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UART中的FIFO

  FIFO是先进先出缓冲区的意思,即串口接收到的数据可以先进入FIFO,不必马上进入中断服务程序接收,这样可以节省CPU时间。对于发送数据也一样可以把要发送的数据一起写入FIFO,串口控制器按照写入的顺序依次发送出去。

FIFO只是一个缓冲器而已,如果你的CPU没有什么别的工作或完全处理过来uart数据的话,可以用noFIFO模式,如果你的CPU有一些耗时工作要处理,可能uart数据来了很多才开始处理,这样就需要FIFO做缓冲区了。串口会设置触发等级,就是预先设置一个值,每当传输这个值的数据量就触发一次中断。比如设置8个字节,那么每传输8字节数据就会触发一次中断。

很多人停留在每收发一个字符就要中断处理一次的老思路上。UART收发FIFO主要是为了解决收发中断过于频繁而导致CPU效率不高的问题。这就是FIFO的必要性,在进行UART通信时,中断方式比轮询方式要简介且有效率。但是,如果没有收发FIFO,则每传输一个数据(5~8位)都要中断处理一次,这样中断方式,效率仍然不高。如果有了收发FIFO,则可以连续收发若干数据(可多至14个)后才产生一次中断,然后一起处理,这就大大提高了收发效率。

接收超时问题,如果没有接收超时功能,则在对方已经发送完毕而接收FIFO未满时并不会触发中断(FIFO满才会触发中断),结果造成最后接收到的有效数据得不到处理的问题。有了接收超时功能后,如果接收FIFO未满而对方送已经停止,则在不超过3个数据的接收时间内就会触发超时中断,因此数据会照常处理。

总之,FIFO的设计时优秀而合理的,它已经帮你向导了收发过程中存在的任何问题,只要初始化配置UART后,就可以放心的收发了,FIFO和中断例程会自动搞定一切。完全不必要担心FIFO大大减少了中断产生的次数而可能造成数据丢失的问题。

发送时,只要发送FIFO不满,数据只管往里连续放,放完后就直接退出发送子程序,随后,FIFO真正发送完成后会自动产生中断,通知主程序:我已经完成了真正的发送。

接收时,如果对方连续不间断发送,则填满FIFO后会以中断的方式通知主程序说:现在有一批数据来了,请处理。如果对方是间断性发送,也不要紧,当间隔时间过长(2~3个字符传输时间),也会产生中断,这次是超时中断,通知主程序说:对方可能已经发送完毕,但FIFO未满,请处理。

当然也可以软件字节定义一种缓冲区作为FIFO

【相关库函数】

1. UARTConfigSet()配置UART,例如UART2:波特率9600,数据位8,停止位1,无校验

UARTConfigSet(UART2_BASE, 9600, UART_CONFIG_WLEN_8 |UART_CONFIG_STOP_ONE |

UART_CONFIG_PAR_NONE);

2. UARTFIFOLevelSet()

  设置UART收发FIFO的深度,可以设置的深度有2、4、8、12、14

3. UARTSpaceAvail()

  确认在发送FIFO里是否有可利用的空间。

4. UARTCharsAvail()

  确认在接收FIFO里是否存在字符。

5. UARTCharPutNonBlocking()

  该函数要与UARTSpaceAvail()配合使用,如果已确认发送FIFO里有可用空间,则将字符直接放入发送FIFO,不等待。

6. UARTCharGetNonBlocking()

  该函数要与UARTCharsAvail()配合使用,如果已确认接收FIFO里有字符,则直接从接收FIFO里读取字符,不等待。

7. UARTCharPut()

  将字符放到发送FIFO里,如果没有可用空间则一直等待。

8. UARTCharGet()

  从接收FIFO里读取字符,如果没有字符则一直等待。

9. UARTIntEnable() 使能一个或多个UART中断,例如:同时使能接收中断(接收FIFO溢出)和接收超时中断

UARTIntEnable(UART2_BASE, UART_INT_RX | UART_INT_RT);

转帖:http://blog.csdn.net/zlsh007/article/details/35367521

上一篇:关于log4j、jul、jcl、slf4j等等日志组件的理解


下一篇:hdu 3068 最长回文 【Manacher求最长回文子串,模板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