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数组

1、数组

1.1、数组的优点和缺点,并且要理解为什么。
第一:空间存储上,内存地址是连续的。
第二:每个元素占用的空间大小相同。
第三:知道首元素的内存地址。
第四:通过下标可以计算出偏移量。
通过一个数学表达式,就可以快速计算出某个下标位置上元素的内存地址,
直接通过内存地址定位,效率非常高。

优点:检索效率高。
缺点:随机增删效率较低,数组无法存储大数据量。
注意:数组最后一个元素的增删效率不受影响。

1.2、一维数组的静态初始化和动态初始化
静态初始化:
int[] arr = {1,2,3,4};
Object[] objs = {new Object(), new Object(), new Object()};
动态初始化:
int[] arr = new int[4]; // 4个长度,每个元素默认值0
Object[] objs = new Object[4]; // 4个长度,每个元素默认值null

1.3、一维数组的遍历
for(int i = 0; i < arr.length; i++){
System.out.println(arr[i]);
}

1.4、二维数组的静态初始化和动态初始化
静态初始化:
int[][] arr = {
{1,2,34},
{54,4,34,3},
{2,34,4,5}
};

Object[][] arr = {
{new Object(),new Object()},
{new Object(),new Object()},
{new Object(),new Object(),new Object()}
};
动态初始化:
int[][] arr = new int[3][4];
Object[][] arr = new Object[4][4];
Animal[][] arr = new Animal[3][4];
// Person类型数组,里面可以存储Person类型对象,以及Person类型的子类型都可以。
Person[][] arr = new Person[2][2];
....

1.5、二维数组的遍历
for(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外层for循环负责遍历外面的一维数组。
// 里面这个for循环负责遍历二维数组里面的一维数组。
for(int j = 0; j < arr[i].length; j++){
System.out.print(arr[i][j]);
}
// 换行。
System.out.println();
}

1.6、main方法上“String[] args”参数的使用(非重点,了解一下,以后一般都是有界面的,用户可以在界面上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等参数信息。)

1.7、数组的拷贝:System.arraycopy()方法的使用
数组有一个特点:长度一旦确定,不可变。
所以数组长度不够的时候,需要扩容,扩容的机制是:新建一个大数组,
将小数组中的数据拷贝到大数组,然后小数组对象被垃圾回收。

1.8、对数组中存储引用数据类型的情况,要会画它的内存结构图。

*********************************************************************************************************************************************************************************

 

1、解决昨天的两个作业题:
第一题:数组模拟栈。
第二题:酒店管理系统的模拟。

2、数组

2.1、常见的算法:

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算法
选择排序算法

查找算法:
二分法查找

以上算法在以后的java实际开发中我们不需要使用的。
因为java已经封装好了,直接调用就行。
只不过以后面试的时候,可能会有机会碰上。

2.2、算法实际上在java中不需要精通,因为java中已经封装好了,
要排序就调用方法就行。例如:java中提供了一个数组工具类:
java.util.Arrays
Arrays是一个工具类。
其中有一个sort()方法,可以排序。静态方法,直接使用类名调用就行。

3、冒泡排序:

参与比较的数据:9 8 10 7 6 0 11
第1次循环:
8 9 10 7 6 0 11 (第1次比较:交换)
8 9 10 7 6 0 11 (第2次比较:不交换)
8 9 7 10 6 0 11 (第3次比较:交换)
8 9 7 6 10 0 11 (第4次比较:交换)
8 9 7 6 0 10 11 (第5次比较:交换)
8 9 7 6 0 10 11 (第6次比较:不交换)
最终冒出的最大数据在右边:11

参与比较的数据:8 9 7 6 0 10
第2次循环:
8 9 7 6 0 10(第1次比较:不交换)
8 7 9 6 0 10(第2次比较:交换)
8 7 6 9 0 10(第3次比较:交换)
8 7 6 0 9 10(第4次比较:交换)
8 7 6 0 9 10(第5次比较:不交换)

参与比较的数据:8 7 6 0 9
第3次循环:
7 8 6 0 9(第1次比较:交换)
7 6 8 0 9(第2次比较:交换)
7 6 0 8 9(第3次比较:交换)
7 6 0 8 9(第4次比较:不交换)

参与比较的数据:7 6 0 8
第4次循环:
6 7 0 8(第1次比较:交换)
6 0 7 8(第2次比较:交换)
6 0 7 8(第3次比较:不交换)

参与比较的数据:6 0 7
第5次循环:
0 6 7(第1次比较:交换)
0 6 7(第2次比较:不交换)

参与比较的数据:0 6
第6次循环:
0 6 (第1次比较:不交换)

for(int i = 6; i > 0; i--){ // 6次
//7条数据比6次
//6条数据比5次
//5条数据比4次
//4条数据比3次
//3条数据比2次
//2条数据比1次
for(int j = 0; j < i; j++){

}
}

4、选择排序:

选择排序比冒泡排序的效率高。
高在交换位置的次数上。
选择排序的交换位置是有意义的。

循环一次,然后找出参加比较的这堆数据中最小的,拿着这个最小的值和
最前面的数据“交换位置”。


参与比较的数据:3 1 6 2 5 (这一堆参加比较的数据中最左边的元素下标是0)
第1次循环之后的结果是:
1 3 6 2 5

参与比较的数据:3 6 2 5 (这一堆参加比较的数据中最左边的元素下标是1)
第2次循环之后的结果是:
2 6 3 5

参与比较的数据:6 3 5 (这一堆参加比较的数据中最左边的元素下标是2)
第3次循环之后的结果是:
3 6 5

参与比较的数据:6 5 (这一堆参加比较的数据中最左边的元素下标是3)
第4次循环之后的结果是:
5 6

注意:5条数据,循环4次。

5、二分法查找(折半查找):

第一:二分法查找建立在排序的基础之上。
第二:二分法查找效率要高于“一个挨着一个”的这种查找方式。
第三:二分法查找原理?
10(0下标) 23 56 89 100 111 222 235 500 600(下标9) arr数组

目标:找出600的下标
(0 + 9) / 2 --> 4(中间元素的下标)

arr[4]这个元素就是中间元素:arr[4]是 100
100 < 600
说明被查找的元素在100的右边。
那么此时开始下标变成:4 + 1

(5 + 9) / 2 --> 7(中间元素的下标)
arr[7] 对应的是:235
235 < 600
说明被查找的元素在235的右边。

开始下标又进行了转变:7 + 1
(8 + 9) / 2 --> 8
arr[8] --> 500
500 < 600
开始元素的下标又发生了变化:8 + 1
(9 + 9) / 2 --> 9
arr[9]是600,正好和600相等,此时找到了。

6、介绍一下java.util.Arrays工具类。
所有方法都是静态的,直接用类名调用
主要使用的是两个方法:
二分法查找,排序
以后要看文档,不要死记硬背。

**********************************************************************************************************

 

上一篇:02月04日总结


下一篇:conflicting types for ‘DI_L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