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简单演示了多线程的基本用法,那为何要使用多线程呢?
一个非常常用的场景是,你有一个程序,点击某个按钮后,需要先执行一个非常耗时的任务,比如读取一个非常大的文本、下载一个非常大的文件,这个任务完成后再对它进行处理,比如计算什么的,最后把结果显示在界面上。
如果不使用多线程,那么在你点击按钮后,界面会出现“卡死”的现象,用户体验非常不好。
下面用一个win32的控制台程序来演示下。
1.单线程
(1)建立一个 Win32的winndows程序
(2)在 WndProc 中处理鼠标左键消息 WM_LBUTTONDOWN
里面是一个比较大的循环 fun
void fun() { int num = 0; for (int i = 0; i < 10000000000; i++) { ++num; } } LRESULT CALLBACK WndProc(HWND hWnd, UINT message, WPARAM wParam, LPARAM lParam) { int wmId, wmEvent; PAINTSTRUCT ps; HDC hdc; switch (message) { case WM_LBUTTONDOWN: fun(); break; //... 省略部分消息处理default: return DefWindowProc(hWnd, message, wParam, lParam); } return 0; }
运行程序,点击鼠标左键,会发现界面“卡死”,这是因为 fun 里面的循环比较耗费时间,只有等待这个函数运行结束后,程序才会响应其它消息(比如鼠标点击移动界面),界面才会恢复。
2.使用多线程
开启一个子线程直行 fun ,不会阻塞主线程,也就不会影响响应其它消息,所以界面不会卡死。
void fun() { int num = 0; for (int i = 0; i < 10000000000; i++) { ++num; } } LRESULT CALLBACK WndProc(HWND hWnd, UINT message, WPARAM wParam, LPARAM lParam) { int wmId, wmEvent; PAINTSTRUCT ps; HDC hdc; switch (message) { case WM_LBUTTONDOWN: { std::thread t(fun); t.detach(); } break; //... 省略部分消息处理 default: return DefWindowProc(hWnd, message, wParam, lParam); }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