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ddlepaddle初步印象

从其官网整理了一些资料如下:

1、基本概念

基本使用概念

PaddlePaddle是源于百度的一个深度学习平台。PaddlePaddle为深度学习研究人员提供了丰富的API,可以轻松地完成神经网络配置,模型训练等任务。 这里将介绍PaddlePaddle的基本使用概念,并且展示了如何利用PaddlePaddle来解决一个经典的线性回归问题。

2、安装

PaddlePaddle的编译选项

PaddlePaddle的编译选项,包括生成CPU/GPU二进制文件、链接何种BLAS库等。用户可在调用cmake的时候设置它们,详细的cmake使用方法可以参考 官方文档 。

Bool型的编译选项

用户可在cmake的命令行中,通过使用 -D 命令设置该类编译选项,例如

cmake .. -DWITH_GPU=OFF
Bool型的编译选项¶
选项 说明 默认值
WITH_GPU 是否支持GPU。 取决于是否寻找到CUDA工具链
WITH_DOUBLE 是否使用双精度浮点数。
WITH_DSO 是否运行时动态加载CUDA动态库,而非静态加载CUDA动态库。
WITH_AVX 是否编译含有AVX指令集的PaddlePaddle二进制文件
WITH_PYTHON 是否内嵌PYTHON解释器。方便今后的嵌入式移植工作。
WITH_STYLE_CHECK 是否编译时进行代码风格检查
WITH_RDMA 是否开启RDMA
WITH_TIMER 是否开启计时功能。如果开启会导致运行略慢,打印的日志变多,但是方便调试和测Benchmark
WITH_TESTING 是否开启单元测试 取决于是否寻找到GTEST
WITH_DOC 是否编译中英文文档
WITH_SWIG_PY 是否编译PYTHON的SWIG接口,该接口可用于预测和定制化训练 取决于是否寻找到SWIG

BLAS/CUDA/Cudnn的编译选项

BLAS

PaddlePaddle支持以下任意一种BLAS库:MKL ,ATLAS ,OpenBlAS 和 REFERENCE BLAS 。

BLAS路径相关的编译选项¶
编译选项 描述 注意
MKL_ROOT MKL的路径 ${MKL_ROOT}/include下需要包含mkl.h,${MKL_ROOT}/lib目录下需要包含mkl_core,mkl_sequential和mkl_intel_lp64三个库。
ATLAS_ROOT ATLAS的路径 ${ATLAS_ROOT}/include下需要包含cblas.h,${ATLAS_ROOT}/lib下需要包含cblas和atlas两个库。
OPENBLAS_ROOT OpenBLAS的路径 ${OPENBLAS_ROOT}/include下需要包含cblas.h,${OPENBLAS_ROOT}/lib下需要包含openblas库。
REFERENCE_CBLAS_ROOT REFERENCE BLAS的路径 ${REFERENCE_CBLAS_ROOT}/include下需要包含cblas.h,${REFERENCE_CBLAS_ROOT}/lib下需要包含cblas库。

CUDA/Cudnn

PaddlePaddle可以使用cudnn v2之后的任何一个版本来编译运行,但尽量请保持编译和运行使用的cudnn是同一个版本。 我们推荐使用最新版本的cudnn v5.1。

编译选项的设置

PaddePaddle通过编译时指定路径来实现引用各种BLAS/CUDA/Cudnn库。cmake编译时,首先在系统路径(/usr/lib:/usr/local/lib)中搜索这几个库,同时也会读取相关路径变量来进行搜索。 通过使用 -D 命令可以设置,例如

cmake .. -DMKL_ROOT=/opt/mkl/ -DCUDNN_ROOT=/opt/cudnnv5

注意:这几个编译选项的设置,只在第一次cmake的时候有效。如果之后想要重新设置,推荐清理整个编译目录(rm -rf)后,再指定。

3、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

加载PaddlePaddle

在进行网络配置之前,首先需要加载相应的Python库,并进行初始化操作。

import paddle.v2 as paddle
import numpy as np
paddle.init(use_gpu=False)

搭建神经网络

搭建神经网络就像使用积木搭建宝塔一样。在PaddlePaddle中,layer是我们的积木,而神经网络是我们要搭建的宝塔。我们使用不同的layer进行组合,来搭建神经网络。 宝塔的底端需要坚实的基座来支撑,同样,神经网络也需要一些特定的layer作为输入接口,来完成网络的训练。

例如,我们可以定义如下layer来描述神经网络的输入:

x = paddle.layer.data(name='x', type=paddle.data_type.dense_vector(2))
y = paddle.layer.data(name='y', type=paddle.data_type.dense_vector(1))

其中x表示输入数据是一个维度为2的稠密向量,y表示输入数据是一个维度为1的稠密向量。

PaddlePaddle支持不同类型的输入数据,主要包括四种类型,和三种序列模式。

四种数据类型:

  • dense_vector:稠密的浮点数向量。
  • sparse_binary_vector:稀疏的01向量,即大部分值为0,但有值的地方必须为1。
  • sparse_float_vector:稀疏的向量,即大部分值为0,但有值的部分可以是任何浮点数。
  • integer:整数标签。

三种序列模式:

  • SequenceType.NO_SEQUENCE:不是一条序列
  • SequenceType.SEQUENCE:是一条时间序列
  • SequenceType.SUB_SEQUENCE: 是一条时间序列,且序列的每一个元素还是一个时间序列。

不同的数据类型和序列模式返回的格式不同,列表如下:

  NO_SEQUENCE SEQUENCE SUB_SEQUENCE
dense_vector [f, f, ...] [[f, ...], [f, ...], ...] [[[f, ...], ...], [[f, ...], ...],...]
sparse_binary_vector [i, i, ...] [[i, ...], [i, ...], ...] [[[i, ...], ...], [[i, ...], ...],...]
sparse_float_vector [(i,f), (i,f), ...] [[(i,f), ...], [(i,f), ...], ...] [[[(i,f), ...], ...], [[(i,f), ...], ...],...]
integer_value i [i, i, ...] [[i, ...], [i, ...], ...]

其中,f代表一个浮点数,i代表一个整数。

注意:对sparse_binary_vector和sparse_float_vector,PaddlePaddle存的是有值位置的索引。例如,

  • 对一个5维非序列的稀疏01向量 [0, 1, 1, 0, 0] ,类型是sparse_binary_vector,返回的是 [1, 2] 。
  • 对一个5维非序列的稀疏浮点向量 [0, 0.5, 0.7, 0, 0] ,类型是sparse_float_vector,返回的是 [(1, 0.5), (2, 0.7)] 。

在定义输入layer之后,我们可以使用其他layer进行组合。在组合时,需要指定layer的输入来源。

例如,我们可以定义如下的layer组合:

y_predict = paddle.layer.fc(input=x, size=1, act=paddle.activation.Linear())
cost = paddle.layer.mse_cost(input=y_predict, label=y)

其中,x与y为之前描述的输入层;而y_predict是接收x作为输入,接上一个全连接层;cost接收y_predict与y作为输入,接上均方误差层。

最后一层cost中记录了神经网络的所有拓扑结构,通过组合不同的layer,我们即可完成神经网络的搭建。

训练模型

在完成神经网络的搭建之后,我们首先需要根据神经网络结构来创建所需要优化的parameters,并创建optimizer。 之后,我们可以创建trainer来对网络进行训练。

parameters = paddle.parameters.create(cost)
optimizer = paddle.optimizer.Momentum(momentum=0)
trainer = paddle.trainer.SGD(cost=cost,
                             parameters=parameters,
                             update_equation=optimizer)

其中,trainer接收三个参数,包括神经网络拓扑结构、神经网络参数以及迭代方程。

在搭建神经网络的过程中,我们仅仅对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行了描述。而trainer需要读取训练数据进行训练,PaddlePaddle中通过reader来加载数据。

# define training dataset reader
def train_reader():
    train_x = np.array([[1, 1], [1, 2], [3, 4], [5, 2]])
    train_y = np.array([-2, -3, -7, -7])
    def reader():
        for i in xrange(train_y.shape[0]):
            yield train_x[i], train_y[i]
    return reader

最终我们可以调用trainer的train方法启动训练:

# define feeding map
feeding = {'x': 0, 'y': 1}

# event_handler to print training info
def event_handler(event):
    if isinstance(event, paddle.event.EndIteration):
        if event.batch_id % 1 == 0:
            print "Pass %d, Batch %d, Cost %f" % (
                event.pass_id, event.batch_id, event.cost)
# training
trainer.train(
    reader=paddle.batch(train_reader(), batch_size=1),
    feeding=feeding,
    event_handler=event_handler,
    num_passes=100)

关于PaddlePaddle的更多使用方法请参考 进阶指南。

线性回归完整示例

下面给出在三维空间中使用线性回归拟合一条直线的例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import paddle.v2 as paddle
import numpy as np

# init paddle
paddle.init(use_gpu=False)

# network config
x = paddle.layer.data(name='x', type=paddle.data_type.dense_vector(2))
y_predict = paddle.layer.fc(input=x, size=1, act=paddle.activation.Linear())
y = paddle.layer.data(name='y', type=paddle.data_type.dense_vector(1))
cost = paddle.layer.mse_cost(input=y_predict, label=y)

# create parameters
parameters = paddle.parameters.create(cost)
# create optimizer
optimizer = paddle.optimizer.Momentum(momentum=0)
# create trainer
trainer = paddle.trainer.SGD(cost=cost,
                             parameters=parameters,
                             update_equation=optimizer)

# event_handler to print training info
def event_handler(event):
    if isinstance(event, paddle.event.EndIteration):
        if event.batch_id % 1 == 0:
            print "Pass %d, Batch %d, Cost %f" % (event.pass_id, event.batch_id,
                                                  event.cost)

# define training dataset reader
def train_reader():
    train_x = np.array([[1, 1], [1, 2], [3, 4], [5, 2]])
    train_y = np.array([-2, -3, -7, -7])

    def reader():
        for i in xrange(train_y.shape[0]):
            yield train_x[i], train_y[i]

    return reader

# define feeding map
feeding = {'x': 0, 'y': 1}

# training
trainer.train(
    reader=paddle.batch(
        train_reader(), batch_size=1),
    feeding=feeding,
    event_handler=event_handler,
    num_passes=100)
上一篇:python_Opencv_处理鼠标事件


下一篇:myeclipse使用git图文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