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情提要
通过上一篇我们就可以对图片中的人脸进行识别,这篇文章就来教大家怎么对人脸部分进行截取保存。并且将图片中的每张人脸编码成一个128维长度的向量,通过这个后续能在人脸之间进行比对。
PIL导入
由于我们需要进行切割和保存所有我这里使用了PIL库进行,Python图像库PIL(Python Image Library)是python的第三方图像处理库,但是由于其强大的功能与众多的使用人数,几乎已经被认为是python官方图像处理库了。其官方主页为:PIL。 PIL历史悠久,原来是只支持python2.x的版本的,后来出现了移植到python3的库pillow,pillow号称是friendly fork for PIL,其功能和PIL差不多,但是支持python3。conda环境中只需activate “你所使用的环境” 然后 conda install pillow 即可,python默认环境中只需pip install pillow ,或是都可通过pycharm搜索pillow进行下载
人脸编码函数——face_encodings
face_encodings( face_image , known_face_locations=None , num_jitters=1 ) 给定一个图像,返回图像中每个人脸的128脸部编码(特征向量)。 参数: face_image : 输入的人脸图像 known_face_locations : 可选参数,如果你知道每个人脸所在的边界框 num_jitters=1 : 在计算编码时要重新采样的次数。越高越准确,但速度越慢(100就会慢100倍)
返回值: 一个128维的脸部编码列表,返回值类型为:List[Dict[str,List[Tuple[Any,Any]]]],是由各个脸部特征关键点位置组成的字典记录 列表,一个Dict对象对应图片中的一个人脸,其key为某个脸部特征: 如输出中的nose_bridge、left_eye等,value是由该脸部特征各个关键点位置组成的List,关键点位置是一个Tuple。
切割
而我们想要对人脸部分实现截图保存只需要通过上篇文章中face_locations函数定位到人脸部分时进行切割即可我用到的是Image.crop()方法进行切割。具体代码如下(有详细解释,嘿嘿)
具体代码
Main
import face_recognition
from PIL import Image
import Test3 # 导入Test3
'''
图片中人脸截图保存
'''
img = Image.open("2.png")
image = face_recognition.load_image_file("2.png")
face_locations = face_recognition.face_locations(image) # 参数(top, right, bottom, left) 上右角 下左角
for i in range(len(face_locations)):
top, right, bottom, left = face_locations[i]
region = img.crop((left, top, right, bottom)) # 参数(left, upper, right, lower) 左上角 右下角 进行切割
region.save(str(i)+"_.jpg") # 保存
region.show() # 展示
Test3.demoFunc("2.png") # 调用Test3中的demoFunc()方法
Test3
import face_recognition
def demoFunc(path):
'''
将图片中的每张人脸编码成一个128维长度的向量
'''
image = face_recognition.load_image_file(path)
face_encodings = face_recognition.face_encodings(image) #将单个人脸数据转化为一个128维的向量
for i in face_encodings:
print("i:", i)
结果展示
又到了激动人心的展示时刻了
总结
人脸识别第二期结束,如果大家觉得还不错有所帮助的话那就还有所帮助,大家一起努力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