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一次文章分享了C语言的面相对象编程思想(面相对象只是一种思想,不要拘泥于语言限制),忘记的同学可以再回顾一下
https://blog.csdn.net/mayi_xiaochaun/article/details/116034548?spm=1001.2014.3001.5501
有了前面的基础,本次用C语言实现一个最简单的设计模式——单例模式(也可以说他是一个编程技巧)。
1.单例模式定义:
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来访问这个唯一的实例。
单例模式是一种对象创建型模式。
优点:
1、在内存里只有一个实例,减少了内存的开销,尤其是频繁的创建和销毁实例(比如管理学院首页页面缓存)。
2、避免对资源的多重占用(比如写文件操作)。
缺点:没有接口,不能继承
众所周知单例模式有两种经典的写法,快加载(恶汉试),懒加载(懒汉式);
2. 快加载(只有在编译类时实例化对象)
2.1 C++实现
首先来看下单例模式的C++实现,一般这么写。
class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singleTon;
}
private:
SingleTon(){}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
SingleTon SingleTon::singleTon;
2.2 C语言实现
typedef struct _DATA
{
void* pData;
}DATA; //DATA类
//静态sData变量存储在全局数据区
static DATA sData; //编译时直接指定存储空间
void* get_data()
{
return &sData;
}
3.懒加载(只有使用时才实例化对象)
3.1 C++实现:
class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single == NULL)
{
single = new SingleTon();
}
return single;
}
private:
Singl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
}
SingleTon * SingleTon::single = NULL;
单例模式的技巧就在于类的构造函数是一个私有的函数。但是类的构造函数又是必须创建的?怎么办呢?那就只有动用static函数了。我们看到static里面调用了构造函数,就是这么简单。
3.2 C语言实现
上面说了C++语言的编写方法,那C语言怎么写?其实也简单。大家也可以试一试。
typedef struct _DATA
{
void* pData;
}DATA; //DATA类
void* get_data() /*调用时再申请内存空间存储*/
{
static DATA* pData = NULL;
if(NULL == pData)
{
pData = (DATA*)malloc(sizeof(DATA));
assert(NULL != pData);
}
return (void*)pData;
}
4. static用法:
通过上面的两种例子,大家应该也get到了单例模式的精髓,static起了关键作用;
下面在温习下static用法:
4.1 内存数据分布结构
我们知道,一个进程在内存中的布局如图1所示:
其中.text段保存进程所执行的程序二进制文件,.data段保存进程所有的已初始化的全局变量,.bss段保存进程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其他段中还有很多乱七八糟的段,暂且不表)。在进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中,.data段和.bss段内的数据时跟整个进程同生共死的,也就是在进程结束之后这些数据才会寿终就寝。
4.2 静态全局变量
在全局变量之前加上关键字static,全局变量就被定义成为一个全局静态变量。
1)内存中的位置:存储在.data段(已初始化)或者.bss段(未初始化)内
2)初始化:未经初始化的全局静态变量会被程序自动初始化为0(自动对象的值是 任意的,除非他被显示初始化)
3)作用域:全局静态变量在声明他的文件之外是不可见的。准确地讲从定义之处开始到文件结尾。
定义全局静态变量的好处:
<1>不会被其他文件所访问,修改
<2>其他文件中可以使用相同名字的变量,不会发生冲突。
4.3 静态局部变量
在局部变量之前加上关键字static,局部变量就被定义成为一个局部静态变量。
1)内存中的位置:静态局部变量被编译器放在全局存储区.data(注意:不在.bss段内,原因见下面初始化说明,所以它虽然是局部的,但是在程序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存在。
2)初始化:未经初始化的局部静态变量会被程序自动初始化为0(自动对象的值是任意的,除非他被显示初始化)
3)作用域:作用域仍为局部作用域,当定义它的函数或者语句块结束的时候,作用域随之结束。
总结:
当static用来修饰局部变量的时候,它就改变了局部变量的存储位置,从原来的栈中存放改为静态存储区。但是局部静态变量在离开作用域之后,并没有被销毁,而是仍然驻留在内存当中,直到程序结束,只不过我们不能再对他进行访问。
当static用来修饰全局变量的时候,它就改变了全局变量的作用域(在声明他的文件之外是不可见的),但是没有改变它的存放位置,还是在静态存储区中。
1. 静态变量的初始化是在编译时进行,变量的赋值是在函数或程序运行时进行。
2. 静态变量只初始化一次,但可以通过赋值的方式多次修改静态变量的值。
3. 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 在进入 main 前被初始化
5.ssl库的单例模式设计
void single_SSL_library_init(void)
{
static int bFirst =1; /*函数是否为第一次执行*/
pthread_mutex_lock(&gSSLInit);
if(bFirst)
{
bFirst = 0;
SSL_library_init();
}
pthread_mutex_unlock (&gSSLInit);
}
如果应用程序中有多个模块使用ssl库,并且多次初始化ssl库,会导致程序异常重启;
为了达到ssl库只被初始化一次的效果,接口设计中可以引入static局部变量,标识是否为第一次初始化;如果是第一次执行则进行初始化,如果不是第一执行则退出;
那么有的同学会有疑问,为什么static能达到这种效果?
我们上面4.3静态局部变量中说明过,静态局部变量被编译器放在全局存储区.data段,所以它虽然是局部的,但是在程序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存在,只不过作用域只在函数内部;
首先先理解static局部变量只在编译时初始化;编译时局部变量bFirst被赋值并放在data段,程序运行时static int bFirst =1;代码不会再执行(相当于没有这句代码);
然后,当第一个模块调用single_SSL_library_init时,bFirst为1会进入if判断执行ssl初始化,并且bFirst被置为0;第二个模块再次调用single_SSL_library_init时,发现bFirst已经为0了就直接返回了,因此第二个模块不会再次初始化ssl库;
通过上面的分析发现single_SSL_library_init接口的设计非常像单例模式中的懒加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