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介绍
这篇论文是Visible Thermal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via Dual-Constrained Top-Ranking(IJCAI-18)论文发表会议后,投的一篇期刊。
作者这篇期刊论文在原先那篇会议论文的基础上改进了一部分,
主要是将原先的Bi-Directional Dual-Constrained Top-Ranking改进成为 Bi-Directional Center-Constrained T op-Ranking。
2.思想
2.1 之前的Bi-Directional Dual-Constrained Top-Ranking
是(anchor,positve),(anchor,negative)距离
损失函数有:
1.Cross-Modality Top-Ranking Constraint
2.Intra-Modality Top-Ranking Constraint
3.Identity Loss
总损失函数为:
2.2 Bi-Directional Center-Constrained T op-Ranking
改进后的双向中心约束损失是把2.1中的anchor和正负例的距离改为 center和正负例的距离
为什么要改为中心距离?
1.它降低了计算成本。对于具有K个可见图像和K个热图像的输入训练批次。如,双向双约束*损失要求计算成对距离2K^2 用于跨模态约束,2K^2 用于模态内约束。同时,选择排名靠前的样本需要四次排序操作。
相比之下,在每一步中,中心受限的*只需要计算样本和每个训练批次的中心之间的成对距离2K^2 。减小了一半。
2.它保留了处理跨通道和通道内变化的属性
一方面,双向中心约束损失比较确保了来自不同形式的人的身份是可区分的。(和triplet约束类似,拉近和推远相关距离)
另一方面,中心本身限制了来自rgb模态或ir模态的样本属于同一身份,这同时解决了模态内的变化。(因为中心本身就是rgb(ir)图片的中心位置,会把同一id的同模态数据往中心点靠近)
最后的总损失函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