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一下磁盘管理命令
1. df
查看某个目录下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
df [参数] [目录]
1.2 参数
参数 |
描述 |
|
-a |
列出所有文件系统 |
|
-k |
以k为单位返回容量 |
|
-m |
以m为单位返回容量 |
|
-h |
自适应,以G/M/K为单位返回容量 |
|
-H |
以1M=1000k取代1M=1024k计算容量 |
|
-T |
显示文件类型 |
|
-i |
显示inode信息 |
inode: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1/12/inode.html
1.2 示例
# 显示所有文件类型的使用情况 df -aTh
2. du
du查看文件/目录的磁盘使用情况
du [参数] [文件/目录]
2.1 参数
参数 |
描述 |
-a |
列出所有文件,包含隐藏文件 |
-h |
以G/M/K的单位显示容量 h就是human 以人容易阅读的形式 |
-s |
列出指定目录的总量 |
-S |
不包含指定目录下子目录的总量 |
2.2 示例
# 查看所有根目录下的目录的容量
du -sh /*
3. fdisk
对磁盘进行分区操作
fdisk [参数] [目录]
3.1 参数
参数如上图所示,但是分区参数如下
-l 参数 列出指定目录的分区装置
3.2 示例
# 列出系统所有分区装置 fdisk -l
# 对/dev/vda1进行分区 根据提示操作 m查看帮助命令 fdisk /dev/vda1
m
- a 设置可引导标记(活动分区/引导分区之间切换)
- b 编辑BSD磁盘标签
- c 设置DOS操作系统兼容标记(兼容/不兼容之间切换)
- d 删除一个分区
- l 显示已知的分区类型,其中82为Linux swap分区,83为Linux分区
- m 显示帮助信息
- n 增加一个新的分区
- o 创建一个新的空白的DOS分区表
- p 显示磁盘当前的分区表
- q 退出fdisk程序,不保存任何修改
- s 创建一个新的空白的Sun磁盘标签
- t 改变一个分区的系统ID,就是改变分区类型(比如把Linux Swap分区改为Linux分区)
- u 改变显示或输入单位
- v 验证磁盘分区表
- w 将分区表写入磁盘并退出(保存并退出)
- x 额外功能(专家级)
# 查看分区表信息 p
没有分区表信息
新建分区 新建一个主分区看一下 除了指定主分区外,起止扇区都使用默认地址
Command (m for help): n Partition type: p primary (0 primary, 0 extended, 4 free) e extended Select (default p): p Partition number (1-4, default 1): 1 First sector (2048-83883998, default 2048): Using default value 2048 Last sector, +sectors or +size{K,M,G} (2048-83883998, default 83883998): Using default value 83883998 Partition 1 of type Linux and of size 40 GiB is set Command (m for help): p Disk /dev/vda1: 42.9 GB, 42948607488 bytes, 83883999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x7e2af760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vda1p1 2048 83883998 41940975+ 83 Linux
可以看到新建后分区表就有信息了
# w将分区表写入磁盘 w
出现提示
意思是下次重启后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