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batch_size批处理大小、迭代次数之间的关系
问题:当遇到参数Epoch时,我们应该将其具体设置多少呢?或者应该迭代多少次呢?
- epoch的大小跟迭代次数有着密切的关系,我认为通常在迭代次数处于2000-3000之间损失已经处于平稳,大部分在第2000之前已经趋于稳定,如果在2000-3000区间损失仍有较大幅度变化,说明你的数据或模型有问题。
- 那么怎么根据已有的信息,估算出我们应该设置的Epoch大小和迭代次数呢?通过下面的举例说明相信你一定会深刻明白。
举例说明
epoch一次:训练时,所有训练数据集都训练过一次。
举个例子:mnist 数据集有 60000 张图片作为训练数据,10000 张图片作为测试数据。假设现在选择 Batch Size = 100 对模型进行训练。迭代30000次。
- 每个 Epoch 要训练的图片数量:60000(训练集上的所有图像)
- 训练集具有的 Batch 个数: 60000/100=600
- 每个 Epoch 需要完成的 Batch 个数: 600
- 每个 Epoch 具有的 Iteration 个数: 600(完成一个Batch训练,相当于参数迭代一次)
- 每个 Epoch 中发生模型权重更新的次数:600
- 训练 10 个Epoch后,模型权重更新的次数: 600*10=6000
- 不同Epoch的训练,其实用的是同一个训练集的数据。第1个Epoch和第10个Epoch虽然用的都是训练集的60000图片,但是对模型的权重更新值却是完全不同的。因为不同Epoch的模型处于代价函数空间上的不同位置,模型的训练代越靠后,越接近谷底,其代价越小。
- 总共完成30000次迭代,相当于完成了 30000/600=50 个Epoch
- 综上,对于不同的数据集规模要有相应的估计,同时除了Epoch,还有可能是别的影响因素:超参数是我们控制我们模型结构、功能、效率等的 调节旋钮,具体有哪些呢:
- 学习率
- epoch 迭代次数
- 隐藏层
- 激活函数
- batch size
- 优化器,如:Adam,S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