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摘要
在代理设计模式里,代理类扮演桥接使用方和实现方的角色。使用者通过代理类获得实现类的访问权限,并通过代理类定制执行业务逻辑前、后的处理流程。
2、背景
有时候你不想直接调用实现类的方法或者将实现类的方法"包装"到业务流程中。你很自然地想到采用"新增包含实现类引用的代理类"的方式。而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都可实现"代理模式"的需求。
3、原理阐述
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模式类图
图1
图2
图1、2分别是静态和动态代理的类图。基于对业务控制粒度控制的需求,ProxyActor是有必要的。如果直接在使用时实例化Abstractor,你的业务逻辑变得很分散,降低了代码可读性同时增大了维护成本。
当Abstractor类的方法持续增加,RealActor必须相应地增加实现方法,如果被代理的功能模块很多,代理代码量不可控。那我们自然会思考:有没有办法可以在Abstractor增加接口时自适应地兼容新增接口呢?
针对"自适应"的需求,无非是代理类要感知Abstractor新增接口。Java的反射机制为我们提供这种感知路径,我们可以通过反射获取接口申明的所有方法集合,从而实现"Abstractor增加接口时自适应地兼容新增接口"的需求。所以动态代理应运而生。
实现动态代理时我们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如何获取接口申明的方法信息 -> Class.getInterfaces()
2、如何抽象代理对象对实现类方法的调用过程 -> invoke()
3、如何在调用代理类方法时实现对委托对象方法的调用 -> newProxyInstance()
3.1 如何获取接口申明的方法信息
java的反射机制很好地解决了该问题。我们假设AbstractActor为委托类,则利用AbstractActor.class.getInterfaces()即可获取到方法信息。
3.2 如何抽象代理对象对实现类方法的调用过程
既然代理类调用委托类方法时需要动态感知接口方法以及入参,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Handler#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实现这层抽象逻辑。我们可以看出,invoke方法的语意为用哪些入参调用特定代理类的特定方法。
3.3 如何在调用代理类方法时实现对委托对象方法的调用
这是JDK版本动态代理最为核心的内容,这必须了解JDK动态代理的底层实现。我们先看下委托类AbstractActor:
/**
* Created by fujianbo on 2018/5/20.
*
* @author fujianbo
* @date 2018/05/20
*/
public interface AbstractActor {
/**
* 处理方法
*/
void process();
}
代理对象是真正调用委托类方法的地方,生成的动态代理类要完成以下工作:
* 获取委托类方法信息并生成包含同名方法的代理类
* 利用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Handler#invoke实现调用委托类方法
而java.lang.reflect.Proxy#newProxyInstance的职责就是完成这两个任务。
3.3.1 获取委托类方法信息并生成包含同名方法的代理类
java.lang.reflect.Proxy#newProxyInstance源码里,通过调用以类加载器和接口列表为入参的getProxyClass0()方法,生成以下类似的代理类(仅供理解,并非真实动态代理类源码):
public final class $Proxy1 extends Proxy implements AbstractActor {
private InvocationHandler handler;
private $Proxy1(){}
public $Proxy1(InvocationHandler v){
this.handler = handler;
}
public void process() {
Method method = Subject.class.getMethod("process", new Class[]{int.class});
return (Integer)handler.invoke(this, method, new Object[]);
}
}
3.3.2 实现调用委托类方法
代理类的处理逻辑交给InvocationHandler处理,使用方实现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Handler#invoke方法,从而控制委托对象方法的调用过程。
newProxyInstance方法最后通过带参数的构造函数(入参为外部定义的InvocationHandler)创建代理对象,实现调用代理对象的任意方法都会执行InvocationHandler#invoke方法。
总结
静态代理
- 优点:代理类只需关心自身业务逻辑。
-
缺点
- 代理(ProxyActor)和委托类(BaseActor)实现相同的接口,仅仅为了调用代理类时,代码重复;若接口新增方法,代理和委托类都要修改。
- 委托类只服务同一类型的代理类(如ProxyActor -> BaseActor),如果有多个代理类需要为每个代理类生成委托类,代码会无意义地膨胀。
动态代理
- 优点:相对于静态代理,接口所有申明的方法由invoke逻辑集中管理,多种代理的场景下无需再写委托类。
- 缺点:不能直接代理非接口的类,需借助CGLIB的Enhancer实现代理非接口的类(通过Enhancer的callback成员变量,实现对非接口类方法的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