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典政治经济学Classical Political Economy
首先解释名字。economy这个词来自希腊语,原意是家庭管理,加上了形容词political,就是指国家的管理。political economy起初是和其他社会科学混在一起的,不是门独立的学科,研究的是如何管理整个国家的财富。起初的主导理论是重商主义mercantilism,认为财富来自贸易,主张国家的政策目标应该是增加贸易顺差。
1776年,苏格兰人Adam Smith(1723-1790)出版了著作《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一般缩写成《The Wealth of Nations》,批判了重商主义,提出财富来自生产。书中考察了分工怎么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出分工程度取决于市场大小,并阐述了市场运行的基本原则“看不见的手”。从此经济学研究的重点由贸易转向生产。由于这部著作影响巨大,一般把Smith视为经济学的创始人,把1776年视为经济学的诞生年份。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还有:英国人Thomas Malthus(1766-1834),他1798年出版代表作《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英国人David Ricardo(1772-1823),他1817年出版代表作《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英国人John Mill(1806-1873),他1848年出版代表作《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德国人Karl Marx(1818-1883),他1867年出版代表作《Capital》。
古典政治经济学重视研究商品价值的形成和分配,分配问题也就是工资、利润、地租的形成问题。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价值来源于生产,比如Ricardo主张劳动价值论,认为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决定了商品价值,Marx进一步把劳动价值论严格化,建立了一个新的学派。
二、新古典经济学Neocalssical Economics
19世纪70年代,英国人William Jevons(1835-1882)、奥地利人Carl Menger(1840-1921)、在瑞士的法国人Leon Walras(1834-1910)各自独立提出,商品的价值由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决定,史称边际革命。从此消费者的需求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点。现在经济学已经放弃了价值这个不清晰的概念,只谈价格。1891年美国人John Bates Clark(1847-1938)发表论文《Distribution as Determined by a Law of Rent》,提出要素价格由要素对生产的边际贡献决定,从而把分配问题也统一进了价格形成问题。
1890年英国人Alfred Marshall(1842-1924)出版了著作《Principles of Economics》,建立了基于边际分析和部分均衡的新古典经济学体系。这部著作的流行也使得Jevons提出的economics这个词替代了political economy,成为学科的新称呼。Marshall还在剑桥大学把经济学专业独立出来,从而使得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还有爱尔兰人Francis Edgeworth(1845-1926)和美国人Irving Fisher(1867-1947)。
三、现代经济学Modern Economics
和新古典经济学相比,现代经济学主要有以下突破。
1. 宏观经济学的建立。新古典经济学假设市场永远出清,因此难以解释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出版著作《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提出了一套认为市场可以不出清的新理论。之后美国经济学家Paul Samuelson(1915-2009)把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理论和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理论结合起来,叫做新古典综合neoclassical synthesis。新古典综合的微观和宏观是割裂的。经由美国经济学家Milton Friedman(1912-2006)和Robert Lucas(1937-)等人的批判和重构,20世纪70年代后有微观基础的宏观经济学建立了起来。
2.数学工具的引入。数学是一门强大的工具,也是一套强大的语言。数学在经济学里的运用在19世纪就有了。Marshall就是学数学出身的,但他不在正文中用数学,只把数学放在附录里。1947年Samuelson的著作《Foundations of Economic Analysis》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很少有经济学论文用数学,在此之后,很少有经济学论文不用数学。
3.一般均衡理论的建立。现代经济学有一套基本的方法:个体做出选择以最大化偏好,所有个体的决定彼此相符称为均衡。美国经济学家Gary Becker(1930-2014)甚至把这套方法广泛应用于非市场行为。但这套方法首先是在研究市场中建立的。消费者决定需求,生产者决定供给,单个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相等称为部分均衡,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相等称为一般均衡。1939年英国经济学家John Hicks(1904-1989)在著作《Value and Capital》中建立了消费者需求理论。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Kenneth Arrow(1921-2017)和法国经济学家Gérard Debreu(1921-2004)合作发表了论文《Existence of an Equilibrium for a Competitive Economy》,证明了一般均衡的存在性,为经济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博弈论的引入。前面说了经济学研究中要让个体最大化偏好,如果个体的最优选择直接受其他个体的行为影响,应该如何求解呢?这就需要一个数学工具博弈论。1944年匈牙利数学家John von Neumann(1903-1957)和奥地利经济学家Oskar Morgenstern(1902-1977)出版著作《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创立了博弈论。之后美国数学家John Nash(1928-2015)和美国经济学家Lloyd Shapley(1923-2016)分别建立了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的基础。80年代后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5.新制度经济学。英国经济学家Ronald Coase(1910-2013)在1937年的论文《The Nature of the Firm》和1960年的论文《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中指出了产权和交易成本对经济制度运行的重要性。后续的经济学家将他的思想严格表述,使新制度经济学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
6.从完全信息到不完全信息。新古典经济学假设信息是完全的,但现实中人们往往得不到完全信息,并且信息在不同人之间往往是不对称的。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可以通过价格来调节供需,于是波兰经济学家Oskar Lange(1904-1965)指出,可以让*计划者来模拟市场,用虚拟的报价来调节供需,这样计划经济就可行了,这叫市场*。1945年奥地利经济学家Friedrich Hayek(1899-1992)发表论文《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回应,指出计划经济之所以不可行,关键在于信息。每个人拥有的信息是不一样的,市场机制中价格的作用不只是调节供需,更是传递信息,而靠*计划者传递信息效率会很低。1951年Arrow出版著作《Social Choice and Individual Values》,建立了社会选择理论,研究人们的偏好不一样时如何加总的问题。到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Leonid Hurwicz把Arrow的社会选择理论和Hayek的信息传递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了机制设计理论。机制设计理论和前面提到的博弈论是反的,博弈论是给定规则求结果,而机制设计理论是给定结果设计规则。机制设计理论是现在在不完全信息下做研究的基本框架,有两个研究方向,一个是信息传递,一个是执行结果。从机制设计的角度看,市场、*、企业都只是让偏好和信息不同的个人获得激励的机制,各有其适用范围。
7.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拓宽传统经济学的美国经济学家Vernon Smith(1927-)和美国心理学家Daniel Kahneman(1934-)。传统上经济学界曾经认为经济学是没法做实验的,由于Smith等人的努力,现在经济学界知道,有些问题是可以用实验研究的。经济学中的实验有在实验室中进行和在现实中实地进行两种。传统上经济学只是简单地假设个体偏好,Kahneman等人把心理学引入了经济学,从而产生深入研究人类偏好和行为的新经济学分支——行为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