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了公众号:java之间的整理的集和文章,文章地址
总结和搜索了一下网络知识,总结了一下:
1.String 的hashcode()方法
2.switch总结:
3.如何实现克隆
1.String 的hashcode()方法
String也是遵守equals的标准的,也就是 s.equals(s1)为true,则s.hashCode()==s1.hashCode()也为true。此处并不关注eqauls方法,而是讲解 hashCode()方法,String.hashCode()有点意思先来看一下代码:
public int hashCode() {
int h = hash;
if (h == 0 && value.length > 0) {
char val[] = value;
for (int i = 0; i < value.length; i++) {
h = 31 * h + val[i];
}
hash = h;
}
return h;
}
为什么要选31作为乘数呢?
从网上的资料来看,一般有如下两个原因:
- 31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质数,是作为 hashCode 乘子的优选质数之一。另外一些相近的质数,比如37、41、43等等,也都是不错的选择。那么为啥偏偏选中了31呢?请看第二个原因。
- 31可以被 JVM 优化,31 * i = (i << 5) - i。
2.switch总结:
- 底层的switch只能处理4个基本类型的值。其他三种类型需要通过其他方式间接处理,即转成基本类型来处理。
- 编译器对包装类的处理是通过 拆箱。
- 对枚举类型的处理,是通过枚举常量的序号及一个数组。
- 对字符串String的处理,是通过 String 的hash值。
3.常量池
常量 可分为 字面常量(也称为直接常量)和 符号常量。
字面常量: 是指在程序中无需预先定义就可使用的数字、字符、boolen值、字符串等。简单的说,就是确定值的本身。如 10,2L,2.3f,3.5,“hello”,'a',true、false、null 等等。
符号常量: 是指在程序中用标识符预先定义的,其值在程序中不可改变的量。如 final int a = 5;
常量池(静态常量池,运行时常量池)
常量池引入的 目的 是为了避免频繁的创建和销毁对象而影响系统性能,其实现了对象的共享。这是一种 享元模式 的实现。
- 字符串常量池属于运行时常量池
- 常量池分为:静态常量池(class文件常量池),运行时常量池
3.如何实现克隆
浅克隆:
1. 被复制的类需要实现Clonenable接口(不实现的话在调用clone方法会抛出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异常), 该接口为标记接口(不含任何方法)
2. 覆盖clone()方法,访问修饰符设为public。方法中调用super.clone()方法得到需要的复制对象。(native为本地方法)
深克隆
1.可以通过覆盖Object类的clone()方法实现,
2.也可以通过序列化(Serialization)等方式来实现。
使用序列化实现java的深拷贝
// deepClone()的方法实现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sunjs",100);
Person person1 =(Person) person.deepClone(); //序列化方式
public class CloneUtils {
// 拷贝一个对象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public static <T extends Serializable> T clone(T obj) {
// 拷贝产生的对象
T clonedObj = null;
try {
// 读取对象字节数据
ByteArrayOutputStream baos = new ByteArrayOutputStream();
ObjectOutputStream oos = new ObjectOutputStream(baos);
oos.writeObject(obj);
oos.close();
// 分配内存空间,写入原始对象,生成新对象
ByteArrayInputStream bais = new ByteArrayInputStream(
baos.toByteArray());
ObjectInputStream ois = new ObjectInputStream(bais);
// 返回新对象,并做类型转换
clonedObj = (T) ois.readObject();
ois.close();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clonedOb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