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企业和人员会涉及到软件开发业务中。了解软件设计流程成为了IT和OT、业务之间有效协作的关键基础背景知识。本文旨在让产业界的朋友对软件设计的基本流程有所了解,一是鉴别合作方的业务能力,二是便于和合作方有效协作。
01 软件设计的静态视角
好的软件设计需要三个阶段递进,我们先讲第一个阶段:静态视角或者蓝图视角。
很多软件设计是从功能讨论开始,期望有亮点、有特色,结果很有可能是可汇报,不可使用。还有一些软件设计是从对标参考对象开始,期望有更多的功能,结果很有可能是功能比哪个都多,但员工抱怨不断。第三类常见的软件设计着手点是单个问题的拆解,结果很有可能是某个上帝可以正常使用,但在推广时各方阻力很大。建议软件设计先从人入手。
第一步:梳理业务的相关角色
- 角色的基本信息
- 角色的代表人员的简要信息
- 角色的诉求
第二步:梳理角色的工作
用一句话(10 个字以内)描述每个工作。然后描述每个工作的流程,流程中的节点具有几个特性:a、有外界的信息输入;b、向其角色、系统输出信息、文件;c、与其他角色、系统有交互。
第三步:基于 IT技术的能力重新设计流程
这个环节即使选做,也是必做。选做是因为变革需要契机,有时只能把一步拆成两步,先把线下搬到线上,之后再逐渐优化。必竟是这是一次难得机会,有可能让既有的工作有质的飞跃。
第四步:整理功能列表并分类组合形成系统逻辑架构图
此时的功能需求相对清晰,将耦合性强的功能组合到一起,将独立性强的功能隔离开。整体思路与企业组织设计的思路相似。低耦合高内聚是一种追求和目标。
第五步:将逻辑架构落实为真正的软件模块架构
这时要考虑软件工程的技术问题,属于纯软件的技术领域。包括微服务、队列、数据库、缓存、容器等等软件成型组件都会被考虑进来,一起为系统添砖加瓦。
第六步:设计出部署架构、物理架构
将软件与实物部署相结合,包括网络规划、服务器规划、数据库规划、容灾备份等等。
至此,软件的静态视角设计完成,我们就拥有了软件的宏伟蓝图,就可以撸起袖子开发了。产品、UI、前端、后端、硬件、质控、质保等等一群人不亦乐乎地忙乎起来。
02 为软件降生而设计
在获得了软件蓝图之后,还需要为软件降生而设计。也就是要为软件交付、部署、上线等进行设计。包括但不限于要解决的问题如下:
- 如何将软件分发到需要它的地方?
- 如何让实施人员更高效地完成安装调试?
- 如何将初始数据导入到系统中,包括用户账号、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基础业务数据、老系统中的数据?
- 如何提供培训让用户真正能把软件用起来?
- ……
只有这些问题得到提前设计与做好应对设计和开发,才不至于让软件姗姗来迟,甚至错过了降生的机会。
03 为软件生存发展而设计
软件所处的环境是持续变化的。所以行业内一般认为一套业务系统用几年被淘汰掉是正常的。为什么?因为之前交付的软件是静态的!
为了让软件发展,需要让它能像孩子一样,不断了解世界,不断学习,不断改造升级自己,才能跟上企业的发展。需要做的设计包括但不限于:
- 对既有功能测量、跟踪的能力
- 适应访问压力增长的能力
- 适应数据量不断增加而不被拖累的能力
- 适应新业务变化发展的适配、扩展能力
- 将数字化的思想引入到软件设计中
- ……
04 总结
好的软件设计刚开始会感觉有些慢。因为一开始并没有噼里啪啦的敲代码。好的软件设计在开始阶段会不断深入谈论业务。因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软件后期修改的成本极高,包括人力成本、工期延期的风险、质量下滑的成本等。
建议
- 让业务骨干来参与到软件的需求调研和业务设计,与供应商软件架构师们一起设计;而不是让一些“闲人”来凑热闹。
- 主动帮助供应商了解业务,因为即使再老练的供应商也不会懂多少你企业的水深水浅。
- 软件前期多听听阶段汇报,将上线时的一次性验收拆解成很多个小验收。将压力提前分解,让软件质量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