根据当前页的索引pageIndex
(从1开始),确定LIMIT
和OFFSET
应该设定的值:
-
LIMIT
总是设定为pageSize
; -
OFFSET
计算公式为pageSize * (pageIndex - 1)
。
OFFSET代表从这个点获取向下的记录
这样就能正确查询出第N页的记录集。
如果原本记录集一共就10条记录,但我们把OFFSET
设置为20,会得到什么结果呢?
注意
OFFSET
是可选的,如果只写LIMIT 15
,那么相当于LIMIT 15 OFFSET 0
。
在MySQL中,LIMIT 15 OFFSET 30
还可以简写成LIMIT 30, 15
。
使用LIMIT <M> OFFSET <N>
分页时,随着N
越来越大,查询效率也会越来越低。
小结
使用LIMIT <M> OFFSET <N>
可以对结果集进行分页,每次查询返回结果集的一部分;
分页查询需要先确定每页的数量和当前页数,然后确定LIMIT
和OFFSET
的值。
聚合查询
如果我们要统计一张表的数据量,例如,想查询students
表一共有多少条记录,难道必须用SELECT * FROM students
查出来然后再数一数有多少行吗?
这个方法当然可以,但是比较弱智。对于统计总数、平均数这类计算,SQL提供了专门的聚合函数,使用聚合函数进行查询,就是聚合查询,它可以快速获得结果。
仍然以查询students
表一共有多少条记录为例,我们可以使用SQL内置的COUNT()
函数查询:
-- 使用聚合查询:
SELECT COUNT(*) FROM students;
COUNT(*)
表示查询所有列的行数,要注意聚合的计算结果虽然是一个数字,但查询的结果仍然是一个二维表,只是这个二维表只有一行一列,并且列名是COUNT(*)
。
通常,使用聚合查询时,我们应该给列名设置一个别名,便于处理结果:
-- 使用聚合查询并设置结果集的列名为num:
SELECT COUNT(*) num FROM students;
COUNT(*)
和COUNT(id)
实际上是一样的效果。另外注意,聚合查询同样可以使用WHERE
条件,因此我们可以方便地统计出有多少男生、多少女生、多少80分以上的学生等:
-- 使用聚合查询并设置WHERE条件:
SELECT COUNT(*) boys FROM students WHERE gender = ‘M‘;
除了COUNT()
函数外,SQL还提供了如下聚合函数:
函数 | 说明 |
---|---|
SUM | 计算某一列的合计值,该列必须为数值类型 |
AVG | 计算某一列的平均值,该列必须为数值类型 |
MAX | 计算某一列的最大值 |
MIN | 计算某一列的最小值 |
注意,MAX()
和MIN()
函数并不限于数值类型。如果是字符类型,MAX()
和MIN()
会返回排序最后和排序最前的字符。
要统计男生的平均成绩,我们用下面的聚合查询:
-- 使用聚合查询计算男生平均成绩:
SELECT AVG(score) average FROM students WHERE gender = ‘M‘;
要特别注意:如果聚合查询的WHERE
条件没有匹配到任何行,COUNT()
会返回0,而SUM()
、AVG()
、MAX()
和MIN()
会返回NULL
:
-- WHERE条件gender = ‘X‘匹配不到任何行:
SELECT AVG(score) average FROM students WHERE gender = ‘X‘;
分组
如果我们要统计一班的学生数量,我们知道,可以用SELECT COUNT(*) num FROM students WHERE class_id = 1;
。如果要继续统计二班、三班的学生数量,难道必须不断修改WHERE
条件来执行SELECT
语句吗?
对于聚合查询,SQL还提供了“分组聚合”的功能。我们观察下面的聚合查询:
-- 按class_id分组:
SELECT COUNT(*) num FROM students GROUP BY class_id;
执行这个查询,COUNT()
的结果不再是一个,而是3个,这是因为,GROUP BY
子句指定了按class_id
分组,因此,执行该SELECT
语句时,会把class_id
相同的列先分组,再分别计算,因此,得到了3行结果。
但是这3行结果分别是哪三个班级的,不好看出来,所以我们可以把class_id
列也放入结果集中:
-- 按class_id分组:
SELECT class_id, COUNT(*) num FROM students GROUP BY class_id;
这下结果集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各个班级的学生人数。我们再试试把name
放入结果集:
-- 按class_id分组:
SELECT name, class_id, COUNT(*) num FROM students GROUP BY class_id;
不出意外,执行这条查询我们会得到一个语法错误,因为在任意一个分组中,只有class_id
都相同,name
是不同的,SQL引擎不能把多个name
的值放入一行记录中。因此,聚合查询的列中,只能放入分组的列。
也可以使用多个列进行分组。例如,我们想统计各班的男生和女生人数:
-- 按class_id, gender分组:
SELECT class_id, gender, COUNT(*) num FROM students GROUP BY class_id, gender;
\
聚合查询
如果我们要统计一张表的数据量,例如,想查询students
表一共有多少条记录,难道必须用SELECT * FROM students
查出来然后再数一数有多少行吗?
这个方法当然可以,但是比较弱智。对于统计总数、平均数这类计算,SQL提供了专门的聚合函数,使用聚合函数进行查询,就是聚合查询,它可以快速获得结果。
仍然以查询students
表一共有多少条记录为例,我们可以使用SQL内置的COUNT()
函数查询:
-- 使用聚合查询:
SELECT COUNT(*) FROM students;
COUNT(*)
表示查询所有列的行数,要注意聚合的计算结果虽然是一个数字,但查询的结果仍然是一个二维表,只是这个二维表只有一行一列,并且列名是COUNT(*)
。
通常,使用聚合查询时,我们应该给列名设置一个别名,便于处理结果:
-- 使用聚合查询并设置结果集的列名为num:
SELECT COUNT(*) num FROM students;
COUNT(*)
和COUNT(id)
实际上是一样的效果。另外注意,聚合查询同样可以使用WHERE
条件,因此我们可以方便地统计出有多少男生、多少女生、多少80分以上的学生等:
-- 使用聚合查询并设置WHERE条件:
SELECT COUNT(*) boys FROM students WHERE gender = ‘M‘;
除了COUNT()
函数外,SQL还提供了如下聚合函数:
函数 | 说明 |
---|---|
SUM | 计算某一列的合计值,该列必须为数值类型 |
AVG | 计算某一列的平均值,该列必须为数值类型 |
MAX | 计算某一列的最大值 |
MIN | 计算某一列的最小值 |
注意,MAX()
和MIN()
函数并不限于数值类型。如果是字符类型,MAX()
和MIN()
会返回排序最后和排序最前的字符。
要统计男生的平均成绩,我们用下面的聚合查询:
-- 使用聚合查询计算男生平均成绩:
SELECT AVG(score) average FROM students WHERE gender = ‘M‘;
Run
要特别注意:如果聚合查询的WHERE
条件没有匹配到任何行,COUNT()
会返回0,而SUM()
、AVG()
、MAX()
和MIN()
会返回NULL
:
-- WHERE条件gender = ‘X‘匹配不到任何行:
SELECT AVG(score) average FROM students WHERE gender = ‘X‘;
分组
如果我们要统计一班的学生数量,我们知道,可以用SELECT COUNT(*) num FROM students WHERE class_id = 1;
。如果要继续统计二班、三班的学生数量,难道必须不断修改WHERE
条件来执行SELECT
语句吗?
对于聚合查询,SQL还提供了“分组聚合”的功能。我们观察下面的聚合查询:
-- 按class_id分组:
Run
执行这个查询,COUNT()
的结果不再是一个,而是3个,这是因为,GROUP BY
子句指定了按class_id
分组,因此,执行该SELECT
语句时,会把class_id
相同的列先分组,再分别计算,因此,得到了3行结果。
但是这3行结果分别是哪三个班级的,不好看出来,所以我们可以把class_id
列也放入结果集中:
-- 按class_id分组:
SELECT COUNT(*) num FROM students GROUP BY class_id;
Run
这下结果集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各个班级的学生人数。我们再试试把name
放入结果集:
-- 按class_id分组:
SELECT class_id, COUNT(*) num FROM students GROUP BY class_id;
Run
不出意外,执行这条查询我们会得到一个语法错误,因为在任意一个分组中,只有class_id
都相同,name
是不同的,SQL引擎不能把多个name
的值放入一行记录中。因此,聚合查询的列中,只能放入分组的列。
注意:AlaSQL并没有严格执行SQL标准,上述SQL在浏览器可以正常执行,但是在MySQL、Oracle等环境下将报错,请自行在MySQL中测试。
也可以使用多个列进行分组。例如,我们想统计各班的男生和女生人数:
-- 按class_id, gender分组:
SELECT name, class_id, COUNT(*) num FROM students GROUP BY class_id;
Run
上述查询结果集一共有6条记录,分别对应各班级的男生和女生人数。
小结
使用SQL提供的聚合查询,我们可以方便地计算总数、合计值、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
聚合查询也可以添加WHERE
条件。
多表查询
SELECT查询不但可以从一张表查询数据,还可以从多张表同时查询数据。查询多张表的语法是:SELECT * FROM <表1> <表2>
。
例如,同时从students
表和classes
表的“乘积”,即查询数据,可以这么写:
-- FROM students, classes:
SELECT * FROM students, classes;
这种一次查询两个表的数据,查询的结果也是一个二维表,它是students
表和classes
表的“乘积”,即students
表的每一行与classes
表的每一行都两两拼在一起返回。结果集的列数是students
表和classes
表的列数之和,行数是students
表和classes
表的行数之积。
这种多表查询又称笛卡尔查询,使用笛卡尔查询时要非常小心,由于结果集是目标表的行数乘积,对两个各自有100行记录的表进行笛卡尔查询将返回1万条记录,对两个各自有1万行记录的表进行笛卡尔查询将返回1亿条记录。
你可能还注意到了,上述查询的结果集有两列id
和两列name
,两列id
是因为其中一列是students
表的id
,而另一列是classes
表的id
,但是在结果集中,不好区分。两列name
同理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仍然可以利用投影查询的“设置列的别名”来给两个表各自的id
和name
列起别名:
-- set alias:
SELECT
students.id sid,
students.name,
students.gender,
students.score,
classes.id cid,
classes.name cname
FROM students, classes;
注意,多表查询时,要使用表名.列名
这样的方式来引用列和设置别名,这样就避免了结果集的列名重复问题。但是,用表名.列名
这种方式列举两个表的所有列实在是很麻烦,所以SQL还允许给表设置一个别名,让我们在投影查询中引用起来稍微简洁一点:
-- set table alias:
SELECT
s.id sid,
s.name,
s.gender,
s.score,
c.id cid,
c.name cname
FROM students s, classes c;
注意到FROM
子句给表设置别名的语法是FROM <表名1> <别名1>, <表名2> <别名2>
。这样我们用别名s
和c
分别表示students
表和classes
表。
多表查询也是可以添加WHERE
条件的,我们来试试:
-- set where clause:
SELECT
s.id sid,
s.name,
s.gender,
s.score,
c.id cid,
c.name cname
FROM students s, classes c
WHERE s.gender = ‘M‘ AND c.id = 1;
这个查询的结果集每行记录都满足条件s.gender = ‘M‘
和c.id = 1
。添加WHERE
条件后结果集的数量大大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