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作不算轻松,现在作为一个项目的负责人统一管理着前端、后端、设计、产品,身上肩负着不小责任,虽然有压力但是对于自己也是一种锻炼。同时自己也在负责整个后端的架构设计,虽然后端经验不是很多,但是自己正是发挥优点的时候。
回到正题,在Android NDK开发的时候,我们会遇到extern "C"这个关键字,我们写JNI函数的时候都会加上这个。那么这个关键字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C与C++对函数的处理:
其实编译器对于C与C++文件的处理是不一样的,我们使用编译器(GCC)对于C来说,生成的目标文件中函数的签名就是和原来函数一样(_函数名)。而对于C++来说,生成的目标文件中的函数的签名是和原来的不一样,会在后面添加额外的字符(_函数名_int_int,根据参数个数和类型在后头追加字符)。
如果直接将两个目标文件,通过连接器链接一起,如果C++文件引入了C的头文件,则会报错找不到指定的函数。因为编译器对于C++中引入的C头文件,引入的声明函数是以C++方式处理生成目标文件,函数名称也是以C++方式处理。所以在链接器进行链接的时候,C的目标文件中函数就是函数名称,而C++的目标文件中,函数已经名称变了,自然会报错。
所以为了解决C++中使用C库文件的问题,就有了extern "C"关键字,他表示将使用C的方式处理函数名,当编译C++文件中带有此关键字的函数或者变量时,生成的目标文件中的函数名是按照C的方式。所以就能将C++和C的库兼容一起,实现C++调用C的库。
其他笔记记录
__cplusplus是一个C++预定义的值,通常和extern "C"关键字一起使用:
// __cplusplus是某一个被定义的值 // C++03 __cplusplus = 199711L // C++11 __cplusplus = 201103L // 所以编译是否使用C++11,可以进行如下判断: #if __cplusplus < 201103L #error “Should use –std=c++11 option for compile #endif
// extern “C”可以抑制C++对函数名、变量名进行名称重整,故编译出的C目标文件和C++目标文件名的函数名、变量名都是相同的,链接器能可靠地对两种类型的目标文件进行链接。 #ifdef __cplusplus extern "C" { #endif // 任何变量声明,函数声明。 #ifdef __cplusplus } #end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