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存放数据的文件,本文称其为data file。
数据库的内容在内存里是有缓存的,这里命名为db
buffer。某次操作,我们取了数据库某表格中的数据,这个数据会在内存中缓存一些时间。对这个数据的修改在开始时候也只是修改在内存中的内容。当db
buffer已满或者遇到其他的情况,这些数据会写入data file。
undo,redo
日志在内存里也是有缓存的,这里将其叫做log buffer。磁盘上的日志文件称为log file。log file一般是追加内容,可以认为是顺序写,顺序写的磁盘IO开销要小于随机写。
Undo日志记录某数据被修改前的值,可以用来在事务失败时进行rollback;Redo日志记录某数据块被修改后的值,可以用来恢复未写入data file的已成功事务更新的数据。下面的示例来自于杨传辉《大数据分布式存储系统 原理解析与架构实践》,略作改动。
例如某一事务的事务序号为T1,其对数据X进行修改,设X的原值是5,修改后的值为15,那么Undo日志为
<T1,
,Redo日志为
X, 5><T1,
。
X, 15>
也有把undo和redo结合起来的做法,叫做Undo/Redo日志,在这个例子中Undo/Redo日志为<T1,
。
X, 5, 15>
当用户生成一个数据库事务时,undo log buffer会记录被修改的数据的原始值,redo会记录被修改的数据的更新后的值。
redo日志应首先持久化在磁盘上,然后事务的操作结果才写入db buffer,(此时,内存中的数据和data
file对应的数据不同,我们认为内存中的数据是脏数据),db buffer再选择合适的时机将数据持久化到data
file中。这种顺序可以保证在需要故障恢复时恢复最后的修改操作。先持久化日志的策略叫做Write
,即预写日志。
Ahead Log
在很多系统中,undo日志并非存到日志文件中,而是存放在数据库内部的一个特殊段中。本文中就把这些存储行为都泛化为undo日志存储到undo log file中。
对于某事务T,在log file的记录中必须开始于事务开始标记(比如“start T”),结束于事务结束标记(比如“end T”、”commit
T”)。在系统恢复时,如果在log file中某个事务没有事务结束标记,那么需要对这个事务进行undo操作,如果有事务结束标记,则redo。
在db buffer中的内容写入磁盘数据库文件之前,应当把log buffer的内容写入磁盘日志文件。
有一个问题,redo log buffer和undo log buffer存储的事务数量是多少,是按照什么规则将日志写入log
file?如果存储的事务数量都是1个,也就意味着是将日志立即刷入磁盘,那么数据的一致性很好保证。在执行事T时,突然断电,如果未对磁盘上的redo
log file发生追加操作,可以把这个事务T看做未成功。如果redo log file被修改,则认为事务是成功了,重启数据库使用redo
log恢复数据到db buffer和 data file即可。
如果存储多个的话,其实也挺好解释的。就是db buffer写入data file之前,先把日志写入log
file。这种方式可以减少磁盘IO,增加吞吐量。不过,这种方式适用于一致性要求不高的场合。因为如果出现断电等系统故障,log buffer、db
buffer中的完成的事务会丢失。以转账为例,如果用户的转账事务在这种情况下丢失了,这意味着在系统恢复后用户需要重新转账。
检查点checkpoint
checkpoint是为了定期将db buffer的内容刷新到data file。当遇到内存不足、db buffer已满等情况时,需要将db
buffer中的内容/部分内容(特别是脏数据)转储到data
file中。在转储时,会记录checkpoint发生的”时刻“。在故障回复时候,只需要redo/undo最近的一次checkpoint之后的操作。
幂等性问题
在日志文件中的操作记录应该具有幂等性。幂等性,就是说同一个操作执行多次和执行一次,结果是一样的。例如,5*1
,所以对5的乘1操作具有幂等性。日志文件在故障恢复中,可能会回放多次(比如第一次回放到一半时系统断电了,不得不再重新回放),如果操作记录不满足幂等性,会造成数据错误。
= 5*1*1*1
转载:http://blog.csdn.net/kobejayandy/article/details/50885693
(此文章仅用于个人记忆知识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