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所有centos的系统命令使用斜杠加粗的形式表示,方便各位阅读)
我想不少人跟我一样,在最开始接触Linux的时候,从心底是很反感的,明明放着windows那么图文并茂的系统不用,偏偏要搞这个黑乎乎的系统界面,总觉得有一种重返DOS的感觉。而且最重要的是,Windows的配置是在软件界面里,对着配置的地方点点鼠标或者选择一下地址栏等等,比较容易上手。而且windows的编辑界面都支持ctrl+z这个撤销命令,要是一些配置不小心被自己碰了,只要不关界面大不了就ctrl+z就能还原成原始的样子,不能进步咱还至少能保持不变。而linux的逆操作命令基本是没有,命令行界面下的文件删除了那就删除了,把文件mv到了自己记不住的地方,一旦history找不到这条命令,那基本没法抢救了,所以再这样的操作环境里工作难免总给人一种独木桥上走路的感觉。
By the way,shell的逆操作虽然基本没有,但是vim的逆操作还是有的。esc后按u,就是可以撤销一次操作,只要不关闭和保存,按u可以一直按到文件初始状态,如果你想把用u撤销的东西还原回来,那就ctrl+r。
言归正传,这次的内容全是配置,依旧是各种nginx的基本配置,而且基本都是在vim下操作的,一旦把初始的.conf文件改了,就u回原来的样子。
日志配置
日志是一个很重要的玩意儿,维护人员要根据日志来反推之前的操作,而且必要的时候需要把日志文件输出。nginx的日志配置路径还是在nginx文件下的/conf/nginx.conf文件里,vim一下。然后定位log-format那一行,如图。
红色内容就是日志配置,上面的server_token是安全令牌,防止机器人刷要求的,这里说一下log_format里面每一项的意义:
$remote_addr:客户端的地址
$remote_user[$time_local]:客户端的姓名[本地的时间]
$request:客户端所请求的url
$status:请求状态
$body_bytes_sent:发送给客户端的字节数
$http_refere:原网页,即客户端是从那个网页来这里的
$http_user_agent:客户端的浏览器信息
$http_x_forward_for:客户端的ip地址
access_log off:当前的日志记录功能没开,可以改成on。
日志文件的记录数据就是按红框内的顺序记录的,可以说客户端的操作都会被日志文件记录,但是这样的话,日志文件会积压的越来越多,导致查询起来很不容易,那么就需要自动切割日志文件。
假如说希望每天的23点59分希望可以切割一下日志文件,即把当天的日志保存成日期名字,然后同时开启一个新的日志文件来保存新的一天日志。这样我们要在/logs/目录下建立一个批处理文件,起名叫cutlog.sh,然后vim了它,进行编辑,如图:
但是如果你事前没有用过crontab的话,系统会报错,提示crontab:command not found,可是#man crontab,却是有结果的。这里我们就需要安装crond模块。
#yum -install -y vixie-cron
此时出现安装过程,安装完成后,#chkconfig --list crond,检测是否是开机即启动,然后在#service crond start.这样就可以使用crontab了。
#crontab -e,这时会出现一个shell,我们输入“23 59 *** /bin/bash /usr/local/nginx/logs/cutlog.sh”,然后保存退出的时候,系统会确认时间格式,如果时间格式不对,会提示无法建立相关文件。我们按n就行,按y的话,就是返回继续编辑。
至此,自动切割日志文件的过程就到此结束了,效果就是在/usr/local/nginx/logs/cutlog.sh路径下每天都会生成一个当天日期命名的文件来记录服务器的日志。
本文转自 苏幕遮618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chenx1242/1735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