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
14.5 四种任务原型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总结出,提交给CompletableFuture执行的任务有四种类型:Runnable、Consumer、Supplier、Function。下面是这四种任务原型的对比。
runAsync 与 supplierAsync 是 CompletableFuture 的静态方法;而 thenAccept、thenAsync、thenApply是CompletableFutre的成员方法。
因为初始的时候没有CompletableFuture对象,也没有参数可传,所以提交的只能是Runnable或者Supplier,只能是静态方法;
通过静态方法生成CompletableFuture对象之后,便可以链式地提交其他任务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提交Runnable、Consumer、Function,且都是成员方法。
14.6 CompletionStage接口
CompletableFuture不仅实现了Future接口,还实现了CompletableStage接口。
CompletionStage接口定义的正是前面的各种链式方法、组合方法,如下所示。
关于CompletionStage接口,有几个关键点要说明:
所有方法的返回值都是CompletionStage类型,也就是它自己。正因为如此,才能实现如下的链式调用:future1.thenApply(...).thenApply(...).thenCompose(...).thenRun(...)
thenApply接收的是一个有输入参数、返回值的Function。这个Function的输入参数,必须是?Super T 类型,也就是T或者T的父类型,而T必须是调用thenApplycompletableFuture对象的类型;返回值则必须是?Extends U类型,也就是U或者U的子类型,而U恰好是thenApply的返回值的CompletionStage对应的类型。
其他方法,诸如thenCompose、thenCombine也是类似的原理。
14.7 CompletableFuture内部原理
14.7.1 CompletableFuture的构造: ForkJoinPool
CompletableFuture中任务的执行依靠ForkJoinPool:
通过上面的代码可以看到,asyncPool是一个static类型,supplierAsync、asyncSupplyStage也都是static方法。Static方法会返回一个CompletableFuture类型对象,之后就可以链式调用,CompletionStage里面的各个方法。
14.7.2 任务类型的适配
ForkJoinPool接受的任务是ForkJoinTask 类型,而我们向CompletableFuture提交的任务是Runnable/Supplier/Consumer/Function 。因此,肯定需要一个适配机制,把这四种类型的任务转换成ForkJoinTask,然后提交给ForkJoinPool,如下图所示:
为了完成这种转换,在CompletableFuture内部定义了一系列的内部类,下图是CompletableFuture的各种内部类的继承体系。
在 supplyAsync(...)方法内部,会把一个 Supplier 转换成一个 AsyncSupply,然后提交给ForkJoinPool执行;
在runAsync(...)方法内部,会把一个Runnable转换成一个AsyncRun,然后提交给ForkJoinPool执行;
在 thenRun/thenAccept/thenApply 内部,会分别把 Runnable/Consumer/Function 转换成UniRun/UniAccept/UniApply对象,然后提交给ForkJoinPool执行;
除此之外,还有两种 CompletableFuture 组合的情况,分为“与”和“或”,所以有对应的Bi和Or类型的Completion类型。
下面的代码分别为 UniRun、UniApply、UniAccept 的定义,可以看到,其内部分别封装了Runnable、Function、Consumer。
14.7.3 任务的链式执行过程分析
下面以CompletableFuture.supplyAsync(...).thenApply(...).thenRun(...)链式代码为例,分析整个执行过程。
第1步:CompletableFuture future1=CompletableFuture.supplyAsync(...)
在上面的代码中,关键是构造了一个AsyncSupply对象,该对象有三个关键点:
它继承自ForkJoinTask,所以能够提交ForkJoinPool来执行
它封装了Supplier f,即它所执行任务的具体内容。
该任务的返回值,即CompletableFuture d,也被封装在里面。
ForkJoinPool执行一个ForkJoinTask类型的任务,即AsyncSupply。该任务的输入就是Supply,输出结果存放在CompletableFuture中。
第2步:CompletableFuture future2=future1.thenApply(...)
第1步的返回值,也就是上面代码中的 CompletableFuture d,紧接着调用其成员方法thenApply:
我们知道,必须等第1步的任务执行完毕,第2步的任务才可以执行。因此,这里提交的任务不可能立即执行,在此处构建了一个UniApply对象,也就是一个ForkJoinTask类型的任务,这个任务放入了第1个任务的栈当中。
每一个CompletableFuture对象内部都有一个栈,存储着是后续依赖它的任务,如下面代码所示。这个栈也就是Treiber Stack,这里的stack存储的就是栈顶指针。
上面的UniApply对象类似于第1步里面的AsyncSupply,它的构造方法传入了4个参数:
第1个参数是执行它的ForkJoinPool;
第2个参数是输出一个CompletableFuture对象。这个参数,也是thenApply方法的返回值,用来链式执行下一个任务;
第3个参数是其依赖的前置任务,也就是第1步里面提交的任务;
第4个参数是输入(也就是一个Function对象)
UniApply对象被放入了第1步的CompletableFuture的栈中,在第1步的任务执行完成之后,就会从栈中弹出并执行。如下代码:
ForkJoinPool执行上面的AsyncSupply对象的run()方法,实质就是执行Supplier的get()方法。执行结果被塞入了 CompletableFuture d 当中,也就是赋值给了 CompletableFuture 内部的Object result变量。
调用d.postComplete(),也正是在这个方法里面,把第2步压入的UniApply对象弹出来执行,代码如下所示。
第3步:CompletableFuture future3=future2.thenRun()
第3步和第2步的过程类似,构建了一个 UniRun 对象,这个对象被压入第2步的CompletableFuture所在的栈中。第2步的任务,当执行完成时,从自己的栈中弹出UniRun对象并执行。
综上所述:
通过supplyAsync/thenApply/thenRun,分别提交了3个任务,每1个任务都有1个返回值对象,也就是1个CompletableFuture。这3个任务通过2个CompletableFuture完成串联。后1个任务,被放入了前1个任务的CompletableFuture里面,前1个任务在执行完成时,会从自己的栈中,弹出下1个任务执行。如此向后传递,完成任务的链式执行。
14.7.4 thenApply与thenApplyAsync的区别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分析了thenApply,还有一个与之对应的方法是thenApplyAsync。这两个方法调用的是同一个方法,只不过传入的参数不同。
对于上一个任务已经得出结果的情况:
如果e != null表示是thenApplyAsync,需要调用ForkJoinPool的execute方法,该方法:
通过上面的代码可以看到:
如果前置任务没有完成,即a.result=null,thenApply和thenApplyAsync都会将当前任务的下一个任务入栈;然后再出栈执行;
只有在当前任务已经完成的情况下,thenApply才会立即执行,不会入栈,再出栈,不会交给ForkJoinPool;thenApplyAsync还是将下一个任务封装为ForkJoinTask,入栈,之后出栈再执行。
同理,thenRun与thenRunAsync、thenAccept与thenAcceptAsync的区别与此类似。
14.8 任务的网状执行:有向无环图
如果任务只是链式执行,便不需要在每个CompletableFuture里面设1个栈了,用1个指针使所有任务组成链表即可。
但实际上,任务不只是链式执行,而是网状执行,组成 1 张图。如下图所示,所有任务组成一个有向无环图:
任务一执行完成之后,任务二、任务三可以并行,在代码层面可以写为:future1.thenApply(任务二),future1.thenApply(任务三);
任务四在任务二执行完成时可开始执行;
任务五要等待任务二、任务三都执行完成,才能开始,这里是AND关系;
任务六在任务三执行完成时可以开始执行;
对于任务七,只要任务四、任务五、任务六中任意一个任务结束,就可以开始执行。
总而言之,任务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1个任务有n 个依赖它的后继任务;1个任务也有n 个它依赖的前驱任务。
这样一个有向无环图,用什么样的数据结构表达呢?AND和OR的关系又如何表达呢?
有几个关键点:
在每个任务的返回值里面,存储了依赖它的接下来要执行的任务。所以在上图中,任务一的CompletableFuture的栈中存储了任务二、任务三;任务二的CompletableFuutre中存储了任务四、任务五;任务三的CompletableFuture中存储了任务五、任务六。即每个任务的CompletableFuture对象的栈里面,其实存储了该节点的出边对应的任务集合。
任务二、任务三的CompletableFuture里面,都存储了任务五,那么任务五是不是会被触发两次,执行两次呢?
任务五的确会被触发二次,但它会判断任务二、任务三的结果是不是都完成,如果只完成其中一个,它就不会执行。
任务七存在于任务四、任务五、任务六的CompletableFuture的栈里面,因此会被触发三次。但它只会执行一次,只要其中1个任务执行完成,就可以执行任务七了。
正因为有AND和OR两种不同的关系,因此对应BiApply和OrApply两个对象,这两个对象的构造方法几乎一样,只是在内部执行的时候,一个是AND的逻辑,一个是OR的逻辑。
BiApply和OrApply都是二元操作符,也就是说,只能传入二个被依赖的任务。但上面的任务七同时依赖于任务四、任务五、任务六,这怎么处理呢?
任何一个多元操作,都能被转换为多个二元操作的叠加。如上图所示,假如任务一AND任务二AND任务三 ==> 任务四,那么它可以被转换为右边的形式。新建了一个AND任务,这个AND任务和任务三再作为参数,构造任务四。OR的关系,与此类似。
此时,thenCombine的内部实现原理也就可以解释了。thenCombine用于任务一、任务二执行完成,再执行任务三。
14.9 allOf内部的计算图分析
下面以allOf方法为例,看一下有向无环计算图的内部运作过程:
上面的方法是一个递归方法,输入是一个CompletableFuture对象的列表,输出是一个具有AND关系的复合CompletableFuture对象。
最关键的代码如上面加注释部分所示,因为d要等a,b都执行完成之后才能执行,因此d会被分别压入a,b所在的栈中。
下图为allOf内部的运作过程。假设allof的参数传入了future1、future2、future3、future4,则对应四个原始任务。
生成BiRelay1、BiRelay2任务,分别压入future1/future2、future3/future4的栈中。无论future1或future2完成,都会触发BiRelay1;无论future3或future4完成,都会触发BiRelay2;
生成BiRelay3任务,压入future5/future6的栈中,无论future5或future6完成,都会触发BiRelay3任务。
BiRelay只是一个中转任务,它本身没有任务代码,只是参照输入的两个future是否完成。如果完成,就从自己的栈中弹出依赖它的BiRelay任务,然后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