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在使用开发基于数据库的web程序时,传统的数据库使用模式按照以下步骤:
- 在程序中建立数据库连接
- 进行sql操作
- 断开数据库连接
但是,这种模式存在着移动的问题:
- 传统连接模式每次向数据库建立连接的时候都将Connection加载到内存,验证用户名密码(该过程花费时间),然后再操作数据库,断开连接。当频繁的进行这些操作时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和时间。数据库的连接资源并没有很好的重复利用。
- 对于每一次数据库的连接,使用完都需要断开,如果出现异常导致连接没能正常关闭,则可能会导致数据库系统中的内存泄漏,最终导致重启数据库和服务器;
- 传统模式不能控制被创建的连接对象数目,系统资源被毫无顾忌的分配,导致内存泄漏 服务器崩溃。
(二)数据库连接池技术:
基本思想
- 连接池基本思想就是为数据库连接建立一个“缓冲池”。预先在缓冲池中放入一定数量的连接,当需要建立数据库连接时,只需从“缓冲池”中取出一个,使用完毕之后再放回去。
- 数据库连接池负责分配、管理和释放数据库连接,它允许应用程序重复使用一个现有的数据库连接,而不是重新建立一个。
- 数据库连接池在初始化时将创建一定数量的数据库连接放到连接池中,这些数据库连接的数量是由最小数据库连接数来设定的。无论这些数据库连接是否被使用,连接池都将一直保证至少拥有这么多的连接数量。连接池的最大数据库连接数量限定了这个连接池能占有的最大连接数,当应用程序向连接池请求的连接数超过最大连接数量时,这些请求将被加入到等待队列中。
连接池优点
- 资源重用:由于数据库连接得以重用,避免了频繁创建,释放连接引起的大量性能开销。在减少系统消耗的基础上,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系统运行环境的平稳性。
- 更快的系统反应速度:数据库连接池在初始化过程中,往往已经创建了若干数据库连接置于连接池中备用。此时连接的初始化工作均已完成。对于业务请求处理而言,直接利用现有可用连接,避免了数据库连接初始化和释放过程的时间开销,从而减少了系统的响应时间
- 新的资源分配手段:对于多应用共享同一数据库的系统而言,可在应用层通过数据库连接池的配置,实现某一应用最大可用数据库连接数的限制,避免某一应用独占所有的数据库资源
- 统一的连接管理,避免数据库连接泄露:在较为完善的数据库连接池实现中,可根据预先的占用超时设定,强制回收被占用连接,从而避免了常规数据库连接操作中可能出现的资源泄露
(三)c3p0数据库连接池
C3P0是一个开源的JDBC连接池,它实现了数据源和JNDI绑定,支持JDBC3规范和JDBC2的标准扩展。目前使用它的开源项目有Hibernate,Spring等。
c3p0使用xml文件进行相关的配置: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c3p0-config destroy-method="close">
<!-- 这是默认配置信息 -->
<default-config destroy-method="close">
<!-- 连接四大参数配置 -->
<property name="jdbcUrl">jdbc:mysql://127.0.0.1:3306/mask_db?useSSL=false</property>
<property name="driverClass">com.mysql.jdbc.Driver</property>
<property name="user">root</property>
<property name="password">root</property>
<!-- 池参数配置 -->
<!--连接池中保留的最小连接数。 -->
<property name="minPoolSize" value="5" />
<!--连接池中保留的最大连接数。Default: 15 -->
<property name="maxPoolSize" value="500" />
<!--初始化时获取的连接数,取值应在minPoolSize与maxPoolSize之间。Default: 3 -->
<property name="initialPoolSize" value="10" />
<!--最大空闲时间,60秒内未使用则连接被丢弃。若为0则永不丢弃。Default: 0 -->
<property name="maxIdleTime" value="60" />
<!--当连接池中的连接耗尽的时候c3p0一次同时获取的连接数。Default: 3 -->
<property name="acquireIncrement" value="5" />
<!--JDBC的标准参数,用以控制数据源内加载的PreparedStatements数量。但由于预缓存的statements 属于单个connection而不是整个连接池。所以设置这个参数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
如果maxStatements与maxStatementsPerConnection均为0,则缓存被关闭。Default: 0 -->
<property name="maxStatements" value="0" />
<!--每60秒检查所有连接池中的空闲连接。Default: 0 -->
<property name="idleConnectionTestPeriod" value="60" />
<!--定义在从数据库获取新连接失败后重复尝试的次数。Default: 30 -->
<property name="acquireRetryAttempts" value="30" />
<!--获取连接失败将会引起所有等待连接池来获取连接的线程抛出异常。但是数据源仍有效 保留,并在下次调用getConnection()的时候继续尝试获取连接。如果设为true,那么在尝试
获取连接失败后该数据源将申明已断开并永久关闭。Default: false -->
<property name="breakAfterAcquireFailure" value="false" />
<!--因性能消耗大请只在需要的时候使用它。如果设为true那么在每个connection提交的 时候都将校验其有效性。建议使用idleConnectionTestPeriod或automaticTestTable
等方法来提升连接测试的性能。Default: false -->
<property name="testConnectionOnCheckout" value="false" />
<!--连接池用完时客户调用getConnection()后等待获取连接的时间,单位:毫秒。超时后会抛出 -->
<!--SQLEXCEPTION,如果设置0,则无限等待。Default:0 -->
<property name="checkoutTimeout" value="100" /> <property name="verifyServerCertificate" value="false" /> </default-config> <!-- 专门为oracle提供的配置信息 -->
<named-config name="oracle-config">
<property name="jdbc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mask_db</property>
<property name="driverClass">com.mysql.jdbc.Driver</property>
<property name="user">root</property>
<property name="password">root</property>
<property name="acquireIncrement">3</property>
<property name="initialPoolSize">20</property>
<property name="minPoolSize">2</property>
<property name="maxPoolSize">10</property>
</named-config> </c3p0-config>
代码测试:
package sql.mysql; import com.mchange.v2.c3p0.ComboPooledDataSource;
import org.junit.Test; import javax.sql.DataSource;
import java.sql.Connection;
import java.sql.SQLException; /**
* Created by :Infaraway
* DATE : 2017/3/6
* Time : 15:10
* Funtion : 测试C3P0连接池技术
*/
public class c3p0Test { private static DataSource dataSource = null;
static {
dataSource = new ComboPooledDataSource("testc3p0");
} public static Connection getConnection() throws SQLException {
return dataSource.getConnection();
}
@Test
public void testC3P0() throws SQLException {
Connection connection = getConnection();
System.out.println(connectio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