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线性表的链式表示和实现
(注意:所有代码均已成功测试。编译环境:devC++)
(一)复习:(线性顺序存储结构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二)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链表)
1. 单链表
课本概念:用一组地址任意的存储单元存放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
以元素(数据元素的映象) + 指针(指示后继元素存储位置)= 结点 (表示数据元素 或 数据元素的映象)
以“结点的序列”表示线性表称作链表。
以线性表中第一个数据元素 的存储地址作为线性表的地址,称作线性表的头指针。
有时为了操作方便,在第一个结点之前虚加一个“头结点”,以指向头结点的指针为链表的头指针。
线性表为空表时,头结点的指针域为空。
理解(要点):
- 链表是一种常用的数据结构,它通过指针将一些列数据结点,连接成一个数据链。相对于数组,链表具有更好的动态性(非顺序存储)。
-
数据域用来存储数据,指针域用于建立与下一个结点的联系。
-
建立链表时无需预先知道数据总量的,可以随机的分配空间 (链表的内存是非连续的),可以高效的在链表中的任意位置实时插入或删除数据 (只需要修改指针即可)。
-
链表的开销,主要是访问顺序性和组织链的空间损失(指针域空间的开销)。
简单理解数组和链表的区别:
数组:一次性分配一块连续的存储区域。
- 优点:随机访问元素效率高。
- 缺点: 1.需要分配一块连续的存储区域(很大区域,有可能分配失败)。
2.删除和插入某个元素效率低。
链表:无需一次性分配一块连续的存储区域,只需分配n块节点存储区域,通过指针建立关系。
-
优点:1.不需要一块连续的存储区域。
2.删除和插入某个元素效率高。
-
缺点:随机访问元素效率低。
1.1 结点和单链表的代码描述
结点的定义:
链表的节点类型实际上是结构体变量,此结构体包含数据域和指针域:
-
数据域用来存储数据;
-
指针域用于建立与下一个结点的联系,当此节点为尾节点时,指针域的值为NULL;
/* C语言线性表的单链表存储结构 */
typedef struct LNode {
ElemType data; // 数据域 typedef int ElemType;
struct LNode *next; // 指针域
} LNode;
typedef struct LNode *LinkList; //定义头指针。
理解:
p->data/p->next/p->next->data;
小编分析:p是指向线性表第i个元素的指针,则该节点a(i)的数据域可以用p->data来表示,它的值是数据元素,节点a(i)的指针域可以用p->next来表示;p->next指向第i+1个元素,即指向a(i+1)的指针。所以p->next->data即为a(i+1);
链表的初始化:
/* 初始化链式线性表 */
Status InitList(LinkList &L) //typedef int Status;
{
L=(LinkList)malloc(sizeof(LNode)); //c++: L = new LNode;
if(!L) // 存储分配失败
return ERROR;
L->next=NULL; //指针域为空
return OK;
}
判断链表是否为空:
/* 初始条件:链式线性表L已存在。操作结果:若L为空表,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
Status ListEmpty(LinkList L)
{
if(L->next)
return FALSE;
else
return TRUE;
}
清空单链表:(核心思想:工作指针向后移,依次清空,释放内存)
/* 初始条件:链式线性表L已存在。操作结果:将L重置为空表 */
Status ClearList(LinkList &L)
{
LinkList p,q;
p=L->next; // p指向第一个结点
while(p)
{
q=p->next;
free(p);
p=q;
}
L->next=NULL; // 头结点指针域为空
return OK;
}
返回链表中数据元素的个数:
/* 初始条件:链式线性表L已存在。操作结果:返回L中数据元素个数 */
int ListLength(LinkList L)
{
int i=0;
LinkList p=L->next; // p指向第一个结点
while(p)
{
i++;
p=p->next;
}
return i;
}
用e返回L中第i个数据元素的值:(核心思想:工作指针向后移,遍历搜索)
算法思路:
(1)声明一个指针p指向链表第一个结点,初始化i从1开始;
(2)当j<i时,就遍历链表;让p的指针向后移动,不断指向下一结点,j累加1;
(3)若到链表末尾p为空,则说明第i个结点不存在;
(4)否则查找成功,返回结点p的数据。
/* 初始条件:链式线性表L已存在,1≤i≤ListLength(L) */
Status GetElem(LinkList L,int i,ElemType &e)
{
int j;
LinkList p; // 声明一结点p
p = L->next; // 让p指向链表L的第一个结点
j = 1; // j为计数器
while (p && j<i) // p不为空或者计数器j还没有等于i时,循环继续
{
p = p->next; // 让p指向下一个结点
++j;
}
if ( !p || j>i )
return ERROR; // 第i个元素不存在
e = p->data; // 取第i个元素的数据
return OK;
}
返回L中第1个与e满足关系的数据元素的位序:(核心思想:工作指针向后移,遍历链表判断是否符合条件)
int LocateElem(LinkList L,ElemType e)
{
int i=0;
LinkList p=L->next;
while(p)
{
i++;
if(p->data==e)
return i;
p=p->next;
}
return 0;
}
单链表的元素插入:
图解:
算法思路:
(1)声明一个指针p指向链表头结点,初始化j从1开始。
(2)当j<i时,就遍历链表;让p的指针向后移动,不断指向下一结点,j累加1。
(3)若到链表末尾p为空,则说明第i个结点不存在。
(4)否则查找成功,在系统中生成一个空结点s。
(5)将数据元素e赋值给s->data。
(6)由图解可知单链表的插入标准语句是s->next=p->next; p->next=s; (顺序切不可交换)。
(7)返回成功。
Status ListInsert(LinkList &L,int i,ElemType e)
{
int j;
LinkList p,s;
p = L;
j = 1;
while (p && j < i)
{
p = p->next;
++j;
}
if (!p || j > i)
return ERROR;
s = (LinkList)malloc(sizeof(LNode));
s->data = e;
s->next = p->next; /* 将p的后继结点赋值给s的后继 */
p->next = s; /* 将s赋值给p的后继 */
return OK;
}
单链表的元素删除:
图解:
将前继结点绕过指向后继结点即可。
算法思路:
(1) 声明一结点p指向链表第一个结点,初始化j从1开始。
(2) 当j<i时,就遍历链表,让p的指针向后移动,不断指向下一个结点,j累加。
(3) 若到链表末尾p为空,则说明第i个元素不存在。
(4) 否则查找成功,将欲删除的结点p->next赋值给q。
(5) 单链表的删除标准语句p->next=q->next。
(6) 将q结点中的数据赋值给e,作为返回。
(7) 释放q结点。
Status ListDelete(LinkList &L,int i,ElemType &e)
{
int j;
LinkList p,q;
p = L->next;
j = 1;
while (p && j < i)
{
p = p->next;
++j;
}
if (!(p->next) || j > i)
return ERROR;
q = p->next;
p->next = q->next;
e = q->data;
free(q);
return OK;
}
单链表的逆转:(有头结点)
void ReverseList(LinkList &L)
{
LinkList old_head, new_head, Temp;
new_head = NULL;
old_head = L->next;
while ( old_head ) {
Temp = old_head->next;
old_head->next = new_head;
new_head = old_head;
old_head = Temp;
}
L->next = new_head;
}
(后续会陆续发布静态链表,循环链表,双向链表)
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若发现错误请及时反馈。