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A设计


title: DMA设计

tags: linux

date: 2019年1月5日 17:27:08

toc: true

DMA设计

DMA框架

一个简单的DMA框图如下DREQ→HOLD→HLDA→DACK

DMA设计

DMAC的一些必备特性:

  • 能发出地址信息,对存储器寻址,并修改地址指针,DMAC内部必须有能自动加1或减1的地址寄存
  • 能决定传送的字节数,并能判断DMA传送是否结束。DMA内部必须有能自动减1的字计数寄存器,计数结束产生终止计数信号;
  • 能发出DMA结束信号,释放总线,使CPU恢复总线控制权;
  • 能发出读、写控制信号,包括存储器访问信号和I/O访问信号。DMAC内部必须有时序和读写控制逻辑。

信号线如下

  • DRQ:DMA请求信号。是外设向DMA控制器提出要求DMA操作的申请信号。
  • DACK:DMA响应信号。是DMA控制器向提出DMA请求的外设表示已收到请求和正进行处理的信号。
  • HOLD:总线请求信号。是DMA控制器向CPU要求让出总线的请求信号。
  • HLDA:总线响应信号,是CPU向DMA控制器表示允许总线请求的应答信号。

流程顺序

  1. 当外设有DMA需求,并且准备就绪,就向DMAC控制器发出DMA请求信号DREQ
  2. DMAC接到DMA请求信号后向CPU发出总线请求信号HRQ。该信号连接到CPU的HOLD信号。
  3. CPU接到总线请求信号以后,如果允许DMA传输,则会在当前总线周期结束后,发出DMA响应信号HLDA。一方面CPU将控制总线、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置高阻态,即放弃对总线的控制权;另一方面CPU将有效的HLDA信号送给DMAC,通知DMAC,CPU已经放弃了对总线的控制权。
  4. DMAC获得对总线的控制权,并且向外设送出DMAC的应答信号DACK,通知外设可以开始进行DMA传输了。
  5. DMAC向存储器发送地址信号和向存储器及外设发出读/写控制信号,控制数据按初始化设定的方向传送,实现外设与内存的数据传输。
  6. 数据全部传输结束后,DMAC向CPU发HOLD信号,要求撤销总线请求信号。CPU收到该信号以后,使HLDA无效,同时收回对总线的控制权。

DMA控制器的基本组成

  • 内存地址计数器:用于存放内存中要交换的数据的地址。
  • 字计数器:用于记录传送数据块的长度(多少字数)。
  • 数据缓冲寄存器:用于暂存每次传送的数据(一个字)。
  • "DMA请求"标志:每当设备准备好一个数据字后给出一个控制信号,使"DMA请求"标志置"1"。该标志置位后向"控制/状态"逻辑发出DMA请求,后者又向CPU发出总线使用权的请求(HOLD),CPU响应此请求后发回响应信号HLDA,"控制/状态"逻辑接收此信号后发出DMA响应信号,使"DMA 请求"标志复位,为交换下一个字做好准备。
  • "控制/状态"逻辑:由控制和时序电路以及状态标志等组成,用于修改内存地址计数器和字计数器,指定传送类型(输入或输出),并对"DMA请求"信号和CPU响应信号进行协调和同步。
  • 中断机构:当字计数器溢出时,意味着一组数据交换完毕,由溢出信号触发中断机构,向CPU提出中断报告。

手册请看英文手册

芯片特性

请求来源

  • 软件触发

  • 外设触发

  • 外部引脚触发,这个是STM32所没有的,这个是有具体的时序的,STM32应该是可以用中断引脚触发

    DMA设计

2440通道传输类型

  • 源和目标都在系统总线上(比如:两个物理内存地址)
  • 目标在外设总线上时,源在系统总线上(外设指:串口,定时器,I2C,I2S等)
  • 目标在系统总线上时,源在外设总线上
  • 源和目标都在外设总线上----------这个ST的也没有

外部引脚的DMA协议

这个貌似有点复杂,暂时也没用过,暂时不做深入分析了

协议简述

2440里面的DMA传输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REQ/ACK协议,还一个是单模式和全模式,所谓单模式个全模式是指的在一次DMA请求中的传输数量

DMA设计

基本时序

DMA设计

时序参数

  • 信号的有效性: 高电平无效,低电平有效,这里称为assert

  • REQ有效

    REQ的只能在ACK释放(high)的时候才能被asserted(high),也就是说 请求信号只能在ACK为高的时候才能被MCU的DMA识别到

  • 信号生效识别

    nXDREQ请求生效并经过2CLK周期同步后,nXDACK响应并开始生效,但至少还要经过3CLK的周期延迟,DMA控制器才可获得总线的控制权,并开始数据传输。

模式

  • Single service : 当没有原子传输(unit/burst)后,停止传输,等待下一次请求

  • Whole service : 重复原子传输,直到计数器到0.这个模式下,不需要另外的请求.这个是重点

    在全模式下,DMA也会在每个原子传输后释放总线然后去尝试获得总线,以防止总线被占据

也就是说,全模式是我们一般使用的模式,使用计数器,一次请求会传输所有数据.单模式一次传输一个原子操作.

ACK清零:

  • 单服务是完成一个原子操作
  • 全服务是完成所有传输

中断发生:

  • 都在计数器为0的时候

协议

这里的协议,指的是请求应答协议,分为两种.

  • Demand Mode 请求/查询模式

    如果REQ信号有效,则一直保持传输,这个时候的ACK只是告诉你这一次传输完成

    这个模式会霸占总线的,不像全服务中完成一个原子操作释放一下总线

  • Handshake Mode 握手模式

    如果REQ信号释放,这个时候DMA控制器释放ACK两个周期,否则DMA会一直等到REQ的释放

    也就是启动下一次传输前,需要请求端先释放,然后MCU完成后会无效ACK两个周期告诉请求端,请求端再来请求,否则一直等待

在Demond模式下,如果DMA完成一次请求后如果Request仍然有效,那么DMA就认为这是下一次DMA请求,并立即开始下一次的传输;

在Handshake模式下,DMA完成一次请求后等待Request信号无效,如果Request无效,DMA会无效ACK两个时钟周期,再等待下一次Request。

DMA设计

数据大小的描述

数据传输的大小=数据传输次数 * 每次传输的读写次数 * 一次读或者写的大小

  • 每次传输的读写次数可以是1个或者4个 unit/burst
  • 一次读或者写的大小可以是1字节,2字节,4字节

DMA设计

具体完整的实例时序

单服务查询请求模式

DMA设计

单服务握手模式

DMA设计

全服务握手模式

在这里其实无所谓hand了,因为在全模式下只需要一次请求就能完成后续的所有操作

DMA设计

代码设计

这里的代码就是驱动实现一个内存的拷贝,不涉及到上面长篇大论的时序分析,只是需要设置好相关的寄存器配置配置DMA的模式,然后启动DMA后进入休眠,完成后DMA中断唤醒后退出.

测试程序调用字符驱动程序的接口ioctl来测试即可

写程序前需要查看用到的DMA

cat /proc/interrupts

驱动程序

#include <linux/module.h>
#include <linux/kernel.h>
#include <linux/fs.h>
#include <linux/init.h>
#include <linux/delay.h>
#include <linux/irq.h>
#include <asm/irq.h>
#include <asm/arch/regs-gpio.h>
#include <asm/hardware.h>
#include <asm/uaccess.h>
#include <asm/io.h>
#include <linux/dma-mapping.h> #define S3C_DMA_SIZE 512*1024 //DMA传输长度 512KB #define NORMAL_COPY 0 //两个地址之间的正常拷贝
#define DMA_COPY 1 //两个地址之间的DMA拷贝 /*函数声明*/
static DECLARE_WAIT_QUEUE_HEAD(s3c_dma_queue); //声明等待队列
static int s3c_dma_ioctl(struct inode *inode, struct file *file, unsigned int cmd, unsigned long flags); /*
* 定义中断事件标志
* 0:进入等待队列 1:退出等待队列
*/
static int s3c_dma_even=0; static unsigned char *source_virt; //源虚拟地址
static unsigned int source_phys; //源物理地址 static unsigned char *dest_virt; //目的虚拟地址
static unsigned int dest_phys; //目的虚拟地址 /*DMA3寄存器*/
struct S3c_dma3_regs{
unsigned int disrc3 ; //0x4b0000c0
unsigned int disrcc3 ;
unsigned int didst3 ;
unsigned int didstc3 ;
unsigned int dcon3 ;
unsigned int dstat3 ;
unsigned int dcsrc3 ;
unsigned int dcdst3 ;
unsigned int dmasktrig3; //0x4b0000e0
}; static volatile struct S3c_dma3_regs *s3c_dma3_regs; /*字符设备操作*/
static struct file_operations s3c_dma_fops={
.owner = THIS_MODULE,
.ioctl = s3c_dma_ioctl,
}; /*中断服务函数*/
static irqreturn_t s3c_dma_irq (int irq, void *dev_id)
{
s3c_dma_even=1; //退出等待队列
wake_up_interruptible(&s3c_dma_queue); //唤醒 中断
return IRQ_HANDLED;
} /*ioctl函数*/
static int s3c_dma_ioctl(struct inode *inode, struct file *file, unsigned int cmd, unsigned long flags)
{
int i;
memset(source_virt, 0xAA, S3C_DMA_SIZE);
memset(dest_virt, 0x55, S3C_DMA_SIZE); switch(cmd)
{
case NORMAL_COPY: //正常拷贝 for(i=0;i<S3C_DMA_SIZE;i++)
dest_virt[i] = source_virt[i]; if(memcmp(dest_virt, source_virt, S3C_DMA_SIZE)==0)
{
printk("NORMAL_COPY OK\n");
return 0;
}
else
{
printk("NORMAL_COPY ERROR\n");
return -EAGAIN;
} case DMA_COPY: //DMA拷贝 s3c_dma_even=0; //进入等待队列 /*设置DMA寄存器,启动一次DMA传输 */
/* 源的物理地址 */
s3c_dma3_regs->disrc3 = source_phys;
/* 源位于AHB总线, 源地址递增 */
s3c_dma3_regs->disrcc3 = (0<<1) | (0<<0);
/* 目的的物理地址 */
s3c_dma3_regs->didst3 = dest_phys;
/* 目的位于AHB总线, 目的地址递增 */
s3c_dma3_regs->didstc3 = (0<<2) | (0<<1) | (0<<0);
/* 使能中断,单个传输,软件触发, */
s3c_dma3_regs->dcon3=(1<<30)|(1<<29)|(0<<28)|(1<<27)|(0<<23)|(0<<20)|(S3C_DMA_SIZE<<0);
//启动一次DMA传输
s3c_dma3_regs->dmasktrig3 = (1<<1) | (1<<0); wait_event_interruptible(s3c_dma_queue, s3c_dma_even); //进入睡眠,等待DMA传输中断到来才退出 if(memcmp(dest_virt, source_virt, S3C_DMA_SIZE)==0)
{
printk("DMA_COPY OK\n");
return 0;
}
else
{
printk("DMA_COPY ERROR\n");
return -EAGAIN;
} break;
}
return 0;
} static unsigned int major;
static struct class *cls;
static int s3c_dma_init(void)
{
/*1.1 注册DMA3 中断 */
if(request_irq(IRQ_DMA3, s3c_dma_irq,NULL, "s3c_dma",1))
{
printk("Can't request_irq \"IRQ_DMA3\"!!!\n ");
return -EBUSY;
} /*1.2 分配两个DMA缓冲区(源、目的)*/
source_virt=dma_alloc_writecombine(NULL,S3C_DMA_SIZE, &source_phys, GFP_KERNEL);
if(source_virt==NULL)
{
printk("Can't dma_alloc \n ");
return -ENOMEM;
} dest_virt=dma_alloc_writecombine(NULL,S3C_DMA_SIZE, &dest_phys, GFP_KERNEL);
if(dest_virt==NULL)
{
printk("Can't dma_alloc \n ");
return -ENOMEM;
} /*2.注册字符设备,并提供文件操作集合fops*/
major=register_chrdev(0, "s3c_dma",&s3c_dma_fops);
cls= class_create(THIS_MODULE, "s3c_dma");
class_device_create(cls, NULL,MKDEV(major,0), NULL, "s3c_dma"); s3c_dma3_regs=ioremap(0x4b0000c0, sizeof(struct S3c_dma3_regs)); return 0;
} static void s3c_dma_exit(void)
{
iounmap(s3c_dma3_regs); class_device_destroy(cls, MKDEV(major,0));
class_destroy(cls); dma_free_writecombine(NULL, S3C_DMA_SIZE, dest_virt, dest_phys);
dma_free_writecombine(NULL, S3C_DMA_SIZE, source_virt, source_phys); free_irq(IRQ_DMA3, 1); }
module_init(s3c_dma_init);
module_exit(s3c_dma_exit);
MODULE_LICENSE("GPL");

测试程序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sys/ioctl.h>
#include <string.h> /* ./dma_test NORMAL
* ./dma_test DMA
*/
#define NORMAL_COPY 0 //两个地址之间的正常拷贝
#define DMA_COPY 1 //两个地址之间的DMA拷贝 void print_usage(char *name)
{
printf("Usage:\n");
printf("%s <NORMAL | DMA>\n", name);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fd,i=30; if (argc != 2)
{
print_usage(argv[0]);
return -1;
} fd = open("/dev/s3c_dma", O_RDWR);
if (fd < 0)
{
printf("can't open /dev/s3c_dma\n");
return -1;
} if (strcmp(argv[1], "NORMAL") == 0)
{
while (i--)                //调用驱动的ioctl(),30次
{
ioctl(fd, NORMAL_COPY);
}
}
else if (strcmp(argv[1], "DMA") == 0)
{
while (i--)                //调用驱动的ioctl(),30次        
{
ioctl(fd, DMA_COPY);
}
}
else
{
print_usage(argv[0]);
return -1;
}
return 0;
}

测试

  1. ./dma_test NORMAL & 卡住
  2. ./dma_test DMA &,输入命令有反应

参考链接

csdn DMA框架

cnblog DMA请求应答协议

cnblog 笔记

上一篇:python进阶------进程线程(三)


下一篇:MT【305】丹德林双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