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xyFactoryBean这个类,这是AOP使用的入口----
AOP有些特有的概念,如:advisor、advice和pointcut等等,使用或配置起来有点绕,让人感觉有些距离感,其实它的实现就是一组标准的设计模式的组合使用:Factory、Proxy、Chain of Responsibility,只要搞清楚这几个设计模式,读AOP的源码是比较容易的。
首先看看ProxyFactoryBean这个类,这是AOP使用的入口,从AOP拿到的bean object就是ProxyFactoryBean.getObject得到的,从这条线下去,发现AOP就是通过Proxy模式从实际要执行的target做了包装,而Proxy还不止一套方案,通过Factory封装了两套Proxy实现方案:JDK 动态Proxy和Cglib Proxy。有两套实现主要是因为JDK 动态Proxy必须要target实现某个接口,如果不满足这个条件就会用Cglib增强字节码的方式来实现proxy。
就拿JDK Proxy为例,Spring AOP使用了标准的JDK提供的动态Proxy方案,我们先看看标准的动态Proxy是什么样子,看下面类图:
Cilent通过Proxy.newProxyInstance(classLoader, proxiedInterfaces, invocationHandler);就能拿到target的proxy object,在执行target的方法时就会先执行到DynamicProxy中的invoke方法从而实现代理包装。基于这个道理来看Spring AOP的实现,实际上就是标准地基于这个方式来做的,Spring AOP的所有花招都体现在JdkDynamicAopProxy.invoke中(当然在Cglib中是通过callback来做的,道理类似)。
通过看JdkDynamicAopProxy.invoke的源码会发现,Spring AOP的各种花招是通过Chain of Responsibility模式串起来的,先看看一个标准的Chain of Responsibility是什么样子,看下面的类图:
而Chain of Responsibility的关键在于Invocation与Interceptor的配合,主要原则就两条:
1)Invocation需要维护Interceptor集合和游标,每次调用invoke时需要先调用游标所在的Interceptor.invoke,如果游标已超过最后一个Interceptor,则调用实际target的方法
2)Interceptor的invoke中除了要执行自己的拦截逻辑,还要通过Invocation.invoke把调用传递下去,拦截的灵活性就体现在Invocation.invoke执行与否和执行的顺序。
以上逻辑通过时序图来看,如下图所示:
理解Chain of Responsibility后再来看Spring AOP,JdkDynamicAopProxy.invoke做的事情就是以上Client做的事情,
1)首先通过this.advised.getInterceptorsAndDynamicInterceptionAdvice(method, targetClass);组装interceptor chain
2)然后new ReflectiveMethodInvocation(proxy, target, method, args, targetClass, chain);得到invocation
3)最后通过invocation.proceed();启动责任链
而Spring AOP的那些概念都体现在组装interceptor chain中,advisor、advice和pointcut无非就是帮助你描述如何对Target进行拦截,对这一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好好读读里面的代码。另外,Spring AOP提供了各种各样的Interceptor,来实现各种形式的横切,具体做法可以详细看看各Interceptor的实现。
综上所述,整个流程如下图所示:
总之,把握了Factory、Proxy、Chain of Responsibility的运用也就把握了Spring AOP的实现原理,道理虽然简单,但其中的精髓和原由还是值得我们继续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