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法
-> 有两种用法,都和解引用有关。
第一种用法,就是解引用。
根据 -> 后面跟的符号的不同,解不同类型的引用,
->[] 表示解数组引用,->{} 表示解散列引用,->() 表示解子程序引用。
例子:
$arr_ref = /@array;
$arr_ref->[0] 访问数组 @array 的第一个元素。
$hash_ref = /%hash;
$hash_ref->{foo} 访问 %hash 的 foo 分量
$sub_ref = /&test;
$sub_ref->(1, 2, 3) 使用参数列表 (1,2,3) 来调用 &test 这个子程序。
第二种用法,就是调用类或者对象的方法。
格式:
$obj->method();
或者
ClassName->method();
例如:
$pop3->login( $username, $password );
my $ftp = Net::FTP->new("some.host.name", Debug => 0);
这两种用法略有不同,
但是总的来说,符合以下规则:
引用:[color=red]假设 -> 的左操作数(就是左边那个值,如 $pop3 和 Net::FTP)是 $left,右操作数(就是右边那个值,如 login 和 new)是 $right,那么 -> 的运算规则就是:
if ( ref $left 有效 ) { # 也就是说 \$left 是个引用,而不是个裸字
$ClassName = ref $left; # 取引用的类型,当作类名称
}
else{
$ClassName = $left; # 直接把裸字当作类名称
}
然后调用:
&{$ClassName::$right}( $left, 原参数列表 )
也就是说把类名称和右操作数拼在一起,当作子程序名称(注),并把左操作数当作第一个参数。
注:Perl 解释器要做的工作其实要比这复杂,它还要考虑到继承的问题。
=>作用
当给 hash 赋值时,有时并不明显哪些元素是 keys,那些是 values。例如,在下面的赋值中,我们需要仔细的计数,“ key,value,key,value,…” ,来判断2.5 是key 还是 vlaue:
%some_hash = ( “ foo” , 35, “ bar” , 12.4 ,2.5, “ hello” , “Wilma” , 1.72e30, “ betty” , “ bye/n” );
如果 Perl 能提供一种方法,让我们轻易的辨别出哪一个是 key,哪一个是 value,那该有多好?Larry 也想过这个问题,因此发明了大箭头符号(=>)◆。对于 Perl 来讲,其作用和和逗号(,)类似,因此有时称作 “ 胖逗号(fat comma)” 。Perl 语法中,在需要逗号(,)的时候,都可以使用大箭头符号替换;对于 Perl来讲,它们是一样的◆。下面是给 hash 赋值的另一种方法:
◆是的,还有小箭头(->)。它和引用一起使用,这是高级话题。如果你准备好了,可以参见perlreftut 和perlref 的帮助手册
◆它们在技术上还是有一点不同:任何大箭头符号(=>)左侧的 bareword(由字母,数字,下划线,但不是由数字开头,前面有可选的加号或减号, 组成的序列)都暗含着由引号括起来了的。因此可以省略掉大箭头符号(=>)左侧bareword上的引号。你也可以忽略掉hash的花括号中的引号,如果里面只有作为key的bareword.
my %last_name = (
“fred” => “flintstone”,
“dino” => undef,
“barney”=> “rubble”;
“betty”=> “rubble”,
);
上面代码中,很容易辨别出哪一个是 key,哪一个是 value。注意列表中最后一个逗号。我们早期讨论过,这个逗号是没什么用的,但有时能给我们带来方便;如果我们要加入新的元素到 hash 中,我们只需知道每一行都有 key/value 对,结尾有逗号。Perl 会查看不同元素之间的逗号,以及列表结尾处的逗号(此逗号非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