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lin的概述与架构

kylin概述

kylin的产生背景

Apache Kylin的初衷是解决千亿条、万亿条记录的秒级查询问题,关键是打破查询时间随着数据量成线性增长的这个规律

Kylin的工作原理

Apache Kylin的工作原理本质上是MOLAP(Multidimensional 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Cube,也就是多维立方体分析。这是数据分析中相当经典的理论,在关系数据库年代就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
Apache Kylin的工作原理就是对数据模型做Cube预计算,并利用计算的结果加速查询,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1. 指定数据模型,定义维度和度量。
  2. 预计算Cube,计算所有Cuboid并保存为物化视图。
  3. 执行查询时,读取Cuboid,运算,产生查询结果。
    由于Kylin的查询过程不会扫描原始记录,而是通过预计算预先完成表的关联、聚合等复杂运算,并利用预计算的结果来执行查询,因此相比非预计算的查询技术,其速度一般要快一到两个数量级,并且这点在超大的数据集上优势更明显。当数据集达到千亿乃至万亿级别时,Kylin的速度甚至可以超越其他非预计算技术1000倍以上。

Kylin的技术架构

Kylin的概述与架构
Apache Kylin系统可以分为在线查询和离线构建两部分,技术架构如图所示,在线查询的模块主要处于上半区,而离线构建则处于下半

从图可以看出,数据源在左侧,目前主要是Hadoop Hive,保存着待分析的用户数据。根据元数据的定义,下方构建引擎从数据源抽取数据,并构建Cube。数据以关系表的形式输入,且必须符合星形模型(Star Schema)(更复杂的雪花模型在成文时还不被支持,可以用视图将雪花模型转化为星形模型,再使用Kylin)。MapReduce是当前主要的构建技术。构建后的Cube保存在右侧的存储引擎中,一般选HBase作为存储。

完成了离线构建之后,用户可以从上方查询系统发送SQL进行查询分析。Kylin提供了各种Rest API、JDBC/ODBC接口。无论从哪个接口进入,SQL最终都会来到Rest服务层,再转交给查询引擎进行处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SQL语句是基于数据源的关系模型书写的,而不是Cube。Kylin在设计时刻意对查询用户屏蔽了Cube的概念,分析师只需要理解简单的关系模型就可以使用Kylin,没有额外的学习门槛,传统的SQL应用也很容易迁移。查询引擎解析SQL,生成基于关系表的逻辑执行计划,然后将其转译为基于Cube的物理执行计划,最后查询预计算生成的Cube并产生结果。整个过程不会访问原始数据源。

Kylin的概述与架构Kylin的概述与架构 fql123455 发布了64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62 · 访问量 2298 私信 关注
上一篇:2021-03-28


下一篇:饿了么项目使用cube-ui升级(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