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e命令用于调整进程的优先级,语法格式为:“nice 优先级数字 服务名称”。
上面top命令输出结果中的PR和NI值代表的是进程的优先级,数字越低(取值范围是-20到19)、优先级越高。日常生产工作中,可以将一些不重要的进程的优先级调低、让紧迫的服务更多的利用CPU和内存资源,合理分配系统资源。
killall命令用于终止某个指定名称的服务所对应的全部进程,语法格式为:“killall [参数] 服务名称”。
通常来讲,复杂软件的服务程序会有多个进程协同为用户提供服务,如果用上面kill命令的方式逐个去结束这些进程会比较麻烦,此时可以使用killall命令来批量结束某个服务程序带有的全部进程,下面以httpd服务程序为例,来结束其全部进程。由于RHEL 8系统默认没有安装httpd服务程序,因此大家此时只需看操作过程和输出结果,
ifconfig命令用于获取网卡配置与网络状态等信息,英文全称为:“interface config”,语法格式为:“ifconfig [参数] [网络设备]”。
使用ifconfig命令来查看本机当前的网卡配置与网络状态等信息时,其实主要查看的就是网卡名称、inet参数后面的IP地址、ether参数后面的网卡物理地址(又称为MAC地址),以及RX、TX的接收数据包与发送数据包的个数及累计流量(即下面加粗的信息内容):
[root@linuxprobe ~]# ifconfig ens160: flags=4163<UP,BROADCAST,RUNNING,MULTICAST> mtu 1500 inet 192.168.10.10 netmask 255.255.255.0 broadcast 192.168.10.255 inet6 fe80::c8f8:f5c5:8251:aeaa prefixlen 64 scopeid 0x20 ether 00:0c:29:7d:27:bf txqueuelen 1000 (Ethernet) RX packets 304 bytes 33283 (32.5 KiB) R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frame 0 TX packets 91 bytes 11052 (10.7 KiB) T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carrier 0 collisions 0 lo: flags=73<UP,LOOPBACK,RUNNING> mtu 65536 inet 127.0.0.1 netmask 255.0.0.0 inet6 ::1 prefixlen 128 scopeid 0x10 loop txqueuelen 1000 (Local Loopback) RX packets 376 bytes 31784 (31.0 KiB) R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frame 0 TX packets 376 bytes 31784 (31.0 KiB) T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carrier 0 collisions 0 virbr0: flags=4099<UP,BROADCAST,MULTICAST> mtu 1500 ether 52:54:00:a2:89:54 txqueuelen 1000 (Ethernet) RX packets 0 bytes 0 (0.0 B) R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frame 0 TX packets 0 bytes 0 (0.0 B) T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carrier 0 collisions 0
uname命令用于查看系统内核版本与系统架构等信息,英文全称为:“Unix name”,语法格式为:“uname [-a]”。
在使用uname命令时,一般要固定搭配上-a参数来完整地查看当前系统的内核名称、主机名、内核发行版本、节点名、压制时间、硬件名称、硬件平台、处理器类型以及操作系统名称等信息:
[root@linuxprobe ~]# uname -a Linux linuxprobe.com 4.18.0-80.el8.x86_64 #1 SMP Wed Mar 13 12:02:46 UTC 2019 x86_64 x86_64 x86_64 GNU/Linux
free命令
free命令用于显示当前系统中内存的使用量信息,语法格式为:“free [-h]”。
为了保证Linux系统不会因资源耗尽而突然宕机,运维人员需要时刻关注内存的使用量。在使用free命令时,可以结合使用-h参数以更人性化的方式输出当前内存的实时使用量信息。表2-9所示为执行“free -h”命令之后的输出信息。需要注意的是,输出信息中的汉字注释是作者自行添加的内容,实际输出时没有相应的参数解释。
[root@linuxprobe ~]# free -h
表2-9 执行free -h命令后的输出信息
内存总量 | 已用量 | 空闲量 | 进程共享的内存量 | 磁盘缓存的内存量 | 缓存的内存量 | 可用量 | |
total | used | free | shared | buffers | buff/cache | available | |
Mem: | 1.9Gi | 1.4Gi | 99Mi | 20Mi | 450Mi | 348Mi | |
Swap: | 2.0Gi | 80Mi | 1.9Gi |
如果不使用-h(易读模式)查看内存使用量情况则默认以KB为单位,那服务器如果有几百GB的内存,划算下来就会是一大长串的数字,真不利于阅读。
ast命令用于调取主机的被访记录,输入后回车执行即可。
Linux系统会将每次登录信息都记录到日志文件中,如果那天想翻阅了,那就直接执行这条命令就行:
[root@linuxprobe ~]# last root pts/1 192.168.10.1 Tue May 18 10:30 - 11:03 (00:32) root tty2 tty2 Fri Jul 24 06:26 gone - no logout reboot system boot 4.18.0-80.el8.x8 Fri Jul 24 05:59 still running root tty2 tty2 Tue Jul 21 05:19 - down (00:00) reboot system boot 4.18.0-80.el8.x8 Tue Jul 21 05:16 - 05:19 (00:02) wtmp begins Tue Jul 21 05:16:47 2020
ping 命令在windows 上面默认是ping 四次但是在Linux系统上面没有次数限制如果不加 ping -c +次数 或者使用 ctrl +c 的话是不会停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