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中的基本数据结构

Redis基础数据结构

基础数据结构

sds简单动态字符串

数据结构

typedef struct sdstr{
int len // 字符串分配的字节
int free // 未使用的字节数
char buff[] // 存储字符串的数组
}

sds是字符串对象的底层实现之一

sds的特性

赋值操作会统计字符串的长度然后将字符串存入buff里面,同时设定长度和使用的长度

例如 "hello"这个字符串的存储结构如下

{
len:5,
free:0,
buff:['h','e','l','l','o','\0']
}

修改的时候会比较麻烦,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由段字符串变长:例如:由"hello"变为"hello,redis".

这个时候系统会检查原本的sds字符串是否有空余空间,剩余空间为0,会分配等同于修改后字符串长度的剩余空间给sds,这个时候字符串的free属性会变为11,然后执行sdscat(),这个时候buff会变为['h','e','l','l','o',',','r','e','d','i','s','\0'],然后将字符串长度len修改为11

最终结构如下

{
len:11,
free:11,
buff:['h','e','l','l','o',',','r','e','d','i','s','\0']
}

ps:当长度小于1M是翻倍扩容,超过1M时是以1M为标准定量扩容

二是由长字符串变短

例如:由"hello,redis"变为"redis",这个时候会释放多余空间,同时把free值设为多出来的空间,以便下次使用方便

修改后的结构大概如下

{
len:5, // 字符串长度
free:17, // 原本11,加上释放到的6个字节
buff:['r','e','d','i','s','\0']
}

需要释放的时候可以手动调用函数来释放空间

为什么要使用sds?

  1. sds可以杜绝缓冲区溢出的问题,获取字符串长度复杂度为常数
  2. 二进制安全,sds使用len属性来判断字符串的结束
  3. 减少字符串修改时的内存重分配次数

链表

数据结构

//链表节点
typedef struct listNode{
struct listNode *pre;
struct listNode *next;
void *value;
}listNode; //链表
typedef struct list{
listNode * head; //头节点
listNode * tail; //尾节点
unsigned long len; //节点数量
void *(*dup)(void *ptr); //节点值复制函数
void (*free)(void *ptr); //节点值释放函数
void (*match)(void *ptr,void *key); //节点值对比函数
}

链表是列表对象的底层实现之一

链表在redis中主要负责的是存储和维护某一类对象,所常用到的操主要有遍历,修改等

链表在redis中使用极为广泛,redis的事务,发布与订阅,服务器中维护的redisClient信息等都是用链表结构进行的存储

字典

数据结构

//哈希表
typedef struct dictht{
dictEntry **table; //哈希节点
unsigned long size; //哈希表大小
unsigned long sizemask; //哈希表掩码,用于计算索引值
unsigned long used; // 已有节点数量
} dictht; //哈希节点
typedef struct dictEntry{
void *key;//键
union {
void *val;
uint64_tu64;
int64_ts64;
} v;
struct dictEntry *next;
}dictEntry; //字典
typedef struct dict{
dictType *type; //类型特定函数
void *privdata; //私有数据
dictht ht[2]; //哈希表 ht[0]常用 ht[1]rehash时候使用
int rehashidx; //rehash标识
}dict;

字典是数据库的底层实现

解决键冲突

redis使用链地址法(separate chaining)来解决键冲突,当两个键的index值相同时,会把第二个键放到第一个键的前面,查询时对这个index的哈希节点链表进行遍历

rehash:

当哈希表的负载因子(load factor)大于设定值时(平时为1,在BGREWRITEAOF时为5),哈希表会进行rehash操作

rehash采用渐进式的方式进行执行,具体流程就是把ht[0]里面的数据重新进行哈希计算放到ht[1],此时的哈希查询操作两个表同时提供服务,写入操作则只有ht[1]提供,这样ht[0]处于只减不增的状态,最终当ht[0]里面的所有数据都被转移到ht[1]时,rehashidx被设为-1,表明rehash结束,删除ht[0],并将ht[1]设为ht[0],同时重新分配新的ht[1]

ps:负载因子 = used /size;

跳跃表

数据结构

//跳跃表节点
typedef struct zskiplistNode {
sds ele;
double score;
struct zskiplistNode *backward;
struct zskiplistLevel {
struct zskiplistNode *forward;
unsigned int span;
} level[];
} zskiplistNode; //跳跃表
typedef struct zskiplist {
struct zskiplistNode *header, *tail;
unsigned long length;
int level;
} zskiplist;

跳跃表是有序集合的底层实现之一

跳跃表中的头结点不计算在length长度之内,跳跃表的节点排序按照分值从小到大排序

每次创建新节点的时候,redis会根据幂次定律随机生成一个1-32的层数作为level数组的大小,每个节点都有指向表尾方向的前进指针和之前表头方向的后退指针,这两个指针可以让程序方便的遍历所有节点,层的跨度用于记录两点之间的距离,跨度可以用来计算rank值.节点的分值是一个double值,节点的对象是一个指针,指向一个保存着sds字符串的字符串对象(下一节讲redis对象)

整数集合

数据结构

typedef struct intset{
uint32_t encoding;//编码方式
uint32_t length;//集合包含的元素数量
int8_t contents[];//保存元素的数组
} intset;

顾名思义整数集合是用来保存整数值的抽象数据结构

集合中不会出现重复元素

contents数组中保存的整数值有小到大排列

length等于contents的长度

虽然contents的定义是int8_t 但实际上contents的值类型由encoding决定

升级

当一个新元素超过原来整数集合encoding定义的值的类型时,会进行升级,升级结果会使集合的encoding变成所有数组中元素的值最大的数据类型,并且不支持降级

例如:有一个整数集合[1,2,3],本身的编码为int8,现在增加一个300的数字进该集合,会导致集合的编码升级为int16,这个时候列表的大小由8x3=24 变为 16x4=64,即便int8可以存储前三个值,但是为了简单起见,仍然会为集合中每一个元素分配同样的空间

压缩列表

压缩列表被用作列表键和哈希键的底层实现

压缩列表属于特殊的结构,是一种数据存储的方式,目的是为了节约内存,是一种采用特殊编码的连续内存块组成的顺序型(sequential)数据结构.

大致结构如下:

zlbytes zltail zllen entry1 entry2 ... zlend

每个压缩列表由如下三部分组成

previous_entry_length encoding content
前一节点的长度 记录content的类型和长度 节点的值

如果前一个节点长度小于254字节,previous_entry_length会使用1字节空间保存这个长度,如果大于254字节,将使用5字节长度保存这个值,这个机制会引起"连锁更新"

连锁更新: 假设现有连续的三个压缩列表节点l1,l2,l3,长度分别为 253,253,253,现在往第一个节点前添加一个长度超过254的节点,这个时候l1要给previous_entry_length分配5个字节来存储长度,所以列表本身长度会变为257,这将导致l2也需要5字节存储l1的长度,l3也会产生同样的变化,这样由一个列表操作引起的一系列更新操作成为连锁更新

上一篇:Maven学习笔记-04-Eclipse下maven项目在Tomcat7和Jetty6中部署调试


下一篇:Wireshark 基本介绍和学习 TCP 三次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