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inux的磁盘管理
1.1查看磁盘空间
1.1.1 df
df命令用于显示磁盘的空间使用情况。
df [-option]
常用参数:
- -i:使用inodes显示结果
- -k:使用KBytes显示结果
- -m:使用MBytes显示结果
1.1.2 du
du命令用于显示指定目录下所有文件以及子目录所占用的磁盘空间大小。如果不指定目录名称,则统计当前目录下所有文件及子目录的占用空间大小。
du [-option] [目录名称]
常用参数:
- -b:列出的值以bytes输出
- -k:列出的值以kb输出
- -m:列出的值以mb输出
- -s:只列出总值
1.2 磁盘分割
fdisk用于显示或进行分区,如果带上参数-l则表示显示,如果不带参数,直接写上设备名称,则表示对该存储设备进行分区。
fdisk [-option] [设备名称]
常用参数:
- -l:显示分区情况
#希望显示sda(scsi接口的硬盘)设备的分区情况
fdisk -l /dev/sda
1.3 设备挂载
1.3.1 mount
mount命令用于挂载存储设备。
mount [-ah1V]
#挂载点可以随意指定,但需要注意的是指定的目录一定要为空目录。
mount [-t 类型] 设备名称 挂载点
常用参数:
- -a:按照/etc/fstab的内容挂载所有相关设备
- -h:mount帮助信息
- -l:列出当前挂载的所有设备与挂载点
- -V:列出mount版本
- -t:指定挂载的存储设备的文件系统,比如vfat、fat、 ext、 ext2、 ext4、iso9660、ntfs等
#用iso9660文件系统格式挂载光盘设备,挂载点是/mnt目录,挂载成功后,我们可以在/mnt目录下看到并读取这张光盘上的所有内容。-t ios9660有时可以省略,对于标准的cd光盘mount会自动识别其文件系统。
mount -t iso9660 /dev/cdrom /mnt
1.3.2 unmount
unmount命令用于写在已经挂载的设备。
unmount 挂载点或设备名称
unmount命令用于卸载已经挂载的设备
#1. 通过挂载点卸载
unmount /mnt
#2.通过设备卸载
unmount /dev/cdrom
2.Linux的文本编辑vi
2.1一般模式下移动光标
h或左方向键 | 光标向左移动一个字符 |
j或者向下方向键 | 光标向下移动一个字符 |
k或者向上方向键 | 光标向上移动一个字符 |
l或者右方向键 | 光标向右移动一个方向键 |
ctrl+f或者pageDown键 | 屏幕向后移动一页 |
ctrl+f或者pageUp键 | 屏幕向前移动一页 |
ctrl+d | 屏幕向后移动半页 |
ctrl+u | 屏幕向前移动半页 |
+ | 光标移动到非空格符的下一列 |
- | 光标移动到非空格符的上一列 |
n空格(n是数字) | 按下数字n然后按空格,则光标向右移动n个字符,如果该行字符数小于n,则光标继续从下行开始向右移动,一直到n |
0(数字) | 移动到本行行首 |
$ | 移动到本行行首 |
H | 光标移动到当前屏幕的最顶行 |
M | 光标移动当前屏幕的*那一行 |
L | 光标移动到当前屏幕的最底行 |
G | 光标移动到文本的最末行 |
nG(n是数字) | 移动到该文本的第n行 |
gg | 移动到该文本的首行 |
n回车(n是数字) | 光标向下移动n行 |
2.2一般模式下查找与替换
/word | 向光标之后寻找字符串word。当找到第一个后,按“n”继续搜索后一个 |
?word | 向光标之前寻找字符串word。当找到第一个后,按“n”继续搜索前一个 |
:n1,n2s/word1/word2/g | 将n1和n2行之间所有的word1替换为word2,分隔符也可以使用# |
:1,$s/word1/word2/g | 从第一行到最末行,将所有的word1替换为word2 |
:1,$s/word1/word2/gc | 加上c,在替换前需要用户确认 |
2.3 一般模式下删除,复制粘贴
x,X | x为向后删除一个字符,X为向前删除一个字符 |
nx(n为数字) | 向后删除n个字符 |
dd | 删除光标所在的那一行 |
ndd(n为数字) | 删除光标所在的向下n行 |
d1G | 删除光标所在行到第一行的所有数据 |
dG | 删除光标所在行到末行的所有数据 |
yy | 复制光标所在的那行 |
nyy | 复制从光标所在行起向下n行 |
p,P | p复制的数据从光标下一行粘贴,P则从光标上一行粘贴 |
y1G | 复制光标所在行到第一行的所有数据 |
yG | 复制光标所在行到末行的所有数据 |
J | 将光标所在行与下一行的数据结合成同一行 |
u | 还原过去的操作 |
2.4进入编辑模式
i | 在当前字符前插入字符 |
I | 在当前行行首插入字符 |
a | 在当前字符后插入字符 |
A | 在当前行行末插入字符 |
o | 在当前行下插入新的一行 |
O | 在当前行上插入新的一行 |
r | 替换光标所在的字符,只替换一次 |
R | 一直替换光标所在的字符,一直到按下ESC |
命令模式
:w | 将变结果的文本保存 |
:w! | 若文本属性为只读时,强制保存 |
:q | 推出vim |
:q! | 不管编辑或未编辑都不保存退出 |
:wq | 保存,推出 |
:e! | 将文档还原成最原始状态 |
ZZ | 若文档没有改动,则不存储离开;若文档改动过,则存储后离开,等同于:wq |
:w[filename] | 编辑后的文档另存为filename |
:r[filename] | 在当前光标所在行的下面读入filename文档的内容 |
:set nu | 在每行的行首显示行号 |
:set nonu | 取消行号 |
:n1,n2 w [filename] | 将n1到n2的内容另存为filename文件 |
:! command | 暂时离开vim运行某个Linux命令,例如:! ls/home暂时列出/home目录下的文件,然后会提示按回车回到vi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