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B+树 (前言)

B+树Search的问题

顺序索引的缺点是:对于查找index和顺序扫描而言,文件越大效率越低。尽管我们可以通过file reorganization来给它优化,但是频繁的这样做是undesirable的。
B+树是其中最好的一种索引,其插入和删除依旧可以保持很高的效率。B+树采用了Balanced Tree的做法,即 每一个从root到leaf的距离都是相等的。我们假定一个数字n,让非根节点和非叶节点的child数量保持在n除以2向下取整到n之间,让root保持在2到n个孩子之间(如果根不是叶节点,则根至少有两个节点),让叶节点的元素个数保持在n - 1到 (n - 1) / 2向下取整之间,让具有k个字节点的非叶节点包含k-1个child。我们就可以看到,尽管(1)B+树的插入和删除相当麻烦。(2)每个节点都可以保持一种half empty,即半空的状态,会浪费空间。,即使这样,它也是最优的,因为无需file reorganization。

B+树的本质是多层索引,但又有别于顺序多层索引。
Database System Concept这本书将B+树按照unique search key(无重复search key)和none unique search key(有重复search key)分别讨论,首先先讨论第一种情况:
假定:B+树的单个node有n-1个search key value,[k1, ... kn-1],每一个key都被一个指针指向,那么就有n个指针。所以我们可以猜测出此node的结构:[p1->k1, p2->k2, .., pn-1->kn-1, pn],最后pn指向下一个node。假定1 < i < j < n,那么ki < kj。
关于B+树 (前言)
一个矛盾的问题是,B+树到底是稠密索引,还是稀疏索引?书上有提到:“If the B+-tree index is used as a dense index (as is usually the case), every search-key value must appear in some leaf node.”,那也就是说,B+树是dense index。书上又说:“The nonleaf nodes of the B+-tree form a multilevel (sparse) index on the leaf nodes.”。说明中间节点又是稀疏索引。综上,我们并不能简单的定义B+树到底是sparse index还是dense index,这样都是以偏概全的。

关于B+树 (前言)
按照这张图的情况,我们假定一个节点包含了m个指针,m <= n,Pm指针有两种存在的可能,假设其对应的search key是Km,上一个则key是Km-1。(1)当这个Pm是P1的时候,Pm指的子树是所有节点都小于K1的。(2)当Pm不是P1的时候,其指的子树的值要大于等于Km-1。
之前提到,数据库要处理none unique search key的情况。书有提到了两种错误的构想和一种对的构想。
(1)将重复的search key往后延伸,且将条件更改为i<j那么Ki<=Kj。
(2)将重复的search key作为一个bucket,每一个桶内存record pointers。
这两种都是不现实的,第一种会很难写,第二种占内存。
正确的解决办法是规定一个正确的主键ID,将可能重复的key比如Name组合一个复合主键<ID, Name>。

关于B+树 (前言)

Search比想象的简单,本来以为这种复杂的结构会用递归什么的。
简单来说,假设v是目标key,循环遍历当前节点的元素,寻找比v大的元素的最小值,首先建立一个cursor,此游标是一个B+树节点的指针。
(1)假设没有,那么v本身是最大的,寻找此节点最后一个非空指针,将cursor后移。也就是说比v大的节点在下一层。
(2)假设有,那么那么v不是最大的,所以要找大于等于且最接近于v的ki
(3)假设有等于v的ki,那么,下一层也一样会出现等于v的kx,将游标由ki+1对应的pi+1向下移动一层。
(4)假设只有大于v的ki,那么,无需将i+1,当前的ki和pi就代表了正确的下一层,c = c.pi
以上操作不用递归,直接用while(c不是叶节点)写死即可。
当到达叶节点时,直接顺序遍历,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关于B+树 (前言)
range search有些难。首先先用lb当v遍历树,首先找到目标的leaf node(而不是直接找lb在不在)。
首先找>=lb的最小值Ki
(1)假设Ki可以找到,说明lb并不是大于这个节点。
(2)假设找不到,说明lb大于这个节点。
按照2的情况,通过某些微小的移动将其变为1的情况(将此节点后移,这样ki可能会找到,如果还没有找到,继续后移)
这里不赘述详细的找出lb到ub所有节点的详细步骤,因为本质上是一个单链表的O(m-n)的查找问题,书是用while做的,这个实现因人而异。
B+树的时间复杂度是关于B+树 (前言)

N为key的总数目,n为度。详细证明书也没有说,估计是太难了。
其中root基本是在buffer中,因为root是最被频繁hit的节点,所以按照前几章的理论,数据库结构是:磁盘->Buffer Management+LRU(其中磁盘内容以指针混写的方式被存入buffer),显然在这两层之上的一定是一个B+ Tree。因为我们说所谓查找,最后查找的无非是B+树的子节点,那么该节点从何而来呢?也就是该节点的指针到底是指向谁呢?显然一定不会是一个硬盘地址,因为硬盘没有地址,只有内存有地址,声明一个char* p,此p一定是一个内存里的指针,而不是一个硬盘的指针,硬盘没有指针,只有001010010。所以,我们推断B+树一定是指向了Buffer,所有B+树的数据一定是从Buffer中读取的,所有Buffer中的数据一定是从硬盘读取的,不存在跨级的现象。综上所述,为什么访问root基本一定不会在hit磁盘?因为是LRU起的作用。
那么,研究访问root是不是要hit磁盘是否等同于在研究鸡蛋从大头打合适还是小头打合适?非也。
如果我们有1000000个key,度为50,经过计算,B+树节点要被 hit 4次,既然所有B+树节点来自于磁盘,那么等同于磁盘要被hit四次。假设LRU通过优化,将root节点存入buffer,那么磁盘就会被hit三次,性能提高了百分之20。而AVL树要被hit 20次。
对于range search。除了log的复杂度,还需要加上
关于B+树 (前言)
M为顺序遍历的point数,(n/2)是考虑平均半空的情况。

上一篇:案例分析——2020春HIT网络与社会导论


下一篇:python GUI - tkinter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