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
Python中列表是可变的,这是它区别于字符串和元组的最重要的特点,一句话概括即:列表可以修改,而字符串和元组不能以下是 Python 中列表的方法
方法 | 描述 |
---|---|
list.append(x) | 把一个元素添加到列表的结尾,相当于 a[len(a):] = [x]。 |
list.extend(L) | 通过添加指定列表的所有元素来扩充列表,相当于 a[len(a):] = L。 |
list.insert(i, x) | 在指定位置插入一个元素。第一个参数是准备插入到其前面的那个元素的索引,例如 a.insert(0, x) 会插入到整个列表之前,而 a.insert(len(a), x) 相当于 a.append(x) 。 |
list.remove(x) | 删除列表中值为 x 的第一个元素。如果没有这样的元素,就会返回一个错误。 |
list.pop([i]) | 从列表的指定位置移除元素,并将其返回。如果没有指定索引,a.pop()返回最后一个元素。元素随即从列表中被移除。(方法中 i 两边的方括号表示这个参数是可选的,而不是要求你输入一对方括号,你会经常在 Python 库参考手册中遇到这样的标记。) |
list.clear() | 移除列表中的所有项,等于del a[:]。 |
list.index(x) | 返回列表中第一个值为 x 的元素的索引。如果没有匹配的元素就会返回一个错误。 |
list.count(x) | 返回 x 在列表中出现的次数。 |
list.sort() | 对列表中的元素进行排序。 |
list.reverse() | 倒排列表中的元素。 |
list.copy() | 返回列表的浅复制,等于a[:]。 |
将列表当做堆栈使用
列表方法使得列表可以很方便的作为一个堆栈来使用,堆栈作为特定的数据结构,最先进入的元素最后一个被释放(后进先出)。用 append() 方法可以把一个元素添加到堆栈顶。用不指定索引的 pop() 方法可以把一个元素从堆栈顶释放出来将列表当作队列使用
也可以把列表当做队列用,只是在队列里第一加入的元素,第一个取出来;但是拿列表用作这样的目的效率不高。在列表的最后添加或者弹出元素速度快,然而在列表里插入或者从头部弹出速度却不快(因为所有其他的元素都得一个一个地移动)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que输出deque(['Eric', 'John', 'Michael', 'Terry', 'Graham'])EricJohndeque(['Michael', 'Terry', 'Graham'])
queue = deque(["Eric", "John", "Michael"])
queue.append("Terry") # 入队
queue.append("Graham") # 入队
print(queue)
print(queue.popleft()) # 出队
print(queue.popleft()) # 出队
print(queue)
列表推导式
列表推导式提供了从序列创建列表的简单途径。通常应用程序将一些操作应用于某个序列的每个元素,用其获得的结果作为生成新列表的元素,或者根据确定的判定条件创建子序列。
每个列表推导式都在 for 之后跟一个表达式,然后有零到多个 for 或 if 子句。返回结果是一个根据表达从其后的 for 和 if 上下文环境中生成出来的列表。如果希望表达式推导出一个元组,就必须使用括号
vec = [2, 4, 6]
print([3*x for x in vec])
嵌套列表解析
Python的列表还可以嵌套matrix = [输出[[1, 5, 9], [2, 6, 10], [3, 7, 11], [4, 8,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print([[row[i] for row in matrix] for i in range(4)])
del 语句
使用 del 语句可以从一个列表中依索引而不是值来删除一个元素。这与使用 pop() 返回一个值不同。可以用 del 语句从列表中删除一个切割,或清空整个列表(我们以前介绍的方法是给该切割赋一个空列表)
a = [-1, 1, 66.25, 333, 333, 1234.5]
del a[0] # 按索引删除对应元素
print(a)
del a[2:4] # 切片
print(a)
del a[:] # 全部删除
print(a)
元组和序列
元组由若干逗号分隔的值组成元组在输出时总是有括号的,以便于正确表达嵌套结构。在输入时可能有或没有括号, 不过括号通常是必须的(如果元组是更大的表达式的一部分)
t = 12345, 54321, "hello!" # 无括号定义元祖类型数据输出12345(12345, 54321, 'hello!')((12345, 54321, 'hello!'), (1, 2, 3, 4, 5))
print(t[0])
print(t)
u = t, (1, 2, 3, 4, 5) #元祖嵌套
print(u)
集合
集合也支持推导式集合是一个无序不重复元素的集。基本功能包括关系测试和消除重复元素。
可以用大括号({})创建集合。注意:如果要创建一个空集合,你必须用 set() 而不是 {} ;后者创建一个空的字典
basket = {'apple', 'orange', 'apple', 'pear', 'orange', 'banana'}
print(basket) # 输出集合
# 检测成员
print('apple' in basket )
a = {x for x in 'abracadabra' if x not in 'abc'}
print(a)
字典
另一个非常有用的 Python 内建数据类型是字典。
序列是以连续的整数为索引,与此不同的是,字典以关键字为索引,关键字可以是任意不可变类型,通常用字符串或数值。
理解字典的最佳方式是把它看做无序的键=>值对集合。在同一个字典之内,关键字必须是互不相同。
一对大括号创建一个空的字典:{}
tel = {'jack': 4098, 'sape': 4139}构造函数 dict() 直接从键值对元组列表中构建字典。如果有固定的模式,列表推导式指定特定的键值对:
tel['guido'] = 4127
print(tel)
print(tel['jack'])
del tel['sape']
print(tel)
print(list(tel.keys())) # 获取键值
print(sorted(tel.keys())) # 获取键值,排序
print('guido' in tel )
dict([('sape', 4139), ('guido', 4127), ('jack', 4098)])
字典推导可以用来创建任意键和值的表达式词典
{x: x**2 for x in (2, 4, 6)}
如果关键字只是简单的字符串,使用关键字参数指定键值对有时候更方便:
dict(sape=4139, guido=4127, jack=4098)
遍历技巧
在字典中遍历时,关键字和对应的值可以使用 items() 方法同时解读出knights = {'gallahad': 'the pure', 'robin': 'the brave'}在序列中遍历时,索引位置和对应值可以使用 enumerate() 函数同时得到
for k, v in knights.items():
print(k,v)
for i, v in enumerate(['tic', 'tac', 'toe']):
print(i, v)
同时遍历两个或更多的序列,可以使用 zip() 组合
questions = ['name', 'quest', 'favorite color']
answers = ['lancelot', 'the holy grail', 'blue']
for q, a in zip(questions, answers):
print('What is your {0}? It is {1}.'.format(q, a))
要反向遍历一个序列,首先指定这个序列,然后调用 reversed() 函数
要按顺序遍历一个序列,使用 sorted() 函数返回一个已排序的序列,并不修改原值
小结:元组不可变,若元组的成员可变类型,则成员可编辑
a = [1,2,3,4]
b = [5,6,7,8]
c = [9,10,11,12]
t = a,b,c # 定义元祖类型数据
print(t)
del b[1:4]
print(t)
列表推导式(又称列表解析式)提供了一种简明扼要的方法来创建列表
它的结构是在一个中括号里包含一个表达式,然后是一个for语句,然后是 0 个或多个 for 或者 if 语句。那个表达式可以是任意的,意思是你可以在列表中放入任意类型的对象。返回结果将是一个新的列表,在这个以 if 和 for 语句为上下文的表达式运行完成之后产生。
列表推导式的执行顺序:各语句之间是嵌套关系,左边第二个语句是最外层,依次往右进一层,左边第一条语句是最后一层
[x*y for x in range(1,5) if x > 2 for y in range(1,4) if y < 3]
执行顺序
for x in range(1,5)
if x > 2
for y in range(1,4)
if y < 3
x*y
有多个列表需要遍历时,需要zip,除了用'{0}{1}'.format(q,a)的方法,还可以使用%s方法(两者效果一样一样的)
questions=['name','quest','favorite color']
answers=['qinshihuang','the holy','blue']
for q,a in zip(questions,answers):
print('what is your %s? it is %s' %(q,a))
print('what is your {0}? it is {1}'.format(q,a))
教程中遍历 dict 使用的 .items() 方法配合 for 循环,非常简明易懂,但有一项需要注意的是,在 for 循环中,使用单个变量和双变量的区别
knights = {'gallahad': 'the pure', 'robin': 'the brave'}使用 k 和 v 两个变量时,将键与值分别赋予 k 和 v。使用 k 一个变量时,将对应的键与值作为一个整体赋给 k。所以,最终 print 的显示内容是有区别的。不只是此例,程序设计过程中有很多地方都会体现个体与整体的差异,虽然显示出来的结果非常相似,但逻辑上却是完全不同的
for k, v in knights.items():
print(k, v)
knights = {'gallahad': 'the pure', 'robin': 'the brave'}
for k in knights.items():
print(k)
使用小括号包裹推导式会生成生成器对象,而不是元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