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要你懂TCP -- 握手和挥手

就是要你懂 TCP -- 握手和挥手

看过太多tcp相关文章,但是看完总是不过瘾,似懂非懂,反复考虑过后,我觉得是那些文章太过理论,看起来没有体感,所以吸收不了。

希望这篇文章能做到言简意赅,帮助大家透过案例来理解原理

tcp的特点

tcp的特点大家基本都能说几句,面试的时候候选人也肯定会告诉你这些:

  • 三次握手
  • 四次挥手
  • 可靠连接
  • 丢包重传

但是我只希望大家记住一个核心的:tcp是可以可靠传输协议,它的所有特点都为这个可靠传输服务

那么tcp是怎么样来保障可靠传输呢?

tcp在传输过程中都有一个ack,接收方通过ack告诉发送方收到那些包了。这样发送方能知道有没有丢包,进而确定重传

tcp建连接的三次握手

来看一个java代码连接数据库的三次握手过程

就是要你懂TCP -- 握手和挥手

三个红框表示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

  • 第一步:client 发送 syn 到server 发起握手;
  • 第二步:server 收到 syn后回复syn+ack给client;
  • 第三步:client 收到syn+ack后,回复server一个ack表示收到了server的syn+ack(此时client的48287端口的连接已经是established)

握手的核心目的是告知对方seq(绿框是client的初始seq,蓝色框是server 的初始seq),对方回复ack(收到的seq+包的大小),这样发送端就知道有没有丢包了

握手的次要目的是告知和协商一些信息,图中黄框。

  • MSS--最大传输包
  • SACK_PERM--是否支持Selective ack(用户优化重传效率)
  • WS--窗口计算指数(有点复杂的话先不用管)

这就是tcp为什么要握手建立连接,就是为了解决tcp的可靠传输

tcp断开连接的四次挥手

再来看java连上mysql后,执行了一个SQL: select sleep(2); 然后就断开了连接

就是要你懂TCP -- 握手和挥手

四个红框表示断开连接的四次挥手:

  • 第一步: client主动发送fin包给server
  • 第二步: server回复ack(对应第一步fin包的ack)给client,表示server知道client要断开了
  • 第三步: server发送fin包给client,表示server也可以断开了
  • 第四部: client回复ack给server,表示既然双发都发送fin包表示断开,那么就真的断开吧

为什么握手三次、挥手四次

这个问题太恶心,面试官太喜欢问,其实他也许只能背诵:因为……。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网上都说tcp是双向的,所以断开要四次。但是我认为建连接也是双向的(双向都协调告知对方自己的seq号),为什么不需要四次握手呢,所以网上说的不一定精准。

你再看三次握手的第二步发 syn+ack,如果拆分成两步先发ack再发syn完全也是可以的(效率略低),这样三次握手也变成四次握手了。

看起来挥手的时候多一次,主要是收到第一个fin包后单独回复了一个ack包,如果能回复fin+ack那么四次挥手也就变成三次了。 来看一个案例:

就是要你懂TCP -- 握手和挥手

图中第二个红框就是回复的fin+ack,这样四次挥手变成三次了(如果一个包就是一次的话)。

我的理解:之所以绝大数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四次挥手,是因为收到fin后,知道对方要关闭了,然后OS通知应用层要关闭啥的,这里应用层可能需要做些准备工作,有一些延时,所以先回ack,准备好了再发fin 。 握手过程没有这个准备过程所以可以立即发送syn+ack

ack=seq+len

ack总是seq+len(包的大小),这样发送方明确知道server收到那些东西了

但是特例是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虽然len都是0,但是syn和fin都要占用一个seq号,所以这里的ack都是seq+1

就是要你懂TCP -- 握手和挥手

看图中左边红框里的len+seq就是接收方回复的ack的数字,表示这个包接收方收到了。然后下一个包的seq就是前一个包的len+seq,依次增加,一旦中间发出去的东西没有收到ack就是丢包了,过一段时间(或者其他方式)触发重传,保障了tcp传输的可靠性。

三次握手中协商的其它信息

MSS 最大一个包中能传输的信息(不含tcp、ip包头),MSS+包头就是MTU(最大传输单元),如果MTU过大可能在传输的过程中被卡住过不去造成卡死(这个大小的包一直传输不过去),跟丢包还不一样

MSS的问题具体可以看我这篇文章: scp某个文件的时候卡死问题的解决过程

SACK_PERM 用于丢包的话提升重传效率,比如client一次发了1、2、3、4、5 这5个包给server,实际server收到了 1、3、4、5这四个包,中间2丢掉了。这个时候server回复ack的时候,都只能回复2,表示2前面所有的包都收到了,给我发第二个包吧,如果server 收到3、4、5还是没有收到2的话,也是回复ack 2而不是回复ack 3、4、5、6的,表示快点发2过来。

但是这个时候client虽然知道2丢了,然后会重发2,但是不知道3、4、5有没有丢啊,实际3、4、5 server都收到了,如果支持sack,那么可以ack 2的时候同时告诉client 3、4、5都收到了,这样client重传的时候只重传2就可以,如果没有sack的话那么可能会重传2、3、4、5,这样效率就低了。

来看一个例子:

就是要你懂TCP -- 握手和挥手

图中的红框就是SACK。

知识点:ack数字表示这个数字前面的数据收到了

总结下

tcp所有特性基本上核心都是为了可靠传输这个目标来服务的,然后有一些是出于优化性能的目的

三次握手建连接的详细过程可以参考我这篇: 关于TCP 半连接队列和全连接队列

后续希望再通过几个案例来深化一下上面的知识。

我的其他几篇跟网络问题相关的文章,也很有趣,借着案例来理解好概念和原理,希望对大家也有点帮助

网络通不通这是个麻烦的大问题 -- 一个网络包的旅程

https://www.atatech.org/articles/73289

https://www.atatech.org/articles/76138

https://www.atatech.org/articles/60633

https://www.atatech.org/articles/73174


说点关于学习的题外话

什么是工程效率,什么是知识效率

有些人纯看理论就能掌握好一门技能,还能举一反三,这是知识效率,这种人非常少;

大多数普通人都是看点知识然后结合实践来强化理论,要经过反反复复才能比较好地掌握一个知识,这就是工程效率,讲究技巧、工具来达到目的。

肯定知识效率最牛逼,但是拥有这种技能的人毕竟非常少。从小我们周边那种不怎么学的学霸型基本都是这类,这种学霸都还能触类旁通非常快的掌握一个新知识,非常气人。剩下的绝大部分只能拼时间+方法+总结等也能掌握一些知识

非常遗憾我就是工程效率型,只能羡慕那些知识效率型的学霸。但是这事又不能独立看待有些人在某些方向上是工程效率型,有些方向就又是知识效率型(有一种知识效率型是你掌握的实在太多也就比较容易触类旁通了,这算灰色知识效率型)

使劲挖掘自己在知识效率型方面的能力吧,即使灰色地带也行啊

上一篇:Load高,CPU idle很高,这情况太诡异了


下一篇:如何让 git clone git@github.com 快到让你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