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者模式--导读
生活中中介者模式随处可见,比如说买车,买房,租房。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中介,在生活中我们很讨厌这种中介,但是在计算机中中介者却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为什么中介者在计算机中这么重要呢主要有一下几点:
1、 如果各个对象之间都直接相连的话,导致系统之间的耦合度增加,系统的可拓展性降低,系统之间结构更加复杂
2、 对象之间的连接增加会导致对象可复用性降低。
3、如果两两对象之间直接相连,那么两对象之间的对象关系处理逻辑封装固化在对象之中,从而破坏了单一原则,从而使得系统更加复杂
从上述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使用过中介者模式后的系统结构更加简单,对象两两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联,但是同时两两之间又可以相互通信,对对象的复用度也增加了·,系统之间的耦合度同时也降低了
在计算机系统中这种模式随处可见,比如说网络拓扑结构中的星型结构,以及现如今网站模式也是中介模式。
中介者模式--定义
所谓中介者模式就是用一个中介对象来封装一系列的对象交互,中介者使各对象不需要显式地相互引用,从而使其耦合松散,而且可以独立地改变它们之间的交互。
通过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中介者主要是通过中介对象来封装对象之间的关系,使之各个对象在不需要知道其他对象的具体信息情况下通过中介者对象来与之通信。同时通过引用中介者对象来减少系统对象之间关系,提高了对象的可复用和系统的可扩展性。
但是就是因为中介者对象封装了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导致中介者对象变得比较庞大,所承担的责任也比较多。它需要知道每个对象和他们之间的交互细节,如果它出问题,将会导致整个系统都会出问题。所以它比较容易应用也很容易误用。故当系统中出现了“多对多”交互复杂的关系群时,千万别急着使用中介者模式,你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反思你的系统在设计上是不是合理。
中介者模式--结构
Mediator(抽象中介者):它定义一个接口,该接口用于与各同事对象之间进行通信。
ConcreteMediator(具体中介者):它是抽象中介者的子类,通过协调各个同事对象来实现协作行为,它维持了对各个同事对象的引用。
Colleague(抽象同事类):它定义各个同事类公有的方法,并声明了一些抽象方法来供子类实现,同时它维持了一个对抽象中介者类的引用,其子类可以通过该引用来与中介者通信。
ConcreteColleague(具体同事类):它是抽象同事类的子类;每一个同事对象在需要和其他同事对象通信时,先与中介者通信,通过中介者来间接完成与其他同事类的通信;在具体同事类中实现了在抽象同事类中声明的抽象方法。
中介者模式的核心在于中介者类的引入,在中介者模式中,中介者类承担了两方面的职责:
中转作用(结构性):通过中介者提供的中转作用,各个同事对象就不再需要显式引用其他同事,当需要和其他同事进行通信时,可通过中介者来实现间接调用。该中转作用属于中介者在结构上的支持。
协调作用(行为性):中介者可以更进一步的对同事之间的关系进行封装,同事可以一致的和中介者进行交互,而不需要指明中介者需要具体怎么做,中介者根据封装在自身内部的协调逻辑,对同事的请求进行进一步处理,将同事成员之间的关系行为进行分离和封装。
中介者模式--代码实现:
下面我用服务器响应客户端的模式来简单进行模式实现,以下是类图
ClientColleague.java客户端的抽象类:
package Mediator_Pattern; /** * * @author 繁声细语 *客户端抽象类用于模拟客户端,以及定义客户端的方法 */ public abstract class ClientColleague { //每个客户端都要与客户端取得联系 private ServerMediator sm; public ClientColleague(ServerMediator sm) { this.sm=sm; } public ClientColleague() { } public ServerMediator getSm() { return sm; } public void setSm(ServerMediator sm) { this.sm = sm; } //将自己的请求发送给服务器 public void request() { sm.response(this); } //获得服务器发送的响应 public abstract void getResponse(); //向服务器发送请求 public abstract void sendRequest(); }
ServerMediator.java服务器中介抽象类:
package Mediator_Pattern; /** * * @author 繁声细语 *服务器抽象类,相当于一个中介者用于处理多个客户端之间的关系 */ public abstract class ServerMediator { //抽象的服务器响应方法,实现各个客户端之间的响应 public abstract void response(ClientColleague c); }
ClientA,java:
package Mediator_Pattern; public class ClientA extends ClientColleague{ public ClientA(ServerMediator sm ) { super(sm); // TODO Auto-generated constructor stub } public ClientA( ) { super(); // TODO Auto-generated constructor stub } @Override public void getResponse() { System.out.println("客户段A已经接收到服务器响应"); } @Override public void send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客户端A要向其他客户段获取一些数据"); this.request(); } }
这里博主比较懒所以其他几个客户段都差不多,这里就不贴出代码了
test测试类:
package Mediator_Pattern;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lientA a=new ClientA(); ClientB b=new ClientB(); ClientC c=new ClientC(); ServerMediator sc=new Server(a,b,c); a.setSm(sc); b.setSm(sc); c.setSm(sc); //现在客户段a需要向其他界面获取数据 a.sendRequest(); System.out.println("---------------"); c.sendRequest(); } }
运行效果:
中介者模式--优缺点
1. 主要优点
中介者模式的主要优点如下:
(1) 中介者模式将同事之间的交互关系由多对多变为一对多,由网状结构变成了星状结构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
(2) 中介者模式可将各同事对象解耦。中介者有利于各同事之间的松耦合,我们可以独立的改变和复用每一个同事和中介者,增加新的中介者和新的同事类都比较方便,更好地符合“开闭原则”。
(3) 可以减少子类生成,中介者将原本分布于多个对象间的行为集中在一起,改变这些行为只需生成新的中介者子类即可,这使各个同事类可被重用,无须对同事类进行扩展。
2. 主要缺点
由于中介者类中封装了太多的同事类之间的交互细节,导致中介类过于复杂,系统难以维护
中介者模式--使用场景
1、 系统中对象之间存在比较复杂的引用关系,导致他们之间的依赖关系结构混乱而且难以复用该对象。
2、 想通过一个中间类来封装多个类中的行为,而又不想生成太多的子类。
中介者模式--总结
1、 在中介者模式中通过引用中介者对象,将系统中有关的对象所引用的其他对象数目减少到最少。它简化了系统的结构,将系统由负责的网状结构转变成简单的星形结构,中介者对象在这里起到中转和协调作用。
2、 中介者类是中介者模式的核心,它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和协调,简化了对象之间的交互,还可以对对象间的交互进行进一步的控制。
3、 通过使用中介者模式,具体的同事类可以独立变化,通过引用中介者可以简化同事类的设计和实现。
4、 就是由于中介者对象需要知道所有的具体同事类,封装具体同事类之间相互关系,导致中介者对象变得非常复杂,系统维护起来较为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