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AA(2021春)网络打印机延迟率计算(士谔18级期末改编)——伪树状数组+树的直径(之后再上传题解)

BUAA数据结构期末模拟题——网络打印机延迟率计算

看前须知

要点介绍和简要声明.

考试回顾

格式控制输入输出——期中考试模拟题(简单的分类讨论).

标识符的识别(期中考试题)——题目说的不清不楚但其实不难.

空闲空间申请模拟(期中考试题)——注意读题,难度其实一般.

网络打印机选择(北京学院数据结构18级期末压轴题)——伪树状数组(这题杀我)(ಥ_ಥ).

查家谱(士谔书院16级期末)——找最近公共祖先.

图的直径(士谔书院15级期末)——求有向图的最大路径:Floyd的妙用.

快逃离卷怪统治的BUAA——求树中的最短路径+中序和后序恢复二叉树.

题目内容

问题描述

某单位信息网络结构呈树型结构,网络中节点可为交换机、计算机和打印机三种设备,计算机和打印机只能位于树的叶节点上。如要从一台计算机上打印文档,除了我们要关心选择最近(即经过交换机最少)的打印机之外,我们还需要关心网络打印机的总延迟率因此本题希望可以计算出该信息网络的总打印延迟率

单独的一个打印机延迟率定义为指定计算机到某一打印机的路径长度该信息网络结构任意两个结点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比值

总打印延迟率就是所有单独的打印机的延迟率的算术平均数

在该网络结构中,根交换机编号为0,其它设备编号可为任意有效正整数,每个交换机有8个端口(编号0-7)
BUAA(2021春)网络打印机延迟率计算(士谔18级期末改编)——伪树状数组+树的直径(之后再上传题解)

输入形式

首先从标准输入中输入两个整数,第一个整数表示当前网络中设备数目,第二个整数表示需要打印文档的计算机编号。两整数间以一个空格分隔。假设设备总数目不会超过300

然后从当前目录下的in.txt读入相应设备配置表,该表每一行构成一个设备的属性,格式如下:

<设备ID> <类型> <设备父节点ID> <端口号>

<设备ID>为一个非负整数,表示设备编号;<类型>分为:0表示交换机、1表示计算机、2表示打印机;<设备父结点ID>为相应结点父结点编号,为一个有效非负整数;<端口号>为相应设备在父结点交换机中所处的端口编号,分别为0-7。由于设备配置表是按设备加入网络时的次序编排的,因此,表中第一行一定为根交换机(其属性为0 0 -1 -1);其它每个设备结点一定在其父设备结点之后输入。每行中设备属性间由一个空格分隔,最后一个属性后有换行符

输出形式

向控制台输出该树形结构的总打印延迟率,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样例

【样例输入】

37 19

in.txt中的信息如下:

0 0 -1 -1

1 0 0 0

2 0 1 2

3 1 1 5

4 0 0 1

5 1 4 0

6 2 2 2

7 0 4 2

8 0 0 4

9 0 2 0

10 0 9 0

11 2 10 3

12 0 9 2

13 0 7 0

14 0 13 0

15 2 7 3

16 0 8 1

17 0 16 0

18 1 17 5

19 1 9 5

20 0 12 1

21 1 14 1

22 1 14 2

23 1 13 2

24 1 12 5

25 0 20 1

26 1 20 2

27 0 14 7

28 0 16 1

29 1 4 3

30 0 16 7

31 0 28 0

32 2 31 0

33 1 30 2

34 1 31 2

35 0 31 5

36 1 35 3

【样例输出】

0.375

样例说明

样例输入中37表示当前网络共有37台设备,19表示编号为19的计算机要打印文档。in.txt设备表中第一行0 0 -1 -1表示根节点交换机设备,其设备编号为0 、设备类型为0(交换机)、父结点设备编号-1表示无父设备、端口-1表示无接入端口;设备表第二行1 0 0 0表示设备编号为1 、设备类型为0(交换机)、父结点设备编号0(根交换机)、端口0表示接入父结点端口0;设备表中行5 1 4 0表示设备编号为5 、设备类型为1(计算机)、父结点设备编号4、端口0表示接入4号交换机端口0;设备表中行6 2 2 2表示设备编号为6 、设备类型为2(打印机)、父结点设备编号2、端口2表示接入2号交换机端口2。

样例输出0.375 表示19号计算机距离6号打印机的距离为2,距离11号打印机的距离为2,距离15号打印机的距离为6,距离32号打印机的距离为8,路径总和为18,而该树形结构任意两结点距离的最大值为12(26号计算机或者25号交换机到36号计算机的距离),故结果为 18/(12*4) = 0.375。

自己最好要试一下哦~(结合之前网络打印机选择那道题的代码)

上一篇:BUAA OO 第四单元总结


下一篇:BUAA 面向对象课程 第三单元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