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在spark中使用RDD的filter,distinct,intersection三种方法。想了解的朋友可以查看这篇文章。同时,希望我的文章能帮助到你,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写的不错,请留下你宝贵的点赞,谢谢。
Spark-Scala语言实战(9)-****博客文章浏览阅读927次,点赞25次,收藏18次。今天开始的文章,我会带给大家如何在spark的中使用我们的RDD方法,今天学习RDD方法中的filter,distinct,intersection三种方法,并进行一代。希望我的文章能帮助到大家,也欢迎大家来我的文章下交流讨论,共同进步。https://blog.****.net/qq_49513817/article/details/137205627?今天的文章,我会继续带着大家如何在spark的中使用我们的RDD方法。今天学习RDD方法中的cartesian,subtract两种方法。
目录
一、知识回顾
二、RDD方法
1.cartesian
2.subtract
拓展-方法参数设置与笛卡尔积
1.方法参数设置
a.cartesian方法
b. subtract方法
2.笛卡尔积
一、知识回顾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学习了RDD的三种方法,分别是filter,distinct,intersection。
ilter()方法是一种转换操作,用于过滤RDD中的元素。例如昨天的过滤偶数出来。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过滤奇数,可以过滤被3整除的数,全凭自己所需
distinct方法是一种转换操作,用于RDD的数据去重
去除我们的重复数据,在一些特定场景,能让我们的数据更简洁,更直观
intersectio方法用于求出两个RDD的共同元素
现在,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二、RDD方法
1.cartesian
- cartesian()方法可将两个集合的元素两两组合成一组,即求笛卡儿积。
- 创建两个RDD,分别有3个元素,通过cartesian()方法求两个RDD的笛卡儿积。
import org.apache.spark.{SparkConf, SparkContext}
object p1 {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val conf=new SparkConf().setMaster("local").setAppName("p2")
val sc=new SparkContext(conf)
val p1 = sc.parallelize(Seq(1, 2, 3))
val p2 = sc.parallelize(Seq("A", "B", "C"))
// 对两个RDD执行cartesian操作
val pp = p1.cartesian(p2)
val ppp = pp.collect()
ppp.foreach { case (x, y) => println(s"($x, $y)") }
}
}
可以看到我我们创建了两个集合为p1和p2,再使用cartesian进行求笛卡尔积,最后已每个输出为仅有x,y两个元素的元组形式进行遍历输出。
运行代码,看看结果
可以看到成功输出了笛卡尔积
2.subtract
- subtract()方法用于将前一个RDD中在后一个RDD出现的元素删除,可以认为是求补集的操作,返回值为前一个RDD去除与后一个RDD相同元素后的剩余值所组成的新的RDD。两个RDD的顺序会影响结果。
- 创建两个RDD,分别为rdd1和rdd2,包含相同元素和不同元素,通过subtract()方法求rdd1和rdd2彼此的补集。
import org.apache.spark.{SparkConf, SparkContext}
object p1 {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val conf=new SparkConf().setMaster("local").setAppName("p2")
val sc=new SparkContext(conf)
val p1 = sc.parallelize(Seq(1, 2, 3, 4, 5))
val p2 = sc.parallelize(Seq(3, 4, 5, 6, 7))
// 对p1执行subtract操作,移除p2中存在的元素
val pp = p1.subtract(p2)
val ppp = pp.collect()
ppp.foreach(println)
}
}
可以看到我们的代码创建了一个p1与p2,它们中间有共同元素3,4,5,那么对p1使用 subtract方法移除与p2共同元素后,打印出来应该只有1与2,现在我们运行代码看看是否与所预期一致。
可以看到成功输出1,2,代码有效,快去练习吧~
拓展-方法参数设置与笛卡尔积
1.方法参数设置
a.cartesian方法
参数/属性 | 说明 | 使用例子 | 不同参数/属性的效果 |
---|---|---|---|
RDD2 | 另一个RDD,用于计算笛卡尔积 | RDD1.cartesian(RDD2) | 不同的RDD2会导致不同的笛卡尔积结果。笛卡尔积的大小是RDD1和RDD2大小的乘积。 |
随着RDD1和RDD2的大小增加,笛卡尔积的结果集急剧增大。 | |||
合适的分区策略可以提高cartesian 操作的性能。 |
b. subtract方法
参数/属性 | 说明 | 使用例子 | 不同参数/属性的效果 |
---|---|---|---|
RDD2 | 从当前RDD中去除与RDD2相同的元素 | RDD1.subtract(RDD2) | 不同的RDD2会导致从RDD1中去除的元素数量和内容不同。 |
numPartitions | (可选)结果RDD的分区数量 | RDD1.subtract(RDD2, numPartitions) | 如果指定,则控制结果RDD的分区数量,影响计算的并行度和性能。 |
如果不指定,通常使用默认分区策略。 | |||
数据分布 | RDD中数据的分布情况 | 不均匀的数据分布可能导致某些分区上的计算任务比其他分区更重。 | |
优化的数据分布可以提高subtract 操作的性能。 |
|||
重复元素 | RDD中可能存在的重复元素 |
subtract 操作不会特殊处理重复元素,它们会按照正常规则被去除或保留。 |
2.笛卡尔积
笛卡尔积是数学术语,又称直积。假设集合A={a,b},集合B={0,1,2},则A和B的笛卡尔积为{(a,0),(a,1),(a,2),(b,0),(b,1),(b,2)}。可以扩展到多个集合。类似的,多个二元组集合的笛卡尔积是各集合中所有二元组的一个组合,组合的前提是各集合中的二元组数目相等。做笛卡尔积的两个集合A和B中可以不含有重复元素,也可以包含重复元素。
在大数据中,笛卡尔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数据组合和扩展方面。具体来说,当需要对两个或多个数据集进行组合时,可以使用笛卡尔积来生成所有可能的组合。这种组合方式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以及机器学习等领域中非常有用,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创建更丰富的数据集,以便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