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机安装、配置:
安装非常简单,只要获取到 Zookeeper 的压缩包并解压到某个目录如:/home/frank/ZooKeeperInstall/zookeeper-3.3.3下。
配置文件存放在/conf/目录下,将zoo_sample.cfd文件名称改为zoo.cfg, 缺省的配置内容如下:
# The number of milliseconds of each tick
tickTime=2000
# The number of ticks that the initial
# synchronization phase can take
initLimit=10
# The number of ticks that can pass between
# sending a request and getting an acknowledgement
syncLimit=5
# the directory where the snapshot is stored.
dataDir=/home/frank/ZooKeeperInstall /data //这是我修改后的
# the port at which the clients will connect
clientPort=2181
- tickTime:这个时间是作为 Zookeeper 服务器之间或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维持心跳的时间间隔,也就是每个 tickTime 时间就会发送一个心跳。
- dataDir:顾名思义就是 Zookeeper 保存数据的目录,默认情况下,Zookeeper 将写数据的日志文件也保存在这个目录里。
- clientPort:这个端口就是客户端连接 Zookeeper 服务器的端口,Zookeeper 会监听这个端口,接受客户端的访问请求。
当这些配置项配置好后,你现在就可以启动 Zookeeper 了:进入/bin目录 $ zkServer.sh start
启动后要检查 Zookeeper 是否已经在服务,可以通过 netstat – ano 命令查看是否有 clientPort 端口号在监听服务。
集群安装、配置:
Zookeeper 的集群模式的安装和配置也不是很复杂,所要做的就是增加几个配置项。集群模式除了缺省的配置项还要在zoo.cfg文件末尾增加集群中的机器ip、端口等:
server.1=192.168.0.101:2888:3888 server.2=192.168.0.102:2888:3888 其中,在这里要用到缺省配置中的initLimit、syncLimit |
- initLimit:这个配置项是用来配置 Zookeeper 接受客户端(这里所说的客户端不是用户连接 Zookeeper 服务器的客户端,而是 Zookeeper 服务器集群中连接到 Leader 的 Follower 服务器)初始化连接时最长能忍受多少个心跳时间间隔数。当已经超过 5个心跳的时间(也就是 tickTime)长度后 Zookeeper 服务器还没有收到客户端的返回信息,那么表明这个客户端连接失败。总的时间长度就是 5*2000=10 秒
- syncLimit:这个配置项标识 Leader 与 Follower 之间发送消息,请求和应答时间长度,最长不能超过多少个 tickTime 的时间长度,总的时间长度就是 2*2000=4 秒
- server.A=B:C:D:其中 A 是一个数字,表示这个是第几号服务器;B 是这个服务器的 ip 地址;C 表示的是这个服务器与集群中的 Leader 服务器交换信息的端口;D 表示的是万一集群中的 Leader 服务器挂了,需要一个端口来重新进行选举,选出一个新的 Leader,而这个端口就是用来执行选举时服务器相互通信的端口。如果是伪集群的配置方式,由于 B 都是一样,所以不同的 Zookeeper 实例通信端口号不能一样,所以要给它们分配不同的端口号。
除了修改 zoo.cfg 配置文件,集群模式下还要配置一个文件 myid,这个文件在 dataDir 目录下,这个文件里面就有一个数据就是 A 的值,Zookeeper 启动时会读取这个文件,拿到里面的数据与 zoo.cfg 里面的配置信息比较从而判断到底是那个 server。
以上是在namenode的配置,用scp命令将namenode节点的的/home/frank/ZooKeeperInstall拷贝到其余所有主机的/home/frank目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