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慢日志在日常数据库运维中经常会用到,我们可以通过查看慢日志来获得效率较差的 SQL ,然后可以进行 SQL 优化。本篇文章我们一起来学习下慢日志相关知识。
1.慢日志简介
慢日志全称为慢查询日志(Slow Query Log),主要用来记录在 MySQL 中执行时间超过指定时间的 SQL 语句。通过慢查询日志,可以查找出哪些语句的执行效率低,以便进行优化。
默认情况下,MySQL 并没有开启慢日志,可以通过修改 slow_query_log 参数来打开慢日志。与慢日志相关的参数介绍如下:
- slow_query_log:是否启用慢查询日志,默认为0,可设置为0、1,1表示开启。
- slow_query_log_file:指定慢查询日志位置及名称,默认值为host_name-slow.log,可指定绝对路径。
- long_query_time:慢查询执行时间阈值,超过此时间会记录,默认为10,单位为s。
- log_output:慢查询日志输出目标,默认为file,即输出到文件。
- log_timestamps:主要是控制 error log、slow log、genera log 日志文件中的显示时区,默认使用UTC时区,建议改为 SYSTEM 系统时区。
- log_queries_not_using_indexes:是否记录所有未使用索引的查询语句,默认为off。
- min_examined_row_limit:对于查询扫描行数小于此参数的SQL,将不会记录到慢查询日志中,默认为0。
- log_slow_admin_statements:慢速管理语句是否写入慢日志中,管理语句包含 alter table、create index 等,默认为 off 即不写入。
一般情况下,我们只需开启慢日志记录,配置下阈值时间,其余参数可按默认配置。对于阈值时间,可灵活调整,比如说可以设置为 1s 或 3s 。
2.慢日志实战
在配置文件中,我们可以设置以下几个慢日志相关参数:
# 慢查询日志相关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
vim /etc/my.cnf
[mysqld]
slow_query_log = 1
slow_query_log_file = /data/mysql/logs/slow.log
long_query_time = 1
log_timestamps = SYSTEM
log_output = FILE
下面我们具体看下,慢日志会记录哪些内容?我们执行一条较慢的查询 SQL ,来看下在慢日志中的体现。
# 该条SQL执行时间超过阈值
# Time: 2021-05-13T17:38:03.687811+08:00
# User@Host: root[root] @ [192.168.85.0] Id: 2604943
# Query_time: 1.099889 Lock_time: 0.000144 Rows_sent: 39 Rows_examined: 45305
SET timestamp=1620898683;
select * from test_table where col_name like ‘%测试%‘;
如果启用了慢速查询日志,并且选择了 FILE 作为输出目标,则写入日志的每个语句都以 # 字符开头。对于每一组慢SQL,第一行记录的是该条 SQL 执行的时刻(如果 log_timestamps 参数为 UTC ,则该时间会显示 UTC 时区时间),第二行记录的是执行该语句的用户和 IP 以及链接 id ,第三行的几个字段解释如下:
- Query_time: duration 语句执行时间,以秒为单位。
- Lock_time: duration 获取锁的时间(以秒为单位)。
- Rows_sent: N 发送给 Client 端的行数。
- Rows_examined: N 服务器层检查的行数(不计算存储引擎内部的任何处理)。
下面两行分别是此语句执行时候的时间戳和具体慢 SQL 。
在实际环境下,不建议开启 log_queries_not_using_indexes 参数,此参数打开后可能导致慢日志迅速增长。对于慢日志的筛选与分析,我们可以借助 mysqldumpslow、pt-query-digest 等工具来分析。对于慢日志文件,要定期进行归档处理,比如可以暂时关闭慢日志,然后将旧文件重命名,之后再开启慢日志,这样就会写入新的日志文件中,有效减小日志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