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manacher\) 算法是一种 字符串算法,通常用于求解给定的字符串 \(S\) 内最长的回文子串长度。其充分利用了回文串的 对称性,可以在 \(O(n)\) 的时间复杂度内求出最长回文子串。\(manacher\) 算法的主要思路和 \(KMP\) 算法类似,都是通过已经求出的子串信息来加速暴力枚举的过程。
算法思想
\(manacher\) 算法通过回文的对称性来确定出一部分已经确定的回文子串,从而减少枚举的长度,达到线性的时间复杂度。当然,在对字符串进行 \(manacher\) 算法之前需要对字符串进行处理。
首先考虑最暴力的做法:枚举 \(0 \leq i < n\),将下标 \(i\) 作为可能的回文子串中点。用双指针向两端扩展,遇到不同的字符退出。这样做需要分类讨论回文子串长度为 奇数 和回文子串长度为 偶数 的情况,并且最坏情况下对于每一个 \(i\) 都需要扫描一遍字符串。时间复杂度为 \(O(n^2)\)。
为了避免分类讨论,我们考虑在每个字符的首尾都增加一个没有在字符串 \(S\) 中出现过的字符。例如当字符串 \(S = \texttt{texas}\) 时,在每个字符的首位都增加一个字符 \(\texttt{#}\) 以后,最终的字符串 \(S^{\prime} = \texttt{#t#e#x#a#s#}\) 。这时我们发现字符串 \(S\) 中的回文子串无论长度奇偶,在字符串 \(S^{\prime}\) 对应的字符串长度一定为奇数。
对于优化过暴力的 \(manacher\) 算法,为了减少对边界的判断,我们再在字符串的开头加上另一个没有字符串中出现过的字符。最终的字符串 \(S^{\prime\prime}\) 可能会是 \(\texttt{|#t#e#x#a#s#}\)。具体的原因参见下文。为方便起见,下文出现的字符串 \(S\) 全部指代此处的字符串 \(S^{\prime\prime}\)。
定义 \(len_i\) 表示字符串 \(S\) 以下标 \(i\) 为回文子串中点时的最长回文子串长度半径。例如 \(S = \texttt{|#a#b#a#b#a#}\) 时 \(len_6 = 6\),对应回文子串 \(\texttt{#a#b#a#b#a#}\)。假设字符串 \(S\) 内中点在 \([0, i - 1]\) 区间内最靠右且最长的回文子串为 \(a\),设 \(a\) 的中点为 \(p\),\(a\) 的右端点在 \(S\) 中的下标为 \(r\)。此时我们考虑能否直接从 \([len_0, len_{i - 1}]\) 中贡献一部分确定的回文子串,减少枚举量。此时稍微分类讨论。
假如 \(i > r\),那么因为以 \(i\) 为中点的最长回文子串一定会包含 \(S_{0, i}\) 以外的部分,所以无法直接从 \([len_0, len_{i - 1}]\) 转移,考虑暴力双指针枚举。反之,若 \(i \leq r\),那么我们可以先确定一部分回文子串。因为 \(i\) 被包含在某一个回文子串内,所以在该回文子串 \(a = [S_l, S_r]\) 内一定存在一个回文子串,使得这个回文子串是以 \(i\) 为中点的回文子串的子串。
结合一个例子来理解。不妨设 \(S = \texttt{|#t#e#x#e#x#}\),假设现在要更新 \(len_8, S_8 = \texttt{e}\)。此时 \(p = 6, r = 9\)。因为 \(8 < 9\),所以可以考虑先确定一部分回文子串。我们发现因为 \(i\) 被包含在回文子串内,所以在区间 \([i - len_i + 1, i + len_i - 1]\) 内一定存在至少两个 \(S_i\),并且 \(S_i = S_{2 \times p - i}\)。具体到这个例子也就是在 \(4\) 的位置一定为 \(\texttt{e}\)。这时 \(len_{2 \times p - i}\) 一定已经计算过了,并且由于位置 \(i\) 也在目前最右侧的最长回文子串内,所以位置 \(i\) 的回文子串一定包含长度为 \(len_{2 \times p - i} \times 2 - 1\) 的与位置 \(2 \times p - i\) 的回文子串相同的子串。我们还需要考虑溢出,假如 \(len_{2 \times p - i}\) 过大,延伸到了右侧最长回文子串的右边,那么因为我们没有计算右边的值,所以不能用这个值来更新。那么因为 \(i + len_{2 \times p - i} > r, 2 \times p - i - len_{2 \times p - i} < l\),所以回文子串一定可以包含 \(S_{i, r}\)。因此当 \(i \leq r\) 的时候,可以确定的回文子串长度最大为 \(\min\{len_{2 \times p - i}, r - i + 1\}\)。
从确定的回文子串两侧开始延伸双指针,直到遇到不同的字符为止。因为在循环的过程中最右侧最长回文子串的右端点是不降的,如果当前回文子串的右端点不超过右侧最长回文子串的右端点,那么直接转移的时间复杂度显然是 \(O(1)\)。如果超过,则此时右侧最长回文子串的右端点一定会增加。右端点右移的时间复杂度为 \(O(n)\)。因此 \(manacher\)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n)\)。
在代码实现的时候,存储 \(len\) 时不必过多判断边界。这里可以不用 \(- 1\),相应地代码中也有一些需要更改的地方。下面的模板字符串下标从 \(0\) 开始,因此边界条件的判断是对的。
参考代码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 = 1.1e7 + 5;
int n, cnt, ans;
int len[maxn * 3];
char a[maxn], s[maxn * 3];
void get_str()
{
s[cnt] = '#';
s[++cnt] = '|';
for (int i = 0; i < n; i++)
{
s[++cnt] = a[i];
s[++cnt] = '|';
}
}
int main()
{
int r = 0, mid = 0;
scanf("%s", a);
n = strlen(a);
get_str();
for (int i = 1; i <= cnt; i++)
{
if (i <= r)
len[i] = min(len[2 * mid - i], r - i + 1);
while (s[i - len[i]] == s[i + len[i]])
len[i]++;
if (len[i] + i - 1 >= r)
{
r = len[i] + i - 1;
mid = i;
}
ans = max(ans, len[i]);
}
printf("%d\n", ans - 1);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