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队列概述
队列是一种操作受限的线性表,其限制条件为允许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而在表的另一端进行删除。插入的一端叫做队尾,删除的一端叫做队头。向队列中插入新元素的行为称为进队,从队列中删除元素的行为称为出队。例如军训的时候,都排成一列,有头有尾。假设你迟到了,只能站到最后面一个,退场的时候,都是由第一个先走的。迟到相当于对垒的入队,退场相当于队列出队。
队列具有先进先出(FIFO)的特点,即先进队列的元素先出队列。这一特点使得队列在很多场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在计算机系统中,任务调度可以使用队列来管理待执行的任务,按照任务提交的先后顺序进行处理;在网络通信中,数据包的传输也可以使用队列来缓存待发送的数据,保证数据的有序传输。
队列的头和尾相等表示队列为空,队列的头和尾相差 N - 1 表示队列为满。其中 N 通常是队列的容量大小。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设置队列的容量,以避免队列溢出或浪费空间。
队列的存储结构可以是数组或者链表。数组实现的队列通常称为顺序队列,链表实现的队列通常称为链队列。顺序队列的优点是随机访问速度快,但是在队列满或者队列为空的判断上需要特殊处理,以避免出现错误。链队列的优点是动态分配内存,不会出现队列满的情况,但是在插入和删除操作时需要进行指针的调整,相对比较复杂。
二、队列的特点
(一)先进先出特性
队列的先进先出特性是其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当数据依次进入队列时,就如同人们排队等待服务一样,先进入队列的元素会先被处理。例如,假设有一个任务队列,任务按照提交的时间顺序依次进入队列。当系统开始处理任务时,最先提交的任务会首先被执行,然后是第二个提交的任务,以此类推。这种特性在很多场景中都非常有用。比如在操作系统中,多个进程请求资源时,可以将这些请求放入队列中,按照请求的先后顺序进行分配。在网络通信中,数据包的传输也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保证数据的有序到达。
入队操作是将新元素添加到队尾。例如在一个顺序队列中,当有新元素要入队时,首先判断队列是否已满。如果未满,则将新元素放置在队尾的位置,并更新队尾指针。在链队列中,入队操作则是创建一个新的节点,将新元素存入该节点的数据域,然后将该节点插入到队尾,并更新队尾指针。
出队操作是从队头删除元素。在顺序队列中,当进行出队操作时,将队头元素取出,并将队头指针向后移动一位。在链队列中,出队操作是将队头节点删除,并更新队头指针。
(二)队头和队尾的特殊性质
队头在队列中主要用于删除元素。当需要从队列中取出一个元素时,总是从队头开始操作。这是因为队列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最先进入队列的元素应该最先被处理。例如在一个银行排队系统中,客户按照到达的先后顺序排队,当柜台有空位时,排在队头的客户首先得到服务,即从队头删除该客户。
队尾则用于插入元素。当有新的元素要加入队列时,将其放置在队尾的位置。这样可以保证新加入的元素在队列中的位置符合先进先出的原则。例如在一个生产线上,产品按照生产的顺序进入队列,新生产出来的产品总是添加到队尾,等待后续的加工或处理。
当队头和队尾相等时,表示队列为空。这是因为在初始状态下,队列中没有任何元素,队头和队尾指针都指向同一个位置。当进行入队操作时,队尾指针会向后移动;进行出队操作时,队头指针会向后移动。只有当队列中没有任何元素时,队头和队尾指针才会再次相等。例如在一个用数组实现的顺序队列中,如果队头指针和队尾指针的值相同,且都为 0,表示队列中没有元素。在链队列中,如果队头指针和队尾指针都指向同一个空节点,表示队列为空。
三、队列的实现方式
(一)顺序存储
1.循环队列的概念和优势,包括节省空间、高效利用存储单元等。
- 循环队列是将顺序队列变成环状空间,充分利用数组的存储空间,避免了传统顺序队列在入队和出队操作中可能出现的空间浪费问题。例如,在一个容量为MAXSIZE的循环队列中,当队尾指针指向数组的最后一个位置时,如果再进行入队操作,队尾指针会重新指向数组的第一个位置,继续利用未被占用的空间。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空间利用率,避免出现队列溢出的情况,同时也减少了内存的浪费。
- 循环队列的入队和出队操作速度快。在循环队列中,入队时只需要在队尾追加元素,出队时只需要删除队头元素,不需要移动大量元素,因此速度快。例如,在一个有1000个元素的循环队列中,进行入队和出队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 ,相比传统顺序队列,在处理大量数据时具有明显的优势。
2.判别队列空间 “空” 与 “满” 的方法,如设置标志位、少用一个元素空间、设置计数器等。
- 设置标志位的方法是预设一个标志tag,初值为0,每当入队成功,tag设为1;每当出队成功,tag设为0。队空时为front==rear &&!tag,表示因删除元素导致队头和队尾指针相等且标志位为0;队满时为front==rear && tag,表示因插入元素导致队头和队尾指针相等且标志位为1。
- 少用一个元素空间的方法是约定以 “队列头指针在队列尾指针的下一个位置上” 作为队列 “满” 的标志。即队空时:rear==front;队满时:(rear + 1) % maxsize == front。这样可以通过判断队头和队尾指针的相对位置来确定队列的状态。
- 设置计数器的方法是设置一个计数器count,初始值为0,入队成功时count加1,出队成功时count减1。队空时count == 0;队满时count > 0 && rear == front。通过计数器可以准确地记录队列中元素的个数,从而判断队列是否已满。
3.队列的顺序存储类型描述,包括结构体定义和基本操作的实现。
- 结构体定义通常如下:
#define Maxsize 50
typedef struct
{
int data[Maxsize];
int front, rear;
int tag = 0;
}SqQueue;
其中data数组用于存储队列元素,front和rear分别表示队头和队尾指针,tag可以用于设置标志位。
- 基本操作的实现包括初始化、入队、出队等。初始化操作将队头和队尾指针置为0:
void initqueue(SqQueue &Q)
{
Q.rear = Q.front = 0;
}
入队操作在队不满时,将元素插入队尾,队尾指针加1:
// 入队操作函数
bool enqueue(SqQueue &Q, int e)
{
// 判断队列是否已满,如果 rear 指针的下一个位置(循环队列)等于 front 指针,则队满
if ((Q.rear + 1) % Maxsize == Q.front)
{
return false;
}
// 将元素 e 放入 rear 指针所指位置
Q.data[Q.rear] = e;
// 更新 rear 指针,指向下一个位置(循环队列方式更新)
Q.rear = (Q.rear + 1) % Maxsize;
return true;
}
出队操作在队不空时,取出队头元素,队头指针加1:
// 出队操作函数
bool dequeue(SqQueue &Q, int &e)
{
// 判断队列是否为空,如果队尾指针等于队头指针,则队空
if (Q.rear == Q.front)
{
return false;
}
// 将队头元素赋值给变量 e
e = Q.data[Q.front];
// 更新队头指针,指向下一个位置(循环队列方式更新)
Q.front = (Q.front + 1) % Maxsize;
return true;
}
(二)链式存储
1.链队列的结构和特点,用链表表示队列,有头指针和尾指针。
- 链队列是用链表表示的队列,一个含有头指针(指向队头结点)和尾指针(指向队尾结点)的单链表。当链队列有头结点时,当尾指针和头指针均指向头结点,则链队列尾空。
- 链队列的特点是动态扩容,不会出现溢出问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动态分配内存,不需要预先确定队列的最大长度,能够更灵活地处理不确定长度的队列。但是,链队列需要额外的指针空间来存储节点之间的关系,占用了额外的存储空间,并且在插入和删除操作时需要涉及指针的操作,相对比较复杂。
2.链队列的基本操作,如初始化、入队、出队、判断空等操作的实现。
- 初始化操作创建一个头结点,并将头指针和尾指针都指向头结点:
void initqueue(Linkqueue &Q)
{
Q.front = Q.rear = (Linkqueuenode *)malloc(sizeof(Linkqueuenode));
Q.front->next = NULL;
}
- 入队操作申请一个新结点,将新结点的数据域赋值,插入到队尾,并更新队尾指针:
// 入队操作函数
int EnQueue(LinkQueue *Q, DataType x)
{
// 创建新节点
QNode *p = (QNode *)malloc(sizeof(QNode));
// 如果内存分配失败,退出程序
if (!p) exit(-1);
// 初始化新节点的数据和指针
p->data = x;
p->next = NULL;
// 将新节点加入队列尾部
Q->rear->next = p;
Q->rear = p;
return 0;
}
- 出队操作判断队列是否为空,若为空则不能出队。否则,取出队头元素,修改队头指针指向新元素,如果队中只有一个元素,还需要修改队尾指针指向队头:
// 出队操作函数
int DeQueue(LinkQueue *Q, DataType *x) {
QNode *p;
// 如果队列为空
if (IsEmpty(Q)) {
printf("队空,不能出队!");
return -1; // 可根据实际情况定义错误码
}
// 获取队头节点的下一个节点,即要出队的节点
p = Q->front->next;
// 将出队节点的数据赋值给 x
*x = p->data;
// 更新队头节点的 next 指针,指向下一个节点
Q->front->next = p->next;
// 如果出队节点是队尾节点,更新队尾指针为队头指针
if (Q->rear == p)
Q->rear = Q->front;
// 释放出队节点的内存
free(p);
return 0;
}
- 判断空操作判断头指针和尾指针是否相等,若相等则队列为空:
Status IsEmpty(LinkQueue *Q)
{
return Q->front == Q->rear;
}
四、队列的应用场景
队列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例如在医院排号系统中,患者按照到达的先后顺序进行挂号,进入排队队列。医生按照队列的顺序依次为患者看病,先进入队列的患者先得到诊治,体现了队列的先进先出特性。在手机营业厅排号也是类似的原理,顾客到达后领取号码,进入排队队列,等待工作人员按照号码顺序为其提供服务。
在数据结构中,队列也有重要的应用。其中,广度优先遍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图的广度优先遍历中,从起始节点开始,将其加入队列,然后依次取出队列中的节点,将其未被访问过的相邻节点加入队列。这样,就可以按照距离起始节点的远近,一层一层地遍历图中的所有节点。这种遍历方式保证了先访问距离起始节点近的节点,后访问距离远的节点,符合队列的先进先出原则。
此外,在操作系统中,任务调度也可以使用队列来管理待执行的任务。新的任务按照提交的时间顺序进入任务队列,操作系统按照队列的顺序依次执行任务,确保任务的执行顺序与提交顺序一致。在网络通信中,数据包的传输也可以使用队列来缓存待发送的数据,保证数据的有序传输。
在文件系统中,队列可以用于按照层级结构遍历文件和目录。从根目录开始,将其下的子目录和文件加入队列,然后依次处理队列中的元素,直到队列为空。这样可以确保按照文件和目录的层级关系进行遍历。
在人工智能领域,搜索算法中也常常使用队列。例如在状态空间的搜索中,队列可以用于存储待搜索的状态,按照搜索的先后顺序进行处理,寻找解决问题的最短路径。
总之,队列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的排队系统,还是在计算机科学的数据结构和算法中,队列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