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高效的PL/SQL程序设计

程序包 Package

断开了依赖链

实验依赖关系:

<1> 首先不使用包

-- 创建表

CREATE table t (x int);

-- 创建视图

create view v as select * from t;

-- 创建存储过程

create procedure p
as
begin
    for x in (select * from v)
    loop
        null;
    end loop;
end;
/

-- 创建函数

create function f
return number
as
    l_cnt number;
begin
    select count(*) into l_cnt from t;
    return l_cnt;
end;
/

-- 查询他们之间的依赖关系

select name, type, referenced_name, referenced_type
  from user_dependencies
where referenced_owner = user
   and name in ('P','T','V','F')
order by name;

-- 目前得到的结果, 全部是 valid 的, 即全部是可用的

-- 测试, 当我修改了 表 t 以后,
alter table t add y number;

-- 确认一下现在对象的状态
SELECT OBJECT_NAME, object_type, status
   from user_objects
  where object_name in ('T','V','P','F');

09 高效的PL/SQL程序设计

-- 看一下上面得到的结果, 除了修改的表 t 以外, 全部是 invalid 的, 换句话说, 全部要重新确认, 编译等.

-- 接下来再创建一个存储过程 P2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2
as
begin
    p;
end;
/

-- 检查这时候各个对象的可用性

SELECT OBJECT_NAME, object_type, status
  from user_objects
where object_name in ('T','V','P','F', 'P2');

09 高效的PL/SQL程序设计

我们惊奇的发现, 居然除了 FUNCTION 剩下的全部又可用了,证明创建P2的过程中, 由于调用了P, 而P又使用了V,

-- 另外, 再看看依赖关系

select name, type, referenced_name, referenced_type
  from user_dependencies
where referenced_owner = user
   and name in ('P','T','V','F', 'P2')
order by name;

09 高效的PL/SQL程序设计

P2 –> P –> V –> T

显然, 编译 P2 不仅仅编译了P2, 它还编译了P 和 V.

-- 测试改变表t

alter table t add z number;

-- 查看各个对象的状态

09 高效的PL/SQL程序设计

发现除了表 T 意外, 又全部不可用了, 就连新创建的P2也不可用了, 因为P2依赖于P, 这是一个”链”

<2> 下面我们使用package

-- 清理现场

drop procedure p;
drop procedure p2;
drop function f;

-- 创建包 P1

create package p1
as
    procedure p;
end;
/

create package body p1
as
procedure p
as
begin
    for x in (select * from v)
    loop
        null;
    end loop;
end;
end p1;
/

-- 创建包 P2

create package p2
as
    procedure p;
end;
/

create package body p2
as
procedure p
as
begin
    p1.p;
end;
end p2;
/

-- 查询依赖关系

select name, type, referenced_name, referenced_type
  from user_dependencies
where referenced_owner = user
   and name in ('P','T','V','F', 'P2', 'P1')
order by name;

09 高效的PL/SQL程序设计

注意: 这时 PACKAGE BODY P2 依赖于 PACKAGE P1, 不依赖于程序包体, 而依赖于程序包(接口), 这表示P1的程序包体可以变成无效, 而不影响别的东西.

-- 目前, 各个对象的状态

SELECT OBJECT_NAME, object_type, status
   from user_objects
  where object_name in ('T','V','P','F', 'P2', 'P1');

09 高效的PL/SQL程序设计

-- 测试修改表

alter table t add a number;

-- 再看各个对象的状态

SELECT OBJECT_NAME, object_type, status
   from user_objects
  where object_name in ('T','V','P','F', 'P2', 'P1');

09 高效的PL/SQL程序设计

发现只有 P1 的PACKAGEBODY, V 两个对象不可用, 因为这两个对象都依赖于表 t.

现在, 只要说明(程序包的接口)不改变, 系统中依赖代码就不会变成无效, 这可以使得改动局部化而不会导致系统大量重新编译.

Oracle 会执行自动依赖编译, 所以, 当我们执行 exec p2.p , 以上所有的对象都会变成可用状态.

增加了名字空间

支持重载

支持封装

支持会话永久变量

支持精心制作的启动代码

把相关的功能组织在一起

使用静态SQL

如果利用静态 SQL 可以达到目的, 那么就尽量不要使用动态 SQL.

静态SQL VS 动态SQL: 静态SQL的好处, 编译时检查, PL/SQL验证数据类型, 数据字典中建立维护依赖, 基础对象改变, 代码会自动适应, 静态SQL可以实现分析一次, 多次执行, 静态SQL更快.

寻找替换动态SQL: 例如下面的动态SQL , 可以通过静态的PL/SQL function 来替换

create or replace function get_value_dyn
(p_empno in number, p_cname in varchar2)
return varchar2
as
l_value varchar2(4000);
begin
execute immediate
'select ' || p_cname || 'from emp where empno = :x'
into l_vale
using p_empno; return l_value;
end;
/

替换:

create or replace function get_value_static
(p_empno in number, p_cname in varchar2)
return varchar2
as
l_value varchar2(4000);
begin
select decode(upper(p_cname),
'ENAME', ename,
'EMPNO', empno)
into l_value
from emp
where empno = p_empno; return l_value;
end;
/

使用调用者权限

执行PL/SQL方法两种:

使用定义者权限, 表示执行过程时利用存储过程拥有者的基本权限执行SQL.

使用调用者权限, 表示执行过程时以调用者用户当前的权限执行SQL语句.

基本上可以说, 使用定义者权限就可以了, 如果你考虑安全问题, 那么用别的方法来解决, 这里大师推荐使用定义者权限来执行. 在开发程序阶段, 可以使用调用者权限来进行测试之类的. 因为你使用了调用者权限, 那么就使用了调用者的模式, 比如, 同样有个table 名为 t, 在你测试的模式下也有一个t, 那么,  程序开发阶段使用调用者权限, 使用的是当前开发用户模式下的t, 而真正到了生产环境, 使用的是生产环境下的 t.

隐式游标还是显示游标

隐式游标效率要高于显示游标, 但是在大批量的操作时, 必须使用显示游标.

以下两种情况, 可以使用隐式游标:

-- 1 , 单行取的选择, 在查询中最多检索出一行时

例如: select <column1, column2 …> into <variable1, value2 …> from <table>

--2 , 结果集, 在检索有限数目的行时, (10 行以内)

例如: for x in (select … from … where …) loop  process… end loop;  -- 10 行以内

上一篇:工具包分享-常用工具。by-某某


下一篇:【CUDA学习】全局存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