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网络攻击原理
网络攻击方法
网络攻击原理
网络攻击由攻击者发起,使用一定的攻击工具,通过某种访问方式,达到一定的攻击效果,实现某种攻击意图。其基本原理包括:
利用漏洞:网络攻击往往依赖于目标系统、软件或网络通信中存在的漏洞。这些漏洞可能是编程错误、配置不当或协议缺陷导致的。攻击者会利用这些漏洞来执行恶意操作,如数据窃取、系统资源滥用或恶意代码的传播。
社会工程学:社会工程学是攻击者利用人类心理和行为模式来获取信息或操控行为的技巧。例如,通过钓鱼邮件、伪装成合法用户或利用人们的信任心理来获取敏感信息。
隐藏身份和轨迹:攻击者通常会采取多种手段来隐藏自己的身份或轨迹,以增加追踪的难度。这可能包括使用代理服务器、跳板机、加密通信等技术来掩盖真实来源和行踪。
网络攻击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网络攻击方法及其详细描述:
恶意软件攻击:
- 病毒:具有自我复制功能的恶意软件,可以通过感染其他文件或系统来扩散。一旦感染,病毒就会开始破坏、篡改或删除文件,甚至可以使整个系统瘫痪。
- 木马:伪装成有用程序的恶意软件。一旦安装,木马就会在后台运行,窃取用户的敏感信息,如密码、银行账户信息等。木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软件下载等方式进行传播。
- 蠕虫:具有自我复制功能的恶意软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播。蠕虫会利用系统漏洞,将自己复制到其他系统中,以便扩散和控制更多的系统。一旦感染,蠕虫可以窃取用户的敏感信息、控制系统等。
- 间谍软件: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窃取其个人信息。间谍软件可以监视用户的键盘输入、屏幕截图、浏览历史记录等。这些信息可以用于犯罪活动,如诈骗和身份盗窃。
- 广告软件:在用户浏览网页时弹出广告。这些广告可能包含恶意链接或下载,以便在用户点击时安装恶意软件。广告软件可以通过软件下载和电子邮件附件等方式进行传播。
- 勒索软件:锁定用户的计算机或加密用户的文件,并要求用户支付赎金以恢复访问权限。勒索软件可以通过电子邮件附件、软件下载等方式进行传播。
钓鱼攻击:
- 基本原理:攻击者伪装成合法实体或组织,引诱用户提供个人敏感信息,如账号密码、信用卡信息等。这种攻击形式广泛存在于日常的数字生活中,通常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媒体信息或虚假网站等渠道展开。
- 常见手法:仿冒网站是一种常见的钓鱼手法,攻击者通过伪装成合法网站,欺骗用户输入个人信息。社交工程则涉及攻击者通过伪装成熟悉的人或组织,利用社交媒体等平台获取用户信任,再通过巧妙的引导手法诱导用户提供敏感信息。
跨站脚本攻击(XSS):
- 基本原理:攻击者利用Web程序对用户输入检查不足的漏洞,将可执行恶意脚本注入网站或Web应用。当用户访问网页时,恶意脚本被加载到浏览器中并触发执行,从而达到窃取用户个人数据、弹出广告、甚至篡改网页内容等攻击目的。
- 主要类型:
-
- 反射型XSS:注入的脚本必须被包含在发往Web服务器的请求中,然后Web服务器以某种方式反射到用户浏览器执行。攻击者需要使用钓鱼邮件、弹窗链接以及其他社会工程学方法引诱用户点击链接向Web服务器发出请求。
- 存储型XSS:注入的脚本永久存储在Web服务器上,如数据库、内存或文件系统中。只要注入脚本代码没有被清理,每次用户访问网页时都将加载恶意脚本。这种攻击方式影响范围更大,危及所有访问者。
- 基于DOM的XSS:通过篡改DOM注入恶意脚本。这种攻击过程均在用户侧浏览器执行,无需Web服务器端进行解析和响应访问请求,比较难排查。
SQL注入攻击:
- 基本原理:利用应用程序对用户输入数据的不完全过滤和验证。当应用程序通过用户输入构建SQL查询时,如果没有正确对用户输入进行过滤和转义,攻击者可以通过输入恶意的SQL代码来执行非授权的数据库操作。
- 常见手法:攻击者通常通过应用程序的输入字段(如表单、URL参数、Cookie等)将恶意的SQL代码作为用户输入提交给应用程序。这些恶意代码可以被拼接到SQL查询语句中的字符串值中,借此执行任意的数据库操作,如数据泄露、数据篡改、绕过认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