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bv的源码分析
1、CBV和FBV的区别:
- Class Base View CBV(基于类的视图)
- Function Base View FBV(基于函数的视图)
2、as_view与view的区别:
- def as_view: 类的方法
- def view:类方法内部,闭包函数定义:内层函数包含对外部作用域的引用
-def view(request,*args,**kwargs):
self = cls(**initkwargs)
if hasattr(self,'get') and not hasattr(self,'head'):
self.head = self.get
self.request = request
self.args =args
self.kwargs = kwargs
# 不管一堆操作,最重要的还是这句话:执行dispatch方法
# 是谁的dispatch方法?写的cbv的那个c,视图中的那个视图类
# 这个类如果没有写dispatch,会执行View中的dispatch方法
return self.dispatch(request,*args,**kwargs)
3、python中一切皆对象:函数也是对象
4、hasattr(self,'get') -- 判断self类中是不是有该(get)方法
5、反射 setattr(self,get,get_all):相当于把get函数,变成了get_all
# 如果不写get方法,请求过来是,就会告诉你,这个方法不被允许
getattr(self,'get'):拿到get函数的内存地址
-def dispatch(self,request,*args,**kwargs):
# request.method 前台请求的方法,转成了小写
# http_method_name View 中定义的一个列表:是一堆请求方式
if request.method.lower() in self.http_method_name:
# getattr 的第三个参数是默认值:self.http_method_not_allowed
# 拿到get方法的内存地址
handler = getattr(self,request.mathod.lower(),aslf.http_method_not_allowed)
else:
handler = self.http_method_not_allowed
# get(request,*args,**kwargs)
*args,**kwargs 传入了这个参数,然后就会去执行get方法,self会自己传过来
# 同理,执行post方法
return handler(request,*args,**kwargs)
6、总结:请求来了---》as_view---》view---》dispatch---》分发到不同的函数,执行函数,拿到结果,然后返回
比如说:我是get请求来的,在dispatch中做了分发
handler(request,*args,**kwargs)执行这个是get,注意执行这个一定要有一个结果
def dispatch(self,request,*args,**kwargs):
#request,*args,**kwargs这堆参数一定要写上,request是必写,*args,**kwargs这两个分别是有名,无名分组
二:resful的规范
1、什么是resful(定义)
是一个规范,简单的说,就是面向资源编程:把网络中所有东西,想象成资源
2、10种规范(*****)
(1)API与用户的通信协议,总是使用HTTPS协议;(2)域名;(3)版本;(4)路径;(5)method 请求方式;(6)过滤;(7)状态码;(8)错误处理;(9)返回结果;(10)返回结果中提供链接
1) 推荐使用HTTPS协议,,,API与用户的通信协议,总是使用HTTPS协议:HTTPS比HTTP安全
2) 域名:例如写一个查询所有图书的API接口
https://api.example.com/books | 尽量将API部署在专用域名(会存在跨域问题) |
https://127.0.0.1/api/books | API很简单(推荐使用这一种) |
3)版本:每个接口都有一个版本,这只是一种规范,也可以不按照这样的方式来
URL,如:https://api.example.com/v1/books | https://api.example.com/v2/books (推荐用这种) |
请求头 | 跨域时,引发发送多次请求 |
4)路径:网络上任何东西都是资源,均使用名词表示(可复数)
如:https://127.0.0.1/api/v1/books |
https://127.0.0.1/api/v1/dogs |
https://127.0.0.1/api/v1/apples |
等等······ |
注意不能这么写:http://127.0.0.1/api/get_all_books (获取所有图书) |
http://127.0.0.1/api/add_books (新增一本图书) |
统一都用这个: https://127.0.0.1/api/v1/books |
5)method(请求的方式):https://127.0.0.1/api/v1/books用这一个接口就能承载以下的所有请求方案,通过不同的接口,一个请求能干很多事,通过请求的方式来表示是新增,获取,修改,删除资源
GET : | 从服务器取出资源,发一条get请求(一项或多项) |
POST : | 在服务器新建一个资源,发一个post的请求 |
PUT : | 在服务器更新全部资源(修改),发一个put请求(客户端提供改变后的完整资源) |
PATCH : | 在服务器更新局部资源(修改),发一个patch请求(客户端提供改变的属性) |
DELETE : | 从服务器删除资源,发一个delete请求 |
6)过滤:前端过滤,https://127.0.0.1/api/v1/books?limit=10 前面还是一样的接口,后面可以传一个参数,指定返回的数量,比如limit=10,只拿10条数据(可以有过滤条件)
同理: |
limit=10 指定返回记录的数据 |
offset=10 指定返回记录的开始位置 |
page=2&per_page=100 指定第几页和每页的记录数 |
name&order=asc 指定返回结果的属性排序和排序顺序 |
book_type_id=1 指定筛选条件 |
7)状态码:每次请求回去,都需要状态码,状态码可以自定义
1开头:正在处理 |
2开头:成功 |
3开头:重定向 |
4开头:客户端错误 |
5开头:服务器内部错误(这是后台程序写错了,直接去找bug就行了) |
8)错误处理:应返回错误信息,error当做key
{status:100,,error:‘错误信息写上’}
9)返回结果:针对不同操作,服务器向用户返回的结果应该符合以下规范:
GET /books:返回资源对象的列表(数组) |
GET /books/1:返回单个资源对象 |
POST /books:返回新生成的资源对象,新增--》传数据---》新增完成---》新的资源对象返回 |
PUT /books/1:返回完整的资源对象 |
PATCH /books/1:返回完整的资源对象 |
DELETE /books/1:返回一个空文档 |
相当于又请求了get一次,可以符合规范,也可以不符合,因为这只是一个规范
10)Hypermedia API,RESTful API最好做到Hypermedia,即返回结果中提供链接,连向其他API方法,使得用户不查文档,也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
status:100
msg:成功
url:https://127.0.0.1/books/1
}
核心:返回结果中提供链接(在这一页的连接地址带一个上一页或下一页的链接地址,这样就不需要拼,直接取出后再发一次请求就可以了)
三:APIView源码分析
四:初识序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